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市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省、荆州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石首市志》内容的补充完善,《石首年鉴》第六卷的编纂,《湖北乡镇大全》和《荆州年鉴》的撰稿任务。下面,我根据省、荆州市地方志工作要求,围绕今年全市地方志编纂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性
历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明确规定,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把搜集和研究地方志作为了解中国国情和地情的重要途径。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编辑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文化基础事业,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
1、编纂石首地方志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需要
地方志作为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是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石首市志》和《石首年鉴》是系统记述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这两本书都是大型综合性资料刊物,是记载石首市当代发展进程的编年史,是石首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所以不能把《石首市志》和《石首年鉴》的编纂工作简单地看成是编辑出版一本书,而应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2、编纂石首地方志是展示发展成果的需要
《石首市志》(1986-2005年)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我市行政区域20年来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石首年鉴》(2007-2011年)第六卷编纂时限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事要事相互交织的5年。正因为如此,我们抓好《石首年鉴》第六卷的编辑出版,可以系统、全面地反映…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我市的实践成果;反映先进生产力在我市的发展现状;反映先进文化在我市的落实情况;反映市委、市政府为实现我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做的决策及其效果;反映我市各条战线、各个层面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抗灾救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3、编纂石首地方志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市志和年鉴作为完整的、权威的地情、市情资料,是市委、市政府信息工程的重要基础资料。在制定规划、基础建设、开发资源、减灾防灾以及申报自然文化遗产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形成,又如我市被授予“中国建筑防水之乡”、“中国麋鹿之乡”的美称,这得益于我们对石首丰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传承、宣传和提升。实践证明,地方志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编纂工作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这项工作不仅成为我市文化发展的新亮点,也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编纂石首地方志是宣传、推介和展示石首的需要
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型城市,努力把石首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编纂《湖北乡镇大全》和《石首年鉴》第六卷工作与扩大对外开放、振兴旅游产业、加强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湖北乡镇大全》《石首年鉴》成为我市文化发展的新亮点,成为促进石首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我们对外宣传石首的窗口和名片,让更多的国内外广大读者全面、系统、翔实地了解石首、研究石首、认识石首。
5、编纂石首地方志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开展编纂《石首市志》、《石首年鉴》第六卷工作犹为重要。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是各级领导干部丰富文化内涵、把握发展规律、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去年底,市乡两级党委、政府换届之后,有一大批年轻同志走向了领导岗位,在引领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石首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攻坚过程中,第一要务就是要了解本地情况。如果能够拥有一本好的地方志来书辅助,就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调研,摆脱一些不必要的亲历咨询。研读市志,自身的历史知识就丰富了,基本情况就清楚了,工作中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明确重点,努力提高地方志书编纂质量
根据省、荆州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今年的地方志业务工作主要完成纂“两书”供“四稿”任务。 “两书”即:年底前完成《石首市志》内容的补充、完善、评审和出版发行任务;二是在年前完成《石首年鉴》第六卷的编纂任务。根据省、荆州市的要求,从2013年开始,《石首年鉴》将由“届鉴”过渡到“一年一鉴”,并作为常规工作开展。“四稿”即:向《湖北年鉴》、《湖北乡镇大全》、《湖北人物志》和《荆州年鉴》撰稿,要求保质、保时地完成任务。
鉴于今年的地方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情况,市地方志办要统筹兼顾,合理调度,继续发扬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方志精神,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各乡镇办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搞好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地方志工作任务。
1、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稿件质量
一要保证各种资料的丰富、全面和完整,凡是重要的信息资料都要做到应收尽收,不能遗漏;二要突出重点和特色,选择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大事、新事、要事、特事来进行记述,做到选材精当,特点突出,挖掘深刻,文字准确;三要真实、客观和准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树立“可信、可用、可读、可存、可鉴”的编纂理念,客观公正地审核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的内容,严禁虚假、失实等情况发生。
2、彰显个性,突出石首地方志特色
近年来,石首进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时代特征非常鲜明。《湖北乡镇大全》和《石首年鉴》的编纂要根据这些特点,通过准确记载我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特别是重点展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地方特色,就是要精心选题、精心设计、精心编辑、不断创新。石首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备受注目,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市地方志办公室以及全市有撰稿任务的单位,都要敏锐地看到石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收集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资料,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需要。
3、常编常精,打造石首方志精品
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框架设计、栏目编排、内容编纂、文稿审核及印刷出版等各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抓好落实。要以质量和效果为中心,踏踏实实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打造方志精品。
三、精心组织,又好又快地完成石首地方志编纂任务
石首地方志编纂既是一项服务于全社会的公益型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政务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要做好这项事业,需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必须取得全社会的认同和关心与支持,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必须坚持团结协作,坚持通力配合,坚持众手成志。
几年来,《石首市志》的编纂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资料收集困难,一些单位档案资料没有完整移交,遗失、损毁状况非常严重,有些资料已无法寻找;二是修志力量有待加强,各单位修志专班人员不停地走马换将,情况底数不清。一些地方所聘请的修志人员待遇偏低,有些聘请的业务骨干难以安心;四是少数单位负责人根本不把修志工作当成一件回事,认为可有可无,与己无关等等。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三点:
1、领导重视,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要前提
地方志属于“官修”的信史,不同于个人的自由著述。我们要切实解决地方志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各部门要对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必需的机构、人员、经费等给予充分保障,为地方志事业的有序发展创造条件,使地方志事业与我们石首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所有单位的“一把手” 是参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管机关的同志,是参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部门办公室主任是撰稿直接责任人,做到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任务。
2、部门协作,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牢固平台
中国历代有着“众手修志”的优良传统。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为。石首地方志的编纂涉及到全市100多个单位,有数百人参加,可以说是“众手成书”。承担撰稿任务的单位,要切实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市方志办的具体编辑方案,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政务意识,把地方志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议事日程。各单位要将地方志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中心工作内容。市政府督办室要会同方志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跟踪督办。各单位要按照“加强领导、充实队伍、强化责任”的要求,做到有领导专门负责,有专人撰稿,并保持撰稿人的稳定,严把稿件质量关,按时交稿。各级各部门务必于2012年4月30日之前将本次会上安排的稿件撰写任务,严格保质保时报市地方志办公室。
3、保证质量,是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生命线
方法和质量,是个辨证统一体。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保证“不变质”。同样,好的质量,必然是好方法推进的结果。第一,要把握重点。也就是要尽快拿出石首市志送审稿。市志送审稿出不来,我们就只是在原地打转,难以开展后阶段的工作,更谈不上按期出版发行市志。再就是对总纂负责人已明确提出修改意见、需要充实资料的内容,涉及到相关单位,要绝对服从并尽快落实,以保证整个工作进度,尽快完成荆州对志稿的审查验收。第二,要突出亮点。也就是要作好“建筑防水”、“劳务经济”、“森林木业”、“精细化工”等亮点文章。没有这些亮点,我们修出来的市志就会大打折扣,失去应有的“色彩”。第三,要狠抓关键。也就是要尽可能保证稿件质量。只有保证每个篇、章、节、目、子目,乃至每个标点符号、表册、图片的质量,才能保证整部市志的质量。这一主线,必须贯穿于整个续志工作的始终,马虎不得,大意不得。第四,要统筹兼顾。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对志书资料的考证利用、新资料新内容的交叉重复等问题,特别是与前志的衔接问题。二是要做到市志体裁完备、要素齐全,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洋洋洒洒一大片”。
同志们,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要求高、专业水准强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年年都要做、年年都要做好的经常性工作。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充分认识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性和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写好、编好石首地方志工具书,推动石首各项事业的发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