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畜牧规划】通河县2007-2011年畜牧业发展规划

阅读数:865 文章字数:2640



通河县20072011年畜牧业发展规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粮食大省变为畜牧大省”的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实施“主辅换位”发展战略,加快我县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县富民,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制定通河县畜牧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主辅换位”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大鹅、狐貉”为主导产业畜牧业经济,走品种优势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经营集约化之路。树典型、建小区、上龙头,把畜牧业建成通河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实现小县域、大畜牧的产业格局。

二、畜牧业发展指标

(一)2007年牧业发展指标

1、大鹅发展到120万只。

2、特种养殖发展到3万头(只)

3、肉牛发展到5.5万头。

4、羊发展到3.5万只。

5、生猪发展到13万头。

6、禽类发展到200万只

7、发展各类牧业典型大户200户,专业村16个,牧业小区2个。

8、退耕还草3000亩,人工种草2000亩。

9、黄牛改良10000头。

10、动物强制免疫率达100%,动物计划免疫率达95%以上,畜禽死亡率控制在0.5%、3%、10%以内。

11、肉类总产量达到0.9万吨,鲜蛋产量0.6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3亿元。

(二)到2011年牧业发展指标

1、大鹅发展到200万只。

2、特种养殖发展到6万只(头)。

3、肉牛发展到8万头。

4、羊发展到5.5万只。

5、生猪发展到20万头。

6、禽类发展到300万只。

7、牧业大户发展到500户;牧业小区8个。

8、黄牛改良1万头。

9、肉类总产量达到1.8万吨,蛋类产量0.9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4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50%。

三、主要推进措施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如期完成,实现我县畜牧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将采取以下几项推进措施。

(一)、建立牧业小区,抓好牧业典型。充份发挥典型的辐射示范作用,畜牧业生产重点要放在抓小区、抓典型、抓大户、抓专业村建设上,特别是牧业小区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每个乡镇必须完成12个牧业小区建设,牧业小区要达到统一饲养标准,统一规范化管理,利用牧业小区的方式,加快畜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产业格局。

(二)、要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有利技术保障。为了确保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重点加强乡镇畜牧发展中心建设。2007年准备建设两个标准化乡镇畜牧发展中心办公室,同时,加强兽医诊疗体系建设,结合防疫体系建设,县设诊疗中心,乡设兽医院,村(场)设兽医室,动物疫病诊疗机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兽医注册制度,规范从业行为,使动物诊疗水平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三)、加强繁改体系建设,实施良种工程,坚持引育结合,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2007年发展肉牛工作重点转到自繁自养,扩大生产规模上来。通过全面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牛群数量,使黄牛改良率达到90%以上,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畜经济效益。在大鹅生产上,重点是做好优良品种鹅雏的引进工作,通过内引外联,千方百计引进优良品种,使养鹅户真正饲养上优良品种的健康雏,以提高品种的整体效益,真正使畜禽品种实现良种化,为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普及推广畜牧生产新技术。一是要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定期培训业务人员,使技术服务全面到位。二是要抓好养殖户培训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养殖户科技素质比较低,对先进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是畜牧工作的重点。三是要按农民所需,深入到乡镇、村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科技素质。要利用养殖户现身说法的方式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和一切宣传媒介,进行畜牧业生产专业技术讲座。四是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进行录像和摄影,编成专辑,到乡镇、村屯进行播放和展览,进一步拓宽新技术推广的覆盖面。

(五)强化制度建设,落实防控措施,保证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依法治疫的方针,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控制,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畜禽强制免疫率要达到100%,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同时,免疫标识加带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上市动物持证率,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处理率都要达到100%;重点防治的22种动物疫病达到控制或消灭标准,大牲畜、猪、羊、禽病死率分别控制在0.5%、3%、10%以下。确保我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六)继续实行科技人员包乡制度,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开展系列化服务。要抽调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技术服务队伍,深入乡镇、村屯、养殖户家中进行现场指导、以解决牧业生产中的难题和了解掌握牧业发展形势。同时,要加强实用技术的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重点推广大鹅科学养殖和狐貉先进饲养技术,优质牧草和青贮饲草种植及防疫灭病技术等。大力推广鹅头稗、苦麻菜、细绿萍、青贮玉米等高产优质饲料的种植,积极推广饲草、青贮饲料加工贮藏技术及秸杆利用技术,为发展畜牧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抓好市场及龙头企业建设,保证畜牧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要想使我县畜牧业稳定、快速、高效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些高质量的市场和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建设上我县可采取二项措施:一是要兴办和完善我县畜产品和牲畜交易市场,建设一批规模大、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市场,起到加快流通,降低成本,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作用。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引进12个加工型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发展上,要做大做强这篇文章,按照产业化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建立标准高、规模大和市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成为拉动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八)、强化领导,确保我县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畜牧业领导。县、乡两级政府及畜牧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共抓畜牧业,这样才能保证畜牧业生产有规模、有起色。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摆上日程,思路清晰,抓实抓靠,提高主动抓畜牧业生产的工作力度,从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向畜牧业倾斜。努力营造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以确保我县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