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生态建设】“给定资料2”介绍了虑远科技与新杭市埠西区政府合力治水的事例。请你谈谈在这一事例中,政府与企业是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实现成功治水的。(15分)

阅读数:81 文章字数:2253

初春的阳光下,清澈的万仑河微波澜起,两岸杨柳依依,构成了一幅秀丽美景图,在整个新杭市,像这样的美丽河景处处可见。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虑远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虑远科技)与政府的良好合作。

2015年,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研发的张柯东成立了虑远科技。正当新成立的公司迷茫于未来发展的时候,张柯东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新杭市埠西区。“美丽的万仑河留给我美好的童年回忆,但这些年河水变得浑浊,鱼虾也已不见。源于此,我产生了用地理信息技术为家乡治水服务的念头。”张柯东说。

当时,恰逢埠西区在省、市指导下,遵从“五水共治”方针,计划对本区水质污染源情况进行排查,以便科学管理。张柯东看到埠西区政府在网站发布的公告后,便自告奋勇,希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摸清全区河道污染源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个人认为,这是符合现实发展的创新之举。企业参与,在资源和力量上都是对政府投入的一种有益补充。”张柯东在向区政府主动请缨时提到,埠西区政府经过全面考察,决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城区32条河道的污染源排查工作交给虑远科技。

排查工作开始后,张柯东带领30多名同事早出晚归,在排污口附近蹲守、排查,记录污染源位置、污染类型、排水性质和排水量等。经过300多个日夜的努力,张柯东和同事们用最“原始”的方式,系统地摸清了埠西城区32条河道流域内1万多个污染源的情况,为政府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在污染源排查过程中,虑远科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埠西区梅雨季节多发道路积水情况。城区内有个泵站,平时都是泵站内监控人员通过肉眼观测进行手动控制。虑远科技工作人员发现人工监测不够精准且费时费力,于是用时两个月研发了城市排涝指挥控制系统。“有了这套系统,监控人员可实时掌握泵站运行情况,不仅如此,监控数据和预警信息还能够实时发送到监控人员手机上,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泵站监控人员黄飞说。

这一工作成果得到了埠西区政府的肯定。“这是我们成功迈出科技治水的第一步,但是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五水共治’不单单是排涝水,还包括治污水、防洪水、保供水、抓节水。正是那个时候,我们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借助数字技术更好地提高城市治水效能,守护绿水青山。”张柯东回忆说。

2018年,新杭市提出全面消灭劣V类水,对于埠西区来说,剿劣任务主要集中在万仑河。“万仑河虽小,但周边遍布着70多家‘散乱污’工厂,加上居住区、商业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河水逐渐发黑发臭。”埠西区“五水共治”办负责人程世杰说,“为此,我们专门聘请虑远科技做我们的‘企业河监’,一方面,以专业力量助力执法监督;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参与治河提供了机会。”

埠西区政府还多次邀请中科院、省农科院、省水利厅的专家来为万仑河“把脉”。实地调研后,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河道都是采用末端截污的方式,每逢下暴雨管道就截不住污水了。”虑远科技作为“企业河监”也参与了研讨,并综合了专家意见,向埠西区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建议从源头抓起,实现雨污分流。埠西区政府再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决定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20年底这项工作完成验收。随后,虑远科技又开始着手规划更“宏大”的目标:如何才能让治水成果长效保持下去呢?

虑远科技决定开发一个能够集合各种数字设备传达的水系信息软件,使管理人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受政府委托,两年时间里,我们利用智能道路雷达检测车、探地雷达等设备对区内河道、排水管线、雨水井、污水井通信管网等信息进行探测,依托无人机、遥感卫星对地理信息及环境变化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张柯东介绍。

2022年4月,埠西区智慧河道云平台建成,万仑河成为智慧河道云平台的第一个试用点。“当出现水质变差、偷倒泥浆、偷排污水等情况,‘企业河监’能第一时间通过平台收到自动报警。更便捷的是,平台链入了全区街道系统,一旦有污染河道的情况上报,系统就会把信息分别传送给相关责任部门。”程世杰说。

2023年5月,智慧河道云平台试用成功。6月,新杭市决定将此平台推广至全市。以智慧河道云平台为基础,虑远科技还参与了新杭市“五水共治”办和埠西区“五水共治”办制定《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工作。随后,此规程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

在新杭市智慧河道云平台推广会上,新杭市“五水共治”办负责人齐军说:“该系统的使用降低了河道治理成本,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为全市有序推进河长制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样本,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创了双方合力进行科技治水的新模式。”

“给定资料2”介绍了虑远科技与新杭市埠西区政府合力治水的事例。请你谈谈在这一事例中,政府与企业是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实现成功治水的。(15分)

要求:理解准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合作排查水质污染源。政府发布污染排查公告,企业主动请缨,政府全面考察后购买服务,企业提供详实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合作建设智慧系统。企业研发城市排涝指挥控制系统,政府采用并充分肯定;企业搭建智慧河道云平台,可自动上报河流污染情况,政府试用后在全市推广。

3.合作治理河流污染。政府聘请企业担任“企业河监”,为企业治河提供机会,企业以专业力量助力执法监督。

4.合作推进雨污分流。政府邀请企业参与治河研讨,企业综合专家意见,提交河流“雨污分流”建议,政府组织论证后采纳实施。

5.合作制定技术规程。企业参与政府制定《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工作,政府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