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H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的一名调解员。某电视台记者跟随老李的脚步,探访“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一天”,以下是采访镜头实录。
时间:上午8:00;地点:“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
老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及时受理区劳动争议,“互联网+调解”线上服务平台及“一米阳光”线上留言板上的调解诉求。“您好,我是‘一米阳光’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老李,您说的情况我都了解了,您放心,公司那边我会再沟通协调。”老李与留言的当事人进行了电话沟通。放下电话,老李对记者说:“我们局构建了即诉即办高速通道,重点推出的‘一米阳光’线上留言板,畅通了诉求表达渠道,目前解答满意率是100%。”
时间:上午9:00;地点:“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
之前与老李约好的一个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到了。牛某系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雇佣的临时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跌落,随即送往医院就诊后选择保守治疗,在家休养至今,历时9个月。牛某要求公司赔偿,但公司认为申请人的受伤是由于自身过错导致,公司不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只愿意给付一部分人道主义补偿,双方产生较大分歧,于是通过区人社局公布的调解员的联系方式找到了老李。调解现场气氛剑拔弩张,老李当机立断,将双方安置在不同的房间,开始当起双方的“老娘舅”,分别耐心劝导。“咱们先别激动,今天就是奔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的,我们今天面对面沟通,有话好好说,这个调解方案你们看下是否可行……”经过老李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沟通,公司做出了让步。看到双方的意见取得了一致,老李立即草拟了调解协议,双方最终签订协议并握手言和。
时间:上午11:00;地点:“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
老李刚要坐下来规整卷宗,工作室涌进来几名劳动者。老李经过认真倾听、仔细分析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法律层面的解读,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考虑实际情况,公司经营困难,一次性全部支付比较困难,可以分二至三期支付,既减轻公司负担,也能让大家的权益得到保障……”
时间:下午2:00;地点: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办事大厅
“请坐,您慢慢说……”老李在办事大厅现场接受办事群众咨询,“这个案子可以先行申请调解,整个处理流程更快捷高效。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形,咱们区各个镇都有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调解网络,您都可以就近办理。”
时间:下午3:30;地点:“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
老李正在参加区人社局举办的调解员能力提升线上培训会,和老李一起参加本次培训的还有辖区各镇(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企事业单位调解员、各类专职、兼职劳动仲裁员、人力资源专员等。“给我们培训的是省里的调解专家团队,这些调解方法技巧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疑难案例分析,对我们日常调解工作帮助很大。”培训结束后,老李对记者说。
时间:下午5:45;地点:“一米阳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
老李开始拨打回访电话,持续跟进此前案件协议的履行情况。“这是区人社局的一项规定,进行回访一方面是了解之前案件的调解款项是否按时到账,另一方面是倾听收集当事人的看法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力求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做好劳动争议调解的‘后半篇文章’。”老李对记者说。
时间:晚上7:00,天已黑,老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就是老李忙碌且充实、辛苦但欣慰、用心更暖心的一天。用老李的话说:“我累并快乐着。”
服务无止境,奔跑不停歇。这一天,只是众多劳动争议调解员辛劳付出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共同努力,凭着一颗热心,真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起矛盾纠纷,为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H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0分)
要求:
(1)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2)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成立调解工作室,设立调解员推进劳动争议调解。
1.及时处理诉求。构建即诉即办高速通道,推出一米阳光线上留言板,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受理区劳动争议、线上平台及留言板上的调解诉求。
2.现场调解纠纷。公布调解员联系方式,调解员分别耐心细致劝导沟通,帮助双方达成一致,签订协议。
3.解答群众问题。在办事大厅、工作室现场接受咨询,提供法律解读及建议,维护群众权益,告知流程和网点,方便群众办事。
4.开展能力培训。举办线上培训会,邀请省专家团队,传授调解方法技巧,开展典型疑难案例分析,提高基层调解员能力水平。
5.做好跟踪回访。开展电话回访,持续跟进协议履行情况,收集当事人看法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力求“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