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央选】【教育】B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方案

阅读数:83 文章字数:3373

B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方案


一、交流原则

促进均衡、相对稳定、有利发展、就近为主、统筹兼顾

二、交流方式

1、交流以轮岗方式进行,轮岗期间人事隶属关系不变,轮岗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根据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实际情况和就近为主原则,小学阶段以建制中心(实验)小学与所属定点村小(办学点)交流为主,以跨辅导区交流为辅;初中阶段以现建制镇(街道)范围内对口交流为主,以跨镇(街道)交流为辅。交流对口学校安排如下:

……

2、因工作需要或个人申请,经教育局同意可在全区范围内交流。

3、**实验学校因**校区与**校区正在整合过程中,本次轮岗交流暂不列入范围。

三、交流对象和比例

1、应交流的对象: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一所学校(定点村小)工作期限满6年及以上的公办教师(含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专任教师因工作需要或本人自愿,也可以列为交流对象。

2、交流的比例:小学阶段各校参加交流的教师数量原则不少于应交流人数的15%,其中骨干教师(获区教学新秀及以上称号的,下同)数量不少于应交流骨干教师人数的15%;初中阶段各校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数量不少于应交流骨干教师人数的15%,参加交流的非骨干教师数量原则上与来校轮岗的骨干教师数量相同。

3、本次轮岗交流的对象:按照统筹兼顾原则,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对象,采用个人自主申请与组织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列入应交流范围的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情况自主申请轮岗交流。凡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或2011年拟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均应报名参加交流,是否列入本次交流由学校统筹安排;

2)交流学科应尽可能做到全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性学科和相对薄弱学科应重点进行交流;

3)初中阶段各校要根据来校轮岗的骨干教师情况和本校交流报名情况,确定数量相等、学科对应的非骨干教师作为轮岗交流的对象;

4)小学阶段各中心(实验)小学的交流对象,原则上交流到本辅导区定点村小(办学点),没有定点村小(办学点)或交流数量超过定点村小(办学点)专任教师数量50%的,在结对学校之间交流。跨辅导区结对学校间教师交流,由双方学校协商确定交流人选(如果人数不对等,原则上按交流人数多的一方确定交流教师基数);

5)校级领导交流对象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6)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审查或因病不能保证正常工作及孕产期的教师暂不交流。

四、相关政策要求

1、自2011年起,凡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和参评区级以上(含区级)骨干的专任教师,原则上近六年内要有易校交流任教的经历;拟提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候选人原则上近六年内要有易校交流任教的经历。报名交流人员在本次未交流的,经教育局审核后可先申报(参评、提任),但在下一年度优先安排轮岗交流。对认真完成交流任务,成效显著的人员,在职务提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中,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2、跨校(辅导区)交流人员在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原则上保留在原学校,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变。如交流人员申请调入流入学校,经审核同意后按相关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3、跨校(辅导区)交流的教师由流入学校对交流人员交流期间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方案另订),小学阶段在辅导区内交流的人员由中心(实验)小学和定点村小(办学点)共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在“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一年后可以申请回原学校;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由组织作出相应处理,并在次年教师聘任中,回原学校待聘。

4、跨校(辅导区)交流人员在交流期间参加流入学校的绩效考核,按流入学校的绩效考核结果由流入学校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各校在绩效考核中,对认真履行交流职责,教育教学效果好的跨校(辅导区)交流人员,每月发放奖励性补贴200元(全年按十个月发放)。对未认真履行交流职责的人员不发此项补贴。

5、跨校(辅导区)交流人员年度考核由原学校负责,原学校要征得流入学校的意见后确定考核等次。

6、对拒不执行学校交流安排或虽参加交流,但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当年年度考核只能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三年内不得推荐评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五年内不能提拔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其中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应予缓聘,并扣发部分或全部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工作程序

1、动员部署。在召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动员会的基础上,各校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并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交流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

2、初定人选。根据本方案规定和区教育局核定的人数,各校在教师自主报名的基础上,对口学校相互协商确定初步交流人选,并于 7月20日前将各校报名情况汇总表和拟交流人员名单报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3、确定名单。区教育局汇总全区交流人选后,确定正式交流人员,并通知相关学校。对于审核同意区内调动的人员,办理相应的调动手续。

4、正式到位。交流人员应在流入学校开展聘任工作前报到,并由流入学校聘任相应岗位,于新学期前往流入学校工作。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精心组织。

2、严明纪律,纳入考核。

问题一:

结合给定的材料,实施教师队伍轮岗交流的现实意义如何?要求列纲概括,简洁明了,200字以内(5分)。

【参考答案】(189字)

实施教师队伍轮岗教师制度,是对教育资源分配的一次改革创新,是在教育领域一次城镇反哺农村的一次尝试,意义重大。一是通过教师队伍的轮岗交流,使优质教育政策性流向农村,给予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推动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教师队伍交流,带动了教育方法、教学经验的交流,提升了全区整体教育水平。三是彰显了教育公平,打破了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的城乡二元格局,彰显了教育公平。

问题二:

B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列纲概括,阐述具体,400字以内(15分)。

【参考答案】(298字)

教师队伍轮岗教师意义重大,但实施起来困难较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难度较大。

一是经费难以保证。目前,我国许多县市级财政均为吃饭财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难以保证教师轮岗的资金需求。

二是领导政绩观不够解放。错误的政绩观导致还存在大搞教育样板工程,形象工作,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到一所学校的现象,与轮岗制度背道而驰。

三是轮岗教师公平性难以保证。大范围的教师轮岗,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对有着特殊情况的老师难以界定,难以保证教师在轮岗过程中的公平性。

四是教师轮岗监督体系不够健全。轮岗制度属于新生事物,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还未出台教师轮岗监督的强制性法规制度,实施操作难度大,监督难度更大。

问题三:

A市B区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方案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措施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600字以内(20分)

【参考答案】(560字)

教师交流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本着有利于全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彰显教育公平的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教师轮岗交流。

一是统一思想,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要通过宣传发动,在教育系统形成共识,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的氛围;要通过召开会议,明确思路,形成共识;要强化宣传责任,明确各学校校长为宣传发动的第一责任人,做好做通轮岗教师的思想工作。

二是对轮岗教师进行摸底调查。教师队伍轮岗是一件大事,涉及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要对全区各学校教师进行前期摸底,对所有教师的轮岗意愿进行调查了解,对意向性轮岗教师进行调查登记。

三是明确轮岗教师特殊例外情况。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尊重教师的个人选择,又要根据轮岗的实际需要,对有特殊情况教师可以不参与轮岗的进行详细规定,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对照操作。

四是教师的轮岗交流过程应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要坚持信息公开,民主决策,让轮岗教师参与轮岗的全过程,要及时公布轮岗教师的范围和进度,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信息就公开到哪一步,避免产生负面谣言。

五是强化在轮岗过程中的监督“缺少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教师轮岗涉及面广,要全方位的引入监督机制,除有特殊规定,必须坚持轮岗,所有教师一视同仁;要制定违规的处理措施,严肃查出违规现象,并及时公开违规处理结果。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