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央选】【生态】假设你是某部委调研组,对M市下一步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提出工作建议。(25分)

阅读数:75 文章字数:3249

案例二(40分)

一、背景材料

某省M市地处平原腹地,既是粮食生产大市,也是秸秆生产大市,全市秸秆实际产量已达到1000万吨左右。也是秸秆生产大市,全市秸秆实际产量已达到1000万吨左右。M市作为粮食主产区,每逢衣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的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带来火灾隐患和其他事故。秸秆禁烧无疑已成为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能否实现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重要考量因素。焚烧秸秆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影响空气质量污染环境,而且可能带来交通和火灾等安全隐患,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此,M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采取禁烧秸秆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虽取得一些成效,但目前焚烧秸秆现象仍很严重。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

为推进市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政府成立工作组,进行深入调研论证。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我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较大,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50万亩。据测算,全市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105亿斤(525万吨),小麦秸秆约54 亿斤、油菜秸秆0.7亿斤、玉米秸秆26亿斤、大豆秸秆7亿斤、棉花秸秆6亿斤、其它作物秸秆12亿斤,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在秸秆禁烧的工作推进中,十分注重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在工作推进中,十分注重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采取设立专栏、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发送短信、编顺口溜等多种形式,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相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群众自觉树立“不能烧、不敢烧、不愿烧、舍不得烧”的意识。

市农委领导指出:本市秸秆回收、综合利用转换率低,农民的认识水平不到位。农民对于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性不高,当前秸秆生物利用,采取家庭式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营,费时费力。虽然年年宣传,但各方认识仍不到位,分布分散、回收困难,综合利用水平低。目前,我市秸秆利用十分有限,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传统处理秸秆方法使相当部分的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主要有少量玉米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用于烧火做饭,少部分秸秆用于自然还田、人工还田和饲养家畜家禽,少量玉米芯、棉籽壳、果树枝等用于食用菌生产,极少量秸秆用于沼气生产,初步估算现有秸秆利用率为30%左右,大部分被焚烧或弃置。

某市环保局指出,针对国家明令禁上的焚烧秸秆行为,采取执法处罚手段,但对于普通焚烧行为,只能处以200元罚款,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只有严重损害国家财产等行为,才能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

某市财政部门负责人:基层财政压力大,配套部分比例过多;上级检查,发现焚烧现象很容易克扣秸秆禁烧资金;企业依赖政府补贴。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发电是必要的。由于财政奖补资金打包给县区,没有分专项切块,受财力限制,县区一般除兑现秸秆还田、秸秆发电以外,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很少得到补贴。这从长远来看,将对秸秆综合利用总体水平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皖北县区粮食种植面积大,按30%奖补资金配套,财政负担仍然较重。同时,按照去年的政策,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火点扣5%省级奖补资金,非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火点扣2%省级奖补资金,易导致皖北县区扣减的资金数额大,增加了资金压力,影响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专家: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普通农户如果种3亩地,来自秸秆的总收入只有100多元,却要支付收集和搬运秸秆的人工费和运费,导致部分农民出售秸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过去,秸秆可以烧火做饭,现在都不烧了,秸秆拉家里也没地方放,最简单的就是一把火烧了。

秸秆回收利用企业表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在贷款方面并无优势,秸秆回收往往在收获季节突然爆发,企业回收资金不足,银行又不提供贷款优惠,企业需要家家跑银行 。且秸秆的运输成本非常高, 企业只能选择在半径较小范围内妆集秸秆。

某村村委负责人:秸秆回收政策很好,村民拥护。机械设备不足,因前几年投入偏少,秸秆还田所需的大型动力机械及配套农具明显缺乏,影响了“还田”效果;作业效率下降,在作物收获时将秸秆切碎抛洒,增加了机械负荷和故障频率,降低了作业效率;成本有所上升,与焚烧秸秆相比,收割一体的粉碎还田利用每亩增加成本10-20元,单独粉碎还田利用每亩增加成本30-40元;存在潜在风险,秸秆还田需要农机农艺密切配合,对秸秆粉碎作业、耕整地作业、下茬作物播种及管理均有很高的要求,若结合不紧或操作不当,会出现还田秸秆与作物幼苗“争氮、争水”,导致出苗率降低。特别是秸秆连续多年全量还田后,有可能增加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也有可能形成“海绵田”,加大农作物倒伏的风险。

某乡镇干部:工作压力大,投入大量精力紧盯“火点”但收效不大。    

某镇派出了大量人力对秸秆焚烧工作进行“围追堵截”,但成效其微,仍旧有不少农民在深夜时分偷偷焚烧秸秆,农民意见非常大,甚至引发了冲突。乡镇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影响了日常工作。但仍旧有不少干部因为落实不力,受到“约谈”提醒。

某村村民:收粮食人手还不够,更没有精力去回收秸秆。当前村里农民很多外出务工,农忙时节根本没有劳力回来,更别提进行秸秆回收,耗力又不经济,不如在地里焚烧来的方便。

二、答题要求

1、M市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M市未实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一)宣传引导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低,多被动接受宣教,未充分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意义。

(二)科技支撑不明显。机械化普及程度较低,作业效率不高。企业缺乏技术指导,秸秆利用率低。病虫害的发生存在潜在风险,易形成“海绵田”增大农作物倒伏风险。

(三)财政扶持不配套。财政拨款单一,未有效发挥对地方和农民的激励作用。企业运输成本高,回收难度大,筹资渠道不通畅。

(四)监管方式单一化(不全面)。仅靠基层干部常规巡查,工作强度大。处罚力度不高,焚烧违法成本低。

(五)市场运作不充分。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只堵不疏,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产业化和绿色化生产方式格局未形成。(300字)

2、假设你是某部委调研组,对M市下一步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提出工作建议。(25分)

要求:有针对性、指导性,不超过400字。

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疏堵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领导健全化。成立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统筹消防、公安、农业等部门职能,打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工作格局。

(二)宣传引导常态化。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两报两台开展专题系列报道,宣传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露天焚烧的危害性,提高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三)综合利用科技化。组织农技专家普及专业技术,提高机械化运作水平,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成熟技术,加大对企业的技能培训力度。

(四)监管方式智能化。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应用,提高秸秆焚烧着火点的监测水平。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提高震慑作用。

(五)财政支持多元化。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加大秸秆秸秆还田补贴力度,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六)产业发展市场化。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绿色产业。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