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家住M市的倪女士都会乘坐城际铁路,到同一都市圈的K市上班。“40分钟就能到。”倪女士说,“每班列车间隔只有几分钟,非常方便。”近年来,为深入落实协同发展战略,S省积极推动现代化KMN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目前,KMN都市圈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经济总量接近万亿元规模。某知名高科技公司先后在KMN都市圈内的三个城市设立园区。“我们开车走高速公路,从M市到这些园区不用一个小时。”公司总裁杨总说。随着城际列车的开通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KMN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正在成型。改善“微循环”,促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贯通“主动脉”,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都市圈内主要城市机场直联快联通道,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推进高铁项目,加快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
近年来,KMN都市圈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公积金、医保和户籍等事项都能在城市政务服务数字平台和实体大厅“跨域通办”;都市圈内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就医“一卡通”;M市名校开始向K、N市延伸,三市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开展交流轮岗试点……随着都市圈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缩短的是时空距离,扩大的是生活范围;减少的是政策阻碍,提升的是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省政府确定K、M、N三个城市共同建设都市圈,牵头组织三市成立了都市圈建设办公室,建立了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合作备忘录,协调推进一体化工作。”KMN都市圈建设办公室吴主任介绍,都市圈建设有“破”有“联”,只有城市破除自身单一的圈子,彼此高度协同,才能使KMN都市圈真正成为民生幸福圈。
位于N市开发区的一家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套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车间外,一批批液晶面板、5G通讯等产品正等待交货。这家公司原来在M市,后来为了与N市其他电子材料企业形成产业配套,就搬迁到N市,有效推动了当地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与此同时,N市电子信息产业还直接为M市的大型光电面板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有效补强了M市光电显示产业链条,实现KMN都市圈的圈内循环。
“我们签订了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并且每年举办市长联席会议,规划都市圈的产业发展。”M市张市长说。根据合作协议,KMN都市圈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协同联动,提升中心城市M市的经济密度,促进M市一般制造业向周边的K、N市有序转移,逐步形成主链在M市、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在KMN都市圈,双向互动、高能级再造渐成常态,产业链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有效激活了各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去年,KMN都市圈GDP同比增长6.3%,占全省GDP近60%,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有效提升。
M市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创资源丰富。“都市圈的产业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竞争力。”张市长说。怎样有效释放M市的科创势能,增强都市圈的内生动能?N市在M市成立离岸科创中心,N市企业纷纷正式签约入驻。“成立离岸科创中心,有利于企业就近利用M市的人才和科创资源。”N市一家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闫先生说,企业深入对接M市的广电创意产业园、省美术学院等资源,更好地在数字文化产业、文化科技融合、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发力。K市积极搭建科创平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吸引科技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K市与M市14所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在研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达99个,创历史新高……靠过去、引进来,科技同兴,产业同旺,都市圈也是科创圈。KMN都市圈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基石组建科技力量矩阵,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国内首款产品及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有力带动了都市圈的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衡量区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尺。”张市长说。KMN都市圈中心地带有一块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它不仅是地理版图上的一抹绿,更是KMN都市圈的“绿肺”。三市联合发布都市圈生态绿地总体规划和保护条例,保护这块绿地不受城市化进程的“蚕食”。去年,三市共同委托一家设计研究院制定《生态绿地中央公园总体设计》。目前,第一期的绿道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原始的山林土路变身健身绿道,沿线还建有科普、诗词、地方文化等多个不同风格、主题的“驿站”,成为了三市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绿地的生态价值转化正在加速,在KMN都市圈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正在铺展开来。“现在K、M、N三市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KMN都市圈将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吴主任说。
省政府拟召开KMN都市圈阶段性建设成果报告会,吴主任将在会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请根据“给定资料3”,为吴主任撰写一份发言稿。(25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KMN都市圈工作进展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KMN都市圈自建设以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经济总量近万亿规模。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如下:
一、推动交通联通,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开通城际列车,完善高速公路网,航空高铁等项目也在推进中,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强化政务协同,打造民生幸福圈。建立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合作备忘录,减少政策阻碍,群众生活范围扩大、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
三、聚焦高端产业,打造产业协同圈。形成主链在M市、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双向互动、高能级再造渐成常态,去年GDP同比增长6.3%。
四、增强内生动能,打造科创圈。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基石组建科技力量矩阵,释放M市科创势能,涌现出大批国内首款产品和重大科创成果。
五、建设生态绿地,打造生态圈。联合发布生态绿地总体规划和保护条例,设计建设中央公园,第一期绿道基本完成主体建设,绿地生态价值转化加速。
KMN都市圈建设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未来将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