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低空经济】调研组将根据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假如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拟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5分)

阅读数:85 文章字数:2655

网购的商品由无人机配送,在拥堵的早高峰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陆两栖飞机来一场“陆海空”立体式观光……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片里的场景,已经走进或者正在逐渐走进现实,“飞”入大众日常生活。

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空域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相关活动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即低空经济。它不仅包括飞行器的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直接相关领域,还涉及综合保障、空域管理等多个方面。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C市拥有多家“国字号”科研院所和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集聚500余家上下游企业,2023年航空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梯队。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将给C市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畅“飞”无阻?带着一系列热点问题,C市相关部门组织了调研。

场景一

W科技公司展厅,调研组一行看到一架由该公司全自研的AE200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该飞行器作为空中交通产业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相比传统直升机,具有更安全、成本低、易维护、噪声低、更环保等优点,是低空经济里热度最高的板块之一。“我们公司的AE200采用的倾转旋翼构型在续航、速度、载重和舒适性上,相较于多旋翼、复合翼构型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研发难度也较高。我们瞄准飞控系统等‘根’技术和‘卡脖子’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为量产机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我们已成功完成AE200机型的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该公司刘总监说。

场景二

嗡嗡嗡……伴随着轰鸣声,一架纯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从C市桂花镇鹿坪社区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飞基地起飞,在一阵快速滑翔过后消失在空中。

“我们基地取得了半径5公里范围内、海拔1200米以下的无人机专用飞行空域牌照。在我们这里开展测试,起飞前一小时报备即可,基本实现能飞尽飞。”基地负责人周经理介绍。

调研组成员C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地区,C市先后推进建设3个协同管理空域、5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在全国率先推行空域“报备制”,推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空域由“一飞一审”转为“即报即飞”,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然而,受民航机场等影响,目前全市仅有部分地区纳入低空协同管理空域且真高不足500米,适飞空域约2700平方公里,仅占全域面积的18.84%。

“对于我们试飞基地来说,现在飞行和航线审批流程快了很多,但对商务飞行业务存在较强限制。空域安全、地面安全、空中广告等业务开展需向多方监管部门申报,低空飞行相关活动协调时间长,运行常常需要暂停、推迟,企业常态化开展业务存在不确定性。”周经理说。

场景三

F科技无人机运营基地,调研组一行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起降场设有10多个起降位,22架无人机忙碌地执行飞行任务。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通用机场、无人驾驶航空器枢纽起降场eVTOL起降场、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就无人机起降点来看,目前C市仅建成十几个,不足以支撑广泛的低空飞行活动。”C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

“除了基地,我们主要是靠租用一些楼顶天台自建起降点运营。”科技院陈总监说,自建起降点不仅成本非常高,还需要面对许多制度空白,在城市楼宇顶部等设置充电基础设施也与既有相关安全管理规范存在冲突。“比如,如何将无人机锂电池充电设施搬到屋顶,部分物业参照电动车电池不能进楼的安全标准来要求,但如果电池不能上楼,无人机配送的业务就很难在城市人群密集的地区开展。”陈总监说,“在人员高密度、环境高复杂、飞行高频次的城市空间建设起降点,全部交由企业来建设不现实。”

场景四

C市口岸物流办会议室里,一场围绕“低空经济”的座谈会正在举行。

W科技公司刘总监:目前,eVTOL离赚钱还很遥远,大多数主机厂都处于投入多、产出少阶段。短期来看,企业并不缺“热钱”投入研发生产,长远来看,硬科技发展需要广阔的应用市场做技术迭代,才能形成商业闭环。

F科技陈总监:多数城市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导致无人机购买使用费用高,配送成本也高。一些消费者可能为了新鲜好玩使用一次两次,但发现因为配送快上十几分钟需要付出更高的费用,就放弃了。

某无人机物流负责人:我们现在尝试使用无人机做“快递助农”,但因研发投入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无人机飞行运营成本高,还需要政府补贴,尚未形成大规模、可复制以及商业可持续的应用场景。

某航空大学教授:目前“低空经济+城市管理”发展最为成熟,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勘探测绘、应急救援、城市安防、医疗配送等领域替代人力效应明显,商业模式基本跑通,这类场景主要是公共服务性质,其特点是规模大、成本相对较低,是使用方对价格接受度高的场景。

某低空经济试点项目负责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还未被大众所熟知,居民对低空服务类型缺乏深入了解,存在安全顾虑,对于低空物流、低空观光旅游等大众能够接触到的新型消费场景和服务尚处在观望状态。

调研组将根据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假如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拟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5分)

要求: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要点突出,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低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提纲


背景:低空经济走进大众日常生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市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有机遇也有挑战。

调研对象及方式:走访W科技公司、试飞基地等地;访谈相关负责人及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举办座谈会。

调研情况:一、发展机遇:1.自主研发载人飞行器,并成功试飞,领跑国内外市场,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为量产机型奠定技术基础。2.建设3个协同管理空域、5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在全国率先推行空域“报备制”,实现“即报即飞”,空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低空经济+城市管理”发展成熟,在应急救援等领域代替人力,商业模式成熟,助力公共服务。二、面临挑战:1.试飞空域真高不足,占比低;商务飞行业务存在限制,申报难,协调时间长,企业常态化开展业务存在不确定性;2.起降点数量少,自建成本高,存在制度空白、安全管理规范冲突问题,企业建设不现实;3.投入多产出少,未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无人机购买使用费用高,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受限;4.大众熟知度低,存在安全顾虑,持观望态度。

建议:低空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需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拓宽应用市场,更好地服务民众。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