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安市志》发行暨年鉴撰写
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北安市志》的诞生,是继《北安县志》出版之后,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为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安市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支持和关心《北安市志》编纂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就做好《北安市志》发行和年鉴撰写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发挥志书的功能作用,做好读志、学志、用志工作
我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始于 1998年,是全省四个县级续志试点单位之一。十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修志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从事这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先后成立了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北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台了《北安市续志试点规划》和《北安市续志工作方案》,四次召开全市修志工作会议,对市志编纂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无论机构如何变更,人员如何调整,但修志工作的决心始终不变,力度始终不减。在《北安市志》的编纂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和中省黑河市各单位对市志修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财政局、住建局、公安局、卫生局、教育局等一些单位都成立了史志办,配备了专职修志人员,涌现出了于贵新、修玉玲、方修成等一大批淡泊名利、呕心沥血,常年在修志战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作者。正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今天,全书总计18篇93章422节185万字的《北安市志》得以正式出版发行,《北安铁路志》、《北方商城志》、《北安建设志》、《通北林业局志》、《黑龙江省北安监狱志》、《北安农垦志》、《北安市财政局志》、《北安市卫生局志》、《北安市通北镇志》、《北安市赵光镇志》等一大批专业志、部门志和乡镇志得以正式出版或装订成书。可以说,作为记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一部地方“百科全书”,《北安市志》凝聚了各方的心血和汗水,具有“资政、教化、存史”的重要功能。所谓“资政”,就是“市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北安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记载了北安市撤县建市后23年的光辉发展历史及改革开放的奋斗进取历程,是各级党政领导者认识市情,鉴古知今进行科学决策的辅治之书。所谓“教化”,就是充分发挥“市志”的教科书作用,利用“市志”记述的我市许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事迹,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所谓“存史”,就是“市志”融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它可以使人们“揽万里于尺寸之内,罗百世于方册之间”,是今人了解过去,后人了解今天的可信工具书。为此,各部门、各单位要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在本部门、本行业大力提倡读志、用志的风气,开展“学市志、知市情、爱家乡、建家乡”的读志、用志活动,充分发挥志书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广开渠道,认真做好志书发行及年鉴上报工作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世世相传的优良文化传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我们要以《北安市志》的发行为新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拓展新的领域,完成新的任务。
一要提高认识,确保完成市志发行任务。修志为用,唯有学志用志,才能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志书征订发行是读志用志的前提条件,是发挥志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志书真正走向读者,走向社会,志书本身的价值才能实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市志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北安市志》的发行及读志、用志工作,充分发挥市志的使用效益。为做好《北安市志》发行工作,政府办专门下发了文件,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发行任务,这是硬性任务,必须完成。
二要精心组织,做好年鉴材料上报工作。年鉴撰写是做好市志工作的基础,也是市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省地方志工作“年年出鉴”的总体要求,我市决定继续编写2005至2010年年鉴。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年鉴材料的上报工作,通过出版地方综合年鉴,使我们走过的每段历程有事可记、有史可载。会后,市志办还要对各部门年鉴撰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各单位要参照《北安年鉴(2005—2010)》拟定条目进行鉴稿撰写,经主管领导审核、撰写人与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三份,连同电子版及2005—2010年各年度工作总结一并报给市志办。各单位必须保证年鉴材料撰写质量,确保年鉴按时出版。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抓好地方志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方动手、志办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做到“一个纳入和三个到位”,不断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一个纳入”是: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到工作的议事日程。“三个到位”指的是:一要领导到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将地方志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定牵头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员,做到工作有人干、责任有人担,这是确保地方志资料保质保量提供的关键。二要经费到位。各部门领导要保证编辑在查阅档案、收集资料、拍摄照片以及走访知情者等方面的经费,回聘人员的工资也要及时到位。三要队伍到位。各部门要设立志鉴办公室,内部调剂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同时要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保证编辑人员安心工作。
同志们,盛世修志,惠泽千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我市修志编鉴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希望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团结拼搏,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使我们走过的历程有史可载、有迹可循,为建设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