【论述】【社会治理】以“善治·大美·乐居”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阅读数:79 文章字数:2849

街道两侧、楼宇前后、庭院内外,一朵朵、一簇簇,千树海棠开得明艳、热烈,恍若一片片缤纷的云锦,汇聚成流动的花海,点亮了明媚春光……日前,F市广宁旅游区的千树海棠如期绽放,繁花似锦,甚是美丽。“这里的植物层次分明、颜色各异,基本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让城市更加养眼。”F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刘主任说,F市近年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充满魅力的广宁旅游区就是结出的一颗硕果。

走在F市的大路上,如同穿行在露天的树木博物馆中,绿树成荫,不同的树木不断变换。当初在选择绿化树时,有人提议效仿其他地方,跨区域引进一些时髦的花木。“绿化是大家的事,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刘主任说。城市管理委员会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民意,发现大部分人都主张种植乡土树木。“毕竟本乡本土的树木更适应本地环境,容易成活,大家也有种植经验。”有网友留言说。城市管理委员会经过调研论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街区种植不同的乡土树木。如今,F市的大道上银杏、海棠、白蜡等交错成林,庭院、公园及绿地内杨树、泡桐等茁壮成长。“有些地方盲目跟风,不尊重自然规律,跨区域种植一些时髦的花木,结果成活率很低,后续的管护费用也居高不下。”刘主任说,“而我们种植的这些乡土树木虽然很普通常见,但它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有效地营造出了健康环境。”

为更好地保护树木,F市开展树木调查登记工作,建立古树后备资料库,树龄50年以上的树木全部纳入古树后备资源库,实行挂牌管理,以古树的标准进行养护。F市还建立古树名木智慧云平台,融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每一株大树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不但可以随时调阅古树名木的档案资料、地理位置等信息,还可以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时监测土壤养分、古树倾斜角度等,提升保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树木”是一个城市的印记,特别是一些大树老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讲述者,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把树木保护好,还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彰显城市的文化个性。”刘主任说。F市正充分利用古树资源禀赋,打造一批“古树绿地”“古树公园”和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把城市的绿化工作和经济、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白昼的喧嚣褪去,明月高悬,一簇簇花木摇曳在月色通透的天幕中,静谧的街道上弥漫着花木的芳香,花木掩映的城市显得如此美丽动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美丽永远伴随着这座城市。”市容园林服务中心工程师小张说。园林人员经过长期钻研,已经形成一套适合本地的科学养护方法,可以通过修剪、保温等措施来调节开花时间,对树木的水肥管理也非常精细。小张说:“壮年树采取刺激生长的方式,高龄树采取治病加养护的模式,管理要因树而异。”F市栽植了很多丝木棉树,这些丝木棉美若彤云,照亮了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丝木棉出现了树势衰弱、针叶发黄等现象,对此,市容园林服务中心进行数据监测和观察分析,通过树体杀菌、树洞填补、浇灌根系复壮液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对丝木棉开展复壮,目前95%以上的丝木棉长势明显好转。

F市护城河公园是一座以中式古典风格为主而建造的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河绿色廊道,自开放后就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园。“河边凉爽,空气清新,在这遛弯儿心情愉悦,每天傍晚到公园散步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位按时到护城河公园赏景“打卡”的市民说。F市已经建设完成40多个这样的公园,提升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这些公园集观赏、休闲、娱乐、科普等功能于一体,既是市民的会客厅,也是市民的运动场。“这些公园破解了城市绿化用地不足、城市边角空地改造难触及、大规模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准化利用——成本不高,功能全面,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刘主任说,这些公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

有评论认为,城市的美应该是一种大美。它不仅要有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还应该有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深沉久远的乡愁记忆、充满希望的未来愿景,让人们乐于生活其中。

深入思考“给定资料4”中画线的句子,根据自己的感悟,结合给定资料,以“善治·大美·乐居”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行善治·城大美·民乐居


美是城市的竞争力,而城市之美是系统的、全面的概念。城市之美是个社会话题,只有以人为本做好社会治理,尊重群众的声音,才能打造出健康、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之美又是现实需求,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在改善城市风貌、体现城市魅力的同时,又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让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城市管理者们应以城市的“善治”,打造环境的“大美”,来满足人民的“乐居”,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善治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它要求城市管理者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既要科学严谨、有效执行,又要充分听取民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南山工业园区创新治理模式,以党建统领为“定盘星”,不仅实现了治理服务与民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还推动了城市的产业发展,打造出城市经济活力之美;广宁旅游区推进现代化治理,城市管理以民主决策为“智慧库”,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制定了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城市规划,实现了城市融合之美……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大美城市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多元的治理手段、开放的治理气度、精准的治理方式才能推动城市向更加繁荣、宜居、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大美是城市风貌的灵魂。大美之城,不仅在于其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城市之美美于多元,既有生态自然之美,也有社会和谐之美;既有承载历史的厚重之美,也兼具人文特色的独特之美。古树林立、鲜花成簇、灯光点点的护城河公园地区因其生态之美而成为宜居首选;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文化多彩的杭州因其文化之美,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打卡圣地”……优美的生态环境能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真正让城市熠熠生辉的,是那些历经沧桑的历史遗迹与传承不息的文化精髓。大美之城,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乐居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一个乐居的城市,要能够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让居民在其中安居乐业。城市因人而建,因人而兴,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才能成为人气城市、乐居城市。成都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医疗和教育体系满足了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市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居住环境,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历史街区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有热气腾腾的火锅、串串满足了市民对美食的多样化需求……乐居,是城市对居民的承诺,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追求。

打造大美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善治是开始,大美是状态,乐居才是最终目的。让我们始于善治,期于乐居,携手共建大美城市吧!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