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对策建议】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给定资料6”中反映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和服务区域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5分)

阅读数:67 文章字数:2122

给定资料6

近年来,共享单车发展很快。在北京市,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范围内报备的共享单车运营车辆有100万辆,累计骑行量已达7.62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78.9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2.64%。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在缓解交通拥堵、助力减排降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促进共享单车行业更好发展,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2018年开始,北京市交通委就对全市共享单车运行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并进行了车辆规模总量的测算,以此作为车辆总量调控的依据。北京市逐渐构建起行业监管政策体系,2018年出台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中便纳人了共享单车行业监管的相关内容。随后,又出台一系列文件,用以规范行业企业经营行为。

目前,北京已建成集运行监测、服务考核、数据分析、信息共享于一体的市级监管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全市100万辆共享单车动静态数据,为市区监管部门、各街道乡镇以及行业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此外,北京还基于该平台开发了车辆调度小程序和车辆合规性扫码小程序,考察企业是否按照要求投放车辆和接入动静态数据,帮助企业及时响应街道和市民诉求,清理淤积车辆,促进行业的精细化治理。

为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制止个别用户的不文明行为,2022年1月26日,由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牵头,会同北京市运营规模最大的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共同签署了《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试行)》(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明确规定,在一个自然月度内,如果用户将共享单车停放在市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路(含主辅路出入口与隔离带、桥区路段)一次及以上、禁停区三次及以上、入栏管理区电子围栏以外区域六次及以上,或因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私自占有共享单车、利用共享单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被企业采取封控措施,则该用户将被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联合限制骑行。据统计,上半年共有482人被列入“北京区域违规停放联合限制骑行名单”。

《公约》中提到的电子围栏,是近年来共享单车管理领域的一个新事物。其做法是,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按照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对规定的“人栏管理区”进行测绘定位,并在停车区内装上信号发射器。用户还车时,如果没有将车放在停车区内,车锁就接收不到信号发射器的特定信号,车辆就锁不上,用户无法结束行程,手机App将一直计价;如果用户强行锁车,共享单车运营公司会收取一定的处罚费用。

电子围栏是高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一项运用。随着电子围栏这类设施的出现,曾经频繁出现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道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在北京几个有名的路口,可以看到过去随意停放在地铁口、公交站、人行通道上的共享单车,如今被统一停放在白色画线区域内。然而,电子围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共享单车用户反映,一些街道的非机动车停车区设置数量太少,越繁华的地方共享单车停放区越少,车越不好停,需要寻找好长时间(平均下来是骑行时间的三分之一)才能找到停车点。有的用户说,App上的定位有时也“混乱”,跟着App上电子地图划分的停放区寻找,怎么走都找不到停车区。有的用户说,电子围栏内的空间有时被各种电动车占满了,怎么也停不进去。也有用户表示,有的电子围栏定位不精准,归还车辆时,手机上明明显示在规定停车区域,但是却无法落锁。还有用户说,部分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区、人栏结算区分不清楚,到底哪儿能停哪儿不能停,让人挺头疼,有时没有停到规定的地方也没有及时收到提醒,往往离开很久了才发现停的地方不对,从而白白花了很多钱。

除了电子围栏外,各个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还在城市中划分了共享单车的服务区域。共享单车不能跨区域骑行,也不能在服务区域外停放。在某些地区,这种服务区域的划分有时不甚合理,骑行者也很难具体知晓服务区的边界,可能直到停车时才发现驶出了服务区,还得折返回去。有些城市发展很快,但共享单车服务没有及时跟上,造成一些新建城区或街道、小区不能使用共享单车。

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给定资料6”中反映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和服务区域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1.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增设停车区域,覆盖地铁口、大型商圈等重点区域;在新建城区或街道、小区合理利用道路空间,增设、优化停车点位。

2.加强智能监管。建成集运行监测、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监管服务平台,对各运营商投放量、投放率等进行智能监管,划定重点监测区域;实时监控单车数量,对超出规定承载范围的区域,通知运营企业科学调度。

3.提升定位准确度。引导运营企业聚焦前沿技术,改进单车,升级智能锁芯片,提升智能锁定位精准度;加强对线下停车区域的专业采集,将停车区域精准地绘制在App电子地图上,并及时更新。

4.加强违停引导。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子围栏大小,增加容错幅度;在非机动车停放区、入栏结算区设醒目标识,明确禁停区;在App上设置有效骑行区域示意图,提醒消费者骑行范围和服务区域;在早晚高峰增派运维人员,对重点路段进行线下维护。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