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四川省拟召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现场会,天府现代种业园将在会上做交流发言。假如你是该种业园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撰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阅读数:78 文章字数:2995

9月30日,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的上千亩水稻刚刚收获,稻田内铺满了金黄的秸秆。金色的原野上,一栋栋展馆大楼拔地而起,和田野融为一体。

作为国家在西南首批布局的唯一国家级种业园区,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堪称四川种业“最强大脑”。国庆假期,园区在建项目施工现场仍一片繁忙,工地上塔吊林立,工程车往来不断。

早在2015年,邛崃市政府就抢抓先机,积极推进把第一批国家级种业园落户邛崃,将其列为《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规划之一,为中国西南“种业硅谷”高端种业的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园区成立以来,项目建设就如火如荼,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以“大种业”发展为基础的功能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从种业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等关键核心环节全产业链推进种业发展。园区规划建设38个项目,其中政府投资14.5亿元,撬动社会投资34.98亿元。目前,2.1平方公里总部区已基本成形,种子检测中心、种业科创中心、种业实验中心、种业博览中心等入驻园区,进而形成种业的“诺亚方舟”。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易主任说:“现代种业园承担着振兴种业的重任,要尽快建成发挥实效。”

正在建设的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后将保存45.4万份植物种质资源、5万份食用菌种质资源、26万剂水产种质资源以及105.2万剂畜禽种质资源。每逢有人好奇地提出疑问,Y主任会这样解释:“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

初春的成都平原,广袤沃野铺上了新绿,金黄的油菜花在春风拂煦中悄然绽放,经过蛰伏的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拔节生长……

“看,这一大片都是我们的试验田,现在看来,长势不错。”3月2日,记者来到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平手指的方向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正盛开着。“这是我们今年推广的浓香型油菜品种荣香油001,这种油味道特别香,很适合用于川菜烹饪。”李平在田埂边蹲下,仔细观察着一株油菜的长势。

“你觉得这和你以往看到的油菜花有什么不一样?”面对李平抛出的问题,记者一时并没有看出差异。看出记者的疑惑,李平又给出提示,“你仔细看看植株基部。”这时,记者发现,荣香油001的植株基部从很低的地方就有了分枝,且分枝之上还有分枝,每个小分枝上开了几十朵花。

“对了,就是由于分枝较低,抗倒性就比较好,分枝多,在产量上也能提高不少,且适宜机械化收割。”李平说,荣香油001的区试产量接近400斤/亩,大面积生产在直播情况下都能达到亩产300斤左右。

作为最早入驻天府现代种业园的科研团队之一,荣稻科技的专家团队常年在园区内从事粮油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研发工作,并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作物生物育种体系和现代种子产业技术平台。

据李平介绍,园区还统筹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育种,形成了以市场为纽带、科研院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已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聚集了3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关联企业。同时还聘请中国农科院6位“两院”院士和3位首席科学家针对种业创新发展现场把脉定向,已入驻科研团队10个。

采集、选种、制样……8月20日上午10时,在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理化室内,三位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批新送来的种子进行检测。

“我们正在做的是对种子进行DNA快检,从而对其真实性、纯度、质量等进行判定,并判断其是否宜于市场推广。”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副主任告诉记者,在他们实验室,一份种子从送样到出具检测报告,总共只需要7-10天,但如果换成田间检测,平均周期为8个月。

迅捷的检测效率,得益于先进的设备和强力的团队。作为“国字号”测试中心,该中心由国家种业提升工程投资建设,主要为西南地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提供必备的DUS测试、品种区试、抗性鉴定等科学权威报告。这个中心,是天府现代种业园“一库一院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一个水稻新品种而言,经过了育种和检测,在审定上市的前后,生产试验就是种子从育种试验到生产转化的关键步骤。”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邛崃市制种大户骆建彬看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给他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科研院校、技术机构入驻邛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指导。同时,政府整合资金投入,加大制种基地建设力度,给予我们每亩500元的制种补贴,统筹推进制种保险等,都能给我们增强制种风险抵抗能力,让我们信心更足!”骆建彬说。

园区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品种——产品——品牌”全链条延伸体系,协调种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转让,为110余家本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供应优质原料和新兴技术,大规模开展原料深加工和新品种市场化推广。集中展示水稻突破性新品种、稻作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及示范转化推广新机制。川康优6107等新品种转让给四川丰大等园区企业,实现就地转化,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6.7万亩、年产量24.4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向种植户推广粮食新品种、标准化生产方式等,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目前,通过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全市国标二级以上优质品种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67%,粮食优质品种应用率超过96%。

“天府现代种业园把种业振兴所需要素都聚集在一起,良好的制种基地,深厚的制种基础,还有好的政策支撑和社会服务。农业科技人员只需带上好的想法就能入驻,把精力完全集中在研发上。”在李平看来,如今的天府现代种业园汇聚了众多支持种子创新、研发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资源,已经成为了育种、制种的摇篮和沃土。

川种曾在长江上下游地区占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今迎来复苏。李平认为,四川种业在西南地区的品种、营销及市场优势仍较明显,“现在是怎么走出去的问题,怎么走向长江中下游,走向华南稻区,走向东南亚。”

四川省拟召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现场会,天府现代种业园将在会上做交流发言。假如你是该种业园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撰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交流发言提纲


大家好!天府现代种业园是西南首批布局,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从种业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等关键核心环节推进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承担着振兴种业的重任。

一、保护种质资源。建设的种质资源中心库,保存植物、食用菌、水产、畜禽等种质资源。

二、加强育种研发。引入科研和专家团队,选育新品种,建试验田,研发新技术,打造农作物生物育种体系和现代种子产业技术平台;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育种,打造商业化育种模式;聘请专家针对种业创新发展把脉定向。

三、加强品种检测。引进先进设备和强力团队,建设国字号测试中心,进行DNA快检,提高检测效率,提供科学权威报告。

四、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投入技术和资金,建设制种基地,增强制种抗风险能力和信心,推进生产试验;构建全链条延伸体系,协调种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转让;探索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共同参与产业发展。

如今我园汇聚了众多要素资源,已经成为了育种、制种的摇篮。未来,我们将探索四川种业走向长江中下游、华南稻区、东南亚。谢谢大家!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