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三农】谈谈C县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了本地农村农业发展的哪些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20分)

阅读数:91 文章字数:2194

又是一年秋至,小麦到了收割的时间。“搁几年前,大中午也得下地干活,忙得团团转。”C县大雷村的村民老刘说,“如今从种到收再到销售,全过程托管,省心又省力。”老刘每天送完孙子去上学,就到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打工。在老刘看来,合作社真是帮他解决了大问题。

老刘是当地种庄稼有名的“老把式”,自家的田地他都坚持自己耕种,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儿女也一直在外工作,他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年轻人纷纷去城里打拼,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村党支部叶书记表示,“当时,连老刘这种愿意种地的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为了有效破解我县农村农业发展的难题,我们引进了新的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县农业农村局韩局长介绍,2023年初,C县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东风吹到了大雷村。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大雷村很快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当年春耕开始前,就有120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托管土地1万余亩。“不瞒你们,一开始我是反对的。”老刘有些不好意思,“我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他们能有我种得好吗?”为了动员老刘,叶书记开出条件:带地入社,还可以在合作社当农机手。老刘依然没松口。到了秋收,老刘发现,自己种的地和合作社的托管地紧挨着,收成却大不相同——托管地玉米每亩多收了50斤,大豆每亩多收了20斤。原来,除了提供托管服务、为农户统一供应农资农具、耕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外,合作社还聘请了省农业大学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水肥一体、智慧农机等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让高效农业新技术落到了田间地头。“比我们靠老经验好多了!”老刘说。第二年春耕前,不用人劝,老刘早早来到合作社,交钱、签单,把土地全部托管。至此,大雷村实现整村托管。

C县农田长期分散种植经营,东一块、西一块,田埂沟渠不但浪费耕地,也妨碍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合作社开展细碎化整治工作,把一块一块的田地集中连片。”韩局长说,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大雷村,全村粮食生产由农户单家独户种植变为全村范围内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昔日的小田块被连片开阔的大田所替代,田块成方,沟渠成网,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里,一台台无人驾驶的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面。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000余亩,其中通过整合边角零碎土地,为村集体新增耕地资源约200亩,不仅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利用这些新增加的收入,村里办起了小麦加工厂。”叶书记说,“以往农村产业链比较短,从小麦身上赚到的钱不多,现在有了小麦加工厂,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看,今年的小麦麦粒多饱满!”C县春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老沈站在麦田里,把麦穗放在手里搓碎,又轻轻吹净麦皮,一把泛着清香的麦粒呈现在他的掌心。“今年种的是最新品种,通过科学种植,亩产可以达到1400斤,比去年平均亩产量多出了近200斤!”老沈的语气里透露着欣喜,“过去农户买种子,价格一直谈不下来。但我们现在是大批量购买,哪怕是新品种,价格也能优惠很多。不光是种子,农药、农具等农资,合作社去谈都能便宜不少。”在老沈看来,有了规模优势,农业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分散种植。就拿浇水来说,小麦返青、拔节、灌浆三个关键时期,要是都浇足水了,一亩就能多收两三百斤麦子。但浇一亩地一次得花100元左右,很多老百姓会少浇甚至“看天吃饭”。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连片后,全面铺开改闸改水、水管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数字监控等科技手段,按需及时浇水,实现了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3%、粮食增产11%。

“丰收了也不愁不好卖。”老沈说,“以往农民自己去卖小麦,在市场上没有议价权,卖不上价格不说,还要额外付运输费、劳务费,我们合作社目前与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他们统一上门收购,每斤小麦还多卖5分钱。”

借助数字化时代浪潮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迈上新台阶,C县正在行动。“我县强化全域数字化服务,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整合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多光谱分析、物联网、气象监测等技术,构建集采集、分析、预警、决策于一体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使社会化服务更加科学和精细。”韩局长表示,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也能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C县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了本地农村农业发展的哪些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20分)

要求:

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

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

3)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难题:

1.劳动力短缺。年轻人外出务工,乡村空心化。

2.分散种植经营。浪费耕地,妨碍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资价格贵,生产成本高。

3.农村产业链短。农作物种植收入少。

4.销售困难。缺少议价权,销售价格低,额外付运输费、劳务费。

措施:

1.推动土地托管。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推广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让高效农业新技术落到田间地头。

2.规模化生产种植。流转土地,开展细碎化整治,田地集中连片,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机械化种植;大批量采购农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科技手段,降本增产。

3.延长产业链。建设加工厂,增加收入。

4.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统一上门收购,提高产品售卖价格。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