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生态建设】请你谈谈M市和N市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30分)

阅读数:83 文章字数:2116

蜿蜒的青龙河是M市和N市的界河,默默滋养着两市人民。前些年,由于两地缺乏有效沟通和管理,导致河流两岸常年垃圾堆积,污水横流。加之居民生活污水、沿河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河道生活垃圾无人清理,青龙河一度成为一个巨大的污水池,当地人避之不及。青龙河谁来管、怎么管成了难题。

2021年1月5日,M、N两市联合发布《M市-N市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宣言》,共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试点工程,努力构建两地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守护这片共同生活的碧水、绿地、蓝天。受近年外省市联合治理环境问题成功经验的启发,两市在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决定开展青龙河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工作。2021年4月,两市生态环境部门签订《青龙河联防联治协议》,青龙河流域治理有了抓手。

为保证“水清岸绿”。两市累计投入1.2亿元在沿河两岸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开展河道清漂行动,关闭沿河养殖场。养殖场被关闭后,养殖户们靠什么谋生?两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以及青龙河两岸的县乡政府,进行了多轮研究论证,决定立足青龙河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打造有机蔬菜规模化种植产业和沿河精品露营民宿群。“以前搞养殖,市场波动大,污染也大。现在搞有机蔬菜种植和民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天天闻河里飘来的臭味了。”N市K县关山镇双河村村民老李说,“现在青龙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透,城里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跟着增加了。”

M市G县和N市K县之间有一块很大的荒地,经常有越野车爱好者聚集在该处进行越野比赛,由于土地成本低,一些汽修公司便在附近扎根落地,做起越野车维修保养生意。但部分汽修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汽修废油随意倾倒,经常引发群众投诉。为此,G县和K县生态环境局决定组建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组,对该区域汽修企业违法行为进行治理整顿。

2021年12月1日,检查组突击查访一家以汽车修理、保养为主的汽修店——安达汽修公司。“汽车进行保养、喷漆维修的过程中,会产生漆渣、废矿物油、废油漆桶、废机油滤芯等物质,而这些都属于危险废物,我们将检查重点落在了对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的调查上。”组员小陈说。

检查组随即翻阅核对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发现仅有废矿物油进出库记录,其他危险废物无相关记录。此外,2020至2021年间,公司保养车辆时更换下来两吨多废矿物油,但公司提供的记录上却显示,只有1吨被转移至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那剩下的去哪儿了?带着疑问,检查组立即前往公司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仅存有废矿物油100公斤,离1吨相差甚远,且贮存场所存在一般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混存的情况。由于该公司属于M市G县管辖地界,检查组在固定证据后,及时移交G县生态环境局进行立案调查。同时,检查组还将相关情况分别上报本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两市生态环境局对此高度重视,举一反三,随即在本市就企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开展了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并要求两市相邻区县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切实强化危险废物管理,消除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为共同推进“蓝天工程”,2022年2月,M市和N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企业废气处理培训班,专门邀请两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科研院所环保领域专家为两地相关企业负责人培训授课。培训期间,专家还与参训学员一起走进3家企业,开展现场案例检查教学。在生产车间,大家仔细查看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对发现的废气处理设施建设不规范、废气收集不全、设施运行记录台账不完善等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还在现场就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对企业进行指导,针对各类问题答疑解惑,既帮助企业排查问题,又督促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我们日常环保执法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环境危害行为。如果情节较轻、企业整改积极,我们多以帮扶为主,并告知他们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方法,提升企业环保意识。”N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负责人说,“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亟需跨区域合作。”M市生态环境局杨局长说,如今,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经开展进一步紧密合作,加强对敏感区域、重点污染源的督查和突发环境风险隐患的交叉排查执法,重点打击各种跨区域环境违法行为,共同建设好两地“绿色经济圈”。

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M市和N市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两市联合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宣言,共同实施生态治理试点工程,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交叉排查执法,打击跨区域环境违法行为。

1.联合治理青龙河。签订联防联治协议;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开展河道清漂行动,关闭沿河养殖场;共同研究论证,培育有机蔬菜种植产业和民宿产业,实现产业转型。

2.联合治理汽修污染组建联合执法检查组,突击查访,重点调查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发现异常时迅速行动、固定证据,及时移交属地立案调查,相关情况分别上报本市主管部门。

3.共同推进“蓝天工程”。联合举办企业废气处理培训班,邀请两市生态部门负责人及专家授课,专家开展现场案例检查教学,生态部门负责人对企业进行指导,答疑解惑。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