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文化振兴】谈谈对划线句子“点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星火”的理解。(20分)

阅读数:79 文章字数:1675

在离嘉合县城不到20公里的大山里,有一处充满艺术气息的小村落——弥水镇凤梧村,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游玩。晨光中,村头的书屋已经开始营业,三三两两的游客散坐在几处,读书、喝茶、聊天……周围青松翠竹,鸟语花香,沉浸其中,非常“治愈”。

这个仅有30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现已形成了一个集高端民宿、野奢露营地、东风小剧场、归乡书屋、乡野艺术馆、凤梧美术馆于一体的有机建筑群,名为“凤梧·归乡艺栈”。2023年端午假期,有近万人来这里休闲娱乐,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

凤梧村依山傍水,适合种植核桃、苹果、柿子等经济作物,村民们日子还算富足。因为山里发展空间有限,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村里大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空心化”比较严重。起初,为了打发农闲时间,村民们在村口搭戏台、拉曲儿、唱戏,吸引了周边不少村民前来参与,逐渐形成一个乡村艺术“嘉年华”。这种由农民群众自发开展的乡村艺术实践,让曾经一度冷清的乡村有了歌声、有了笑声,充满活力。

“第一书记”小赵一到任,就喜欢上了这个自然风景优美、充满艺术气息的小村庄,盘算着如何利用当地艺术特色推动乡村建设。他与村“两委”商议,向镇政府汇报,筹划举办“首届凤梧村忙罢艺术节”。艺术节期间,小赵邀请艺术学院的10余名师生以及本村的一位归乡艺术家参与指导。他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文化艺术专长,教村民学用手机摄影和美化家居,引导现代艺术走进农家生活。

用现代艺术推动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新课题。小赵考虑,这条路不能仅停留在艺术上的自娱自乐,还得让村民从中得到经济实惠。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归乡艺术家被村里的艺术氛围深深感染,他也考虑用艺术为家乡做点贡献,提出吸引投资共同建设“凤梧·归乡艺栈”项目,将乡土文化、乡愁文化、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既展现乡土、乡俗、乡情,又体现时尚、文艺、科技,构筑人与自然、人与田园和谐共处的乡村景象。该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县领导多次到凤梧村实地考察,现场解决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镇政府还与归乡艺术家商定,项目体现“极简主义”理念,比如“保留自然风貌,坚持就地取材,不追求名贵,不脱离乡土”“不随意拆除传统民居”“不采用与农村风貌不符的材质用作建筑构件”等。

“极简主义”理念的推动下,凤梧村改建的民宿、书屋、美术馆、艺术馆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从而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比如乡村咖啡、艺术沙龙、露营度假、壁画艺术、研学旅游等,发展起民宿、农家乐、文创制造、乡村休闲游等多元产业。城里年轻人想来此创业,中老年人愿来此疗养,人才逐渐回流乡村。

今年国庆节,凤梧美术馆举办“首届农民书画艺术展”,征集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农民书法绘画作品,展览期间平均每天有近万人前来参观,当地农民做起了导游介绍自己的村庄。乡野艺术馆摆放着乡土特色雕塑,以及柳编、刺绣、布艺等文创作品,农民现场传授技艺,让参观者感受到了乡村艺术的自然魅力。凤梧村通过举办展览活动,拓展了乡村工艺品向城市销售的渠道,甚至还有外国人前来洽谈业务,既帮助村民创收增收,又彰显出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

凤梧村的乡村艺术建设实践,点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星火,创造出农民真正需要的乡村文化新图景。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划线句子“点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星火”的理解。(2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指凤梧村的乡村艺术建设实践,创造了农民真正需要的乡村文化新图景。具体有: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村民自发搭戏台拉曲唱戏,形成乡村艺术“嘉年华”,让乡村充满活力。2.专业人才支持帮助。筹划举办艺术节,邀请艺术学院师生和艺术家参与指导,引导现代艺术走进农家生活。3.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吸引投资,开发项目,体现“极简主义”理念,保留自然风貌,尊重乡土风情。4.发展多元产业。改建村庄文化场馆,推动文旅融合,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及中老年人疗养,实现人才回流。5.发挥群众文化主体作用。举办农民书画艺术展,征集展示全国各地的农民书法绘画作品,拓展乡村工艺品销售渠道和业务,帮助村民创收增收。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