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环境的突出问题,寻找塑料的替代材料日益紧迫。竹子是高度可再生资源,一片管理良好的竹林,在成熟后可以反复收割40~70年;竹制品能降解,不像塑料制品难以降解或降解后会增加大气中的碳;再加上竹子力学性能优良,完全可以作为塑料的替代品,这就是“以竹代塑”。“以竹代塑”不仅涉及日用品,还涉及工业制造和建材,如发电机冷却塔的填料、给排水管道等,选用竹子作原料,成本更低、耐用性更好。此外,“以竹代塑”还有一层内涵,就是从竹子中提取出的成分如竹纤维、竹尾料等生产各种物件,这属于广义的“以竹代塑”。
T市竹资源丰富,全市竹林面积约有3.28万亩,目前有竹类加工企业近50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原竹约70万吨,竹产业一年创造的产值占据T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不过,T市“以竹代塑”产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开始面临产品同质化高、附加值低等发展的瓶颈。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抓好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应用拓展等全链条全要素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以竹代塑”动能、产能、效能,推动“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助力减少塑料污染。这为T市竹产业突破瓶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深入落实《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T市“以竹代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T市发改委组织了竹制品企业、竹农、消费者等各方面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以下是座谈会部分实录:
小熊友公司经理袁正:我们公司原先的主营业务是竹地板,这几年我们开始转型生产竹计算器、竹电子秤、竹音箱,就是用竹外壳代替塑料外壳,不过竹材和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难度,我们就组织公司员工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工艺,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现在我们的产品远销海外,不断有知名高校、企业来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萌萌幼儿园园长李华:我们园去年把所有塑料玩具全换成了竹制品,这些新玩具更有光泽,手感更好。自从购进了竹制玩具,来我们园的孩子也多了不少,家长们都特别看重安全环保,竹制玩具能让家长更放心。
美哉竹业经理赵进:我们公司规模小,融资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支持研发特别有技术含量的“以竹代塑”产品,研发跟不上,就只能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以竹代塑”产品。另外,我了解到,在T市,像我们公司这样小规模的竹制品企业不是少数,而且生产“以竹代塑”产品往往是一哄而上,要么都生产竹制盘子,要么都生产竹制勺子,“卷”得厉害!
从记小吃店老板从亮:我可不想用“以竹代塑”产品,实在是太贵了!一个一次性竹勺0.1元,塑料勺才0.01元,我做的是小本生意,实在用不起啊!
竹农老王:“以竹代塑”产品为啥贵?我看是竹子贵!以一吨毛竹为例,砍伐装车全得靠人工,成本近450元,而这一吨毛竹平均市场价格还不足600元,你说种竹子能挣多少钱?我们不想机械作业吗?大家可以去看看竹林里的路,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路面除了坑就是包,往里运机械都挺费劲,而塑料制品呢,生产全是靠机械,当然便宜了。
T市农业大学教授王克俭:和兄弟地区相比,我市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优势和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目前我市“以竹代塑”企业尚处在各自为战、野蛮生长的状态,有些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产业内耗较为严重,最终吃亏的还是我市“以竹代塑”产业。
瓦口乡乡长张英:今年我们乡租用大型无人机把采好的竹子收下来,产生的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不但解决了采收难的问题,还能把竹子的成本降低30%,我觉得这对降低“以竹代塑”产品的成本肯定会有帮助。
T市竹业企业联合会理事刘战:我要替全市生产“以竹代塑”产品的同仁们说几句话。我们希望有人能给我们的产品撑撑腰、吆喝吆喝。竹制品企业需要的不是“小打小闹”的客户,而是“大进大出”的客户,毕竟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T市农委孙纯:“以竹代塑”利国利民,是大势所趋,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最为根本的是立足长远、授人以渔。在这方面,我们政府机关责无旁贷。
假如你是T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对T市“以竹代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25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所提建议有针对性、可行性;
(3)准确简明,条理清晰;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1.加大技术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设立产业研发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融资难题;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竹材与电子元件结合等技术难题,创新工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
2.规范行业秩序,加强产业协作。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根据市场需求细分产品领域,差异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盲目跟风生产;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业联盟,成立行业协会,加强沟通协作;加强行业监管,制定行业规范,严厉打击恶意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3.优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完善林区基础设施,改善林区道路,便于机械作业,提高竹子生产效率;政府加大对竹子采收环节的支持,给予补贴,引导企业采用大型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鼓励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竹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4.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市场需求。开展环保宣传,普及“以竹代塑”环保价值,提高公众认可度,政府示范采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大型采购商,拓展销售渠道;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展示产品优势,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