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对策建议】根据”给定材料3”,请梳理一些小区在成立业主委员会上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提出解决建议。(25分)

阅读数:80 文章字数:2034

给定材料

业委会成立难、履职难,是困扰很多社区的老问题”折腾了大半年,最后我们彻底放弃了。”谈到业委会发展中遭遇到的种种问题,宋女士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业委会,但不到一年.绝大多数的委员相继辞职,业委会无法继续履职。

业委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与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据统计,在市政府”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小区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的留言数不胜数:小区院内车道两侧全停了车,没有消防通道,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根本进不去,物业也不管;小区物业管理极差,车库淹水、电梯故障、楼栋门损坏等安全隐患突出;小区物业10多年不公开公共收支,业主多次要求均得不到回复,且有业主多次被困电梯无人值班处置;楼道没人打扫,垃圾无人处理,服务还不如老旧小区……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业主有权要求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委会,如果没有成立业委会,业主很难针对小区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毕文强说。咸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颖认为,业委会是物业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物业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各种矛盾纠纷这时,业委会就可以起到沟通桥梁作用,努力做到事了人和,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尽管业主大多高度期待成立业主委员会,但成立过程却经常遭遇各种阻力。小区业主为了维权打算成立业委会,十几位热心业主分组请全体业主签名,但物业公司知道后,使用各种手段阻碍。小区成立业委会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规范物业公司的经营行为,于是有些物业公司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不配合甚至从中作梗。苏颖说:“一个小区在街道办指导成立业委会的情况下,物业公司不依法参加筹备组、拒不参加业主选举大会,甚至在业委会已合法备案,集体罢免原物业、引入新的物业公司后,还不愿依法依规进行交接,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苏颖说还有一个小区6年多两度筹备成立业委会均失败、后来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下,历时4个多月终于选出业委会。业委会受到外部压力导致成立难,而成立后履职难则多半来自业主内部问题。一方面,业委会委员秉持公心,具备组织带领业主自治的品德、能力、公信力和责任心,是业委会成立并良序运转的重要条件,而多数居民”不愿管事、不想管事”的心理较重,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另一方面,有的业委会委员并不能代表广大业主的利益。”业主群体的共识很重要。”毕文强认为,业委会顺利运作需要全体业主的信任与支持。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孙发锋建议应尽量将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吸纳进业委会,为提升业委会能力水平提供人才支撑”他提出,在业委会成立及运营过程中,”可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妥善化解利益纠纷为业委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王瑛在上海市闵行区一个小区担任业委会主任已经5年多了。最初,街道办事处找到她,希望她作为一名党员担起领导业委会的重任,工瑛因此加入了业委会。最初也遇到不少困难,她认为要彻底改变物业服务,必须提高物业费、签约优质物业公司。小区内质疑、猜测的人很多。王瑛带着业委会委员、志愿者在小区不断作说明,找一家家物业公司谈,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物业公司。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和谐,停车秩序井然。王瑛也得到了业主们的普遍认可。

毕文强说:”有些做得比较好的业委会每周开一次例会,邀请物业公司经理报告一周社区情况。业主可以在会上直接反映问题,物业公司经理现场回应。这样的制度建立起米后,业委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就轻松下来了”他认为,做好小区里的公共事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治理能力,可以培训业委会委员.增强他们的管理、组织、协调等自治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社区居民的业主意识.”比如按时缴纳物业费,让业主们充分认识到享受物业服务就要支付相应费用”。

根据”给定材料3”,请梳理一些小区在成立业主委员会上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提出解决建议。(25分)

要求:问题梳理全面、准确、有条理、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对策具体可行,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问题:1.成立难业主自治意识差,业委会筹备难;遭遇物业不配合甚至从中作梗等外部压力。2.履职难居民不愿、不想管心理重,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对业委会支挣信任不足;个别委员不能代表业主利益,能力素质难保证。

建议:1.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化解利益纠纷.营造良好外部环境。2.融入政府指导街道办事处指导监督小区成立业委会。3.凝聚业主共识。宣传引导普及业委会重要性及业主合法权利,鼓励业主行使权利;培养居民业主意识,增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意识;耐心走访说明,争取得到业主认可支持。4.规范物业服务。签约优质物业公司.依法惩冶违法违规物业公司。5.强化人才支撑吸纳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进业委会。6.培训业委会委员。增强其管理、组织、协调等自治能力。7.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例会制度,搭建物业与业主的沟通平台,减轻工作压力。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