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封山禁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8月31日,陈政高…在全省绿化工作专题会议上再次对封山禁牧工作作出……,提出严格要求。这是陈政高…今年第3次部署封山禁牧工作,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封山禁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按照陈政高…的指示和《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省政府令第238号,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我省成立了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6月13日省林业厅专门召开了封山禁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市、各部门也都采取了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概括为“五有”,即组织领导有力度、宣传发动有成效、基础工作有进展、集中整治有成果、制度建设有创新。但是,与《规定》和省政府的要求相比,目前全省封山禁牧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领导对封山禁牧工作认识不足,工作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落实《规定》没有硬措施,推动工作没有硬手段,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一些地区上山放牧现象仍然存在。这次召开全省封山禁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规定》和陈政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各地区、各部门对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视,推动封山禁牧工作尽快取得实效。
刚才,曹元同志代表省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封山禁牧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出了当前封山禁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封山禁牧工作的安排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大连市、阜新县、弓长岭区、建平县的典型经验,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就抓好封山禁牧工作,我讲3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陈政高…多次指出,植树造林是三分栽七分管,如果不能坚决制止放牧活动,绿化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去年以来,省政府出台了《规定》,陈政高…又多次在全省造林绿化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抓好封山禁牧工作,充分说明实施封山禁牧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极端重要性。
(一)实施封山禁牧是加快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据统计,建国以来全省累计造林绿化作业面积达到1.63亿亩,而保存面积仅为0.49亿亩,保存率只有30.3%。这其中虽然有气候等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重栽不重管、管护不到位、牲畜破坏严重。实施封山禁牧既能有效保护新植幼林,使林木资源不受牲畜和人为破坏,又能有效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生物多样性,形成森林生态系统,提高蓄水保水能力。今年入汛以来,辽东地区接连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养护功能,才未发生更大的自然灾害。如果这些强降雨发生在植被稀少的辽西地区,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实施封山禁牧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沿袭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牛羊以放牧散养为主,造成牲畜四季营养不均衡,由于放牧采食要走很多路,常常是吃饱了跑饿了,喂胖了走瘦了,热量无谓消耗,生产力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实施封山禁牧能促进养殖户转变观念,有利于推动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从而实现全省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实施封山禁牧是实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现实选择。实施封山禁牧与发展畜牧业并不矛盾,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既不破坏森林植被,又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是促进畜牧业提高效益的有效出路。近年来,省政府每年投入几亿元用于补助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投入1亿多元用于种草固沙。实践证明,两者的有机结合完全可以实现以林带草、以草兴牧、以牧促富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建设与农民养畜增收的共同发展。
当前,全省正在加速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如何保护好已有的森林资源,提高新植林木的成活率,确保山能封得住、牧能禁得住,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省委、省政府抓生态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充分认识实施封山禁牧对保护林木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当前封山禁牧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把封山禁牧工作提上日程,摆上位置,加强领导,加速推进。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首先,要扎实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宣传方案,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和宣传车、发布告和宣传单等多种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发动,做到进村入户、不留死角。要把封山禁牧的意义及政策要求不折不扣地宣传到社会各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为封山禁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把封山禁牧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进一步打牢基础。要以开展封山禁牧工作为契机,加快推动养殖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是确保封得住、不反弹的基础和关键,是治本措施。目前全省仍有7个市的散养牲畜户数超过养殖总户数的一半,尤其是绒山羊散养与保护林木的矛盾更为突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按照《规定》要求,全省范围内的林地都要实施封山禁牧,要尽快划定并向社会公布禁牧区域。各地要切实保障建设资金,在禁牧区域主要部位设立明显标志、标牌、界桩和铁丝网等设施。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和采取封山禁牧的各种有效手段。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各地区都要按照《规定》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加快出台本地区封山禁牧的配套制度措施。已经颁布了封山禁牧相关制度的,要参照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尤其要结合《规定》组织村民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让封山禁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约可守。
第四,要进一步配强队伍。各级政府要按照陈政高…的指示要求,明确职能部门,落实责任主体,在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级林业部门要发挥森林公安的主力军作用,主动协调,迅速形成工作力量。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整治。各级林业、公安、广电等部门要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规放牧行为,对反面典型案例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总之,一定要把宣传声势造大,把规章制度健全,把工作基础打牢,把各项手段用好,确保封山禁牧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三、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各地区要层层成立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各市政府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各县(市、区)、乡(镇)政府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协调一致、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各级主管领导要亲自指挥,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封山禁牧工作的相关问题,尽快形成一整套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快速推进封山禁牧工作。
二要落实责任。按照《规定》要求,各级政府是封山禁牧的责任主体。为此,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相关部门之间、乡镇政府与养殖户之间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封山禁牧工作的督察力度,对任务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要提出严肃批评,对工作不作为、多次发生违规放牧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格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要形成合力。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林业、畜牧、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农业、国土资源、水利、广电等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封山禁牧的强大合力。
四要转变作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要深入乡镇、村屯及农户,及时了解和解决封山禁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务必在年底前使全省封山禁牧工作有较大突破,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