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调研】三湘南湖大市场汽配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阅读数:495 文章字数:2984

紧盯市场潮流 依托商户力量 实现转型升级
——三湘南湖大市场汽配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三湘南湖大市场汽配城(以下简称汽配城)是湘湖管理局局属骨干企业,位于长沙市东二环与远大路交汇处,始建于1997年,总占地3万余平方米,是以经营汽车配件、汽车用品、汽保工具为主业的大型专业市场。近几年来,汽配城紧盯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充分挖掘市场自身潜能,成功实现市场的提质改造和转型升级,成为中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汽车用品商城。

一、转型升级背景

(一)交通受限随着长沙市二环以内“限货”政策的实施,汽配城受到交通的制约,市场货运成为一道死穴,汽车配件尤其是大车配件项目不适宜在城市中心继续发展。

(二)市场倒逼一方面传统汽车配件市场日趋饱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业绩整体下滑;另一方面,汽车用品市场前景广阔,近5年,长沙市私家车以年均29.4%的速度增长,2013年底私家车保有量达105.55万辆。汽配城在2005年就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建设了以经营汽车用品为主的三湘汽车生活广场,为汽配城的整体转型奠定了基础。

(三)自身需要汽配城作为一个在90年代仓促建立起来的安置型市场,先天不足,消防、电力、排水、停车等配套设施缺乏,物业设施日益老化,脏、乱、差的外观形象,不仅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和品牌的打造,更让汽配城面临淘汰的风险。

冷静分析市场面临的危机和机遇,有效整合汽配城业已形成的优势资源,努力改变市场的劣势,改善、美化市场的经营环境,做好产业转型、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两型市场,势在必行。

二、转型升级过程

(一)方案出台

在相关单位和部门指导关心下,汽配城召开经营户大会,就汽车行业发展形势、市场经营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广泛听取广大经营户的意见,在多番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市场提质转型、包装升级的方案,并在经营户的共同参与和宣传、动员下,充分调动了市场全体经营户参与汽配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经多方协商统一意见:由汽配城负责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由汽配城投资公共部位的包装改造,经营户投资门面外装饰部分的包装改造。在汽配城的组织协调下,部分汽车配件经营户自愿转型汽车用品经营,实现汽配城整体由汽车配件经营转型为汽车用品经营的目标定位,大大降低建设过程中门面调整、工作协调的难度,将门面搬迁安置的费用降到了最低,保证市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面实施。

(二)主要内容

1、经营业态的转型升级。紧跟汽车消费市场趋势,汽配城的经营主业由汽车配件向汽车用品转型,同时扭转“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利润空间下降、产品的外观形象差”的不利局面,带动市场业态的调整升级,市场的整体形象更契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市场的整体功能更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以三湘汽车生活广场为例,这个市场总共三层楼,一楼的商家大多是一些以零售为主的经销商,产品主要是市场上消费数量较多、价格相对较低的汽车用品,胜在薄利多销;二楼是一个经营汽车配件、护理用品、内外装钸、改装件、音响、电子产品、休闲户外用品等涵盖各类汽车用品的大型超市,在规划布局上结合了现代化、超市化、市场化的多方面特色,改变了大多数汽车用品超市“乱、散、小”的旧规模和形式;三楼以厂家办事处和经销代理、批发商为主,像铁老大、欧华等业内知名企业都在这里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有效扩大了汽配城在全省乃至中南地区的辐射影响。

2、市场环境的提质升级。一是外部形象的统一装饰。统一形象,统一格调,取缔卷闸门,采用黑色钛金玻璃门,外墙装饰主要采用蓝色玻璃幕墙、米色真石漆、金元宝、红色铝单板,楼梯间、门面外走道用棕色生态木进行装饰。二是广告招牌、门牌的统一规划。设计固定广告位90余个,统一门面标识牌,对门面招牌位置进行整体规划,统一规格、统一色调、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安装。三是公共设施的配套完善。对市场原有的公共卫生间进行包装改造,增加各主楼室内卫生间的设计,增加市场广播、监控系统,增加市场主栋位夜景灯的布置,完善市场的功能配套。四是管网、强弱电线路的改造。对外露线路全部整改管道布线,门面全部采用IC卡购电系统,对市场明沟散水、给排水系统、消防用水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地下管道安装。五是道路、停车位的统一规划。按照城市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完善市场路网的建设,将市场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对道路进行定名、划线,增加停车位到300余个,缓解市场停车难的问题。

三、转型升级效果

(一)市场形象全面提质汽配城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给消费者营造了一个美观、舒适、方便、有序的购物环境,全面实现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市场的目标。(见改造前后图片对比)

转型升级前

转型升级后

(二)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随着汽配城硬件环境的提升,经营结构得更进一步优化,门面供不应求,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汽车用品连锁超市、知名厂商入驻市场,引进汽车用品超市10余家,全国知名品牌30余个,汽车用品总代理商100余户,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2000余人,增加税源约计1000余万元,增加广告收入70余万元,租金收入得到明显增加,2014年汽配城收入预计可增长约600万元,2015年还将按20%以上的幅度递增,达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三)行业地位有效巩固实现转型升级后,汽配城有效巩固了在汽车后市场领航企业的地位,目前拥有全国各地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经营商家400余家,年总销售额约16亿元,销售网络辐射长沙及周边13个地、州、市和相邻省份,成为“文明市场”、“明星企业”、“利税大户”,是“中华工商联汽摩配用品业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零部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汽车配件用品业联合会”会长单位,是中南地区较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汽车后市场。

四、几点启示

(一)瞄准市场方向,及时调整业态企业如何瞄准市场契机,在市场中如何定位自己,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企业发展壮大的至关点。汽配城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市场能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能够精准地瞄准市场发展方向,紧紧抓住汽车消费热点,扬长避短,及时果断将主业由汽车配件向汽车用品的转变,引领了市场潮流。

(二)利用社会投资,减轻政府压力相较于各地传统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政府巨额投资的情况,汽配城的升级改造充分挖掘了群众力量和企业力量,经营商户投入1200万元,其余有三湘南湖大市场实业总公司投资,开创了湘湖管理局依靠商户建设市场的先例,同时也在探索出了一条传统专业市场依靠社会力量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

(三)发挥商会作用,激发商户热情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汽配城充分发挥了商会这个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商会来组织、动员广大经营户主动参与到市场的转型升级建设,从方案的设计、论证、实施,到资金的筹集与使用都可以看到商会在期间的动员、组织、协调作用。

(四)市场转型升级没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代在不断变化,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只要市场环境变化没有停止,企业的的转型升级就永远没有停止的那天,市场的转型升级不等于推到重来,没有一劳永逸,而是一种常态要求,需要常抓不懈。在转型升级中取得一些成绩的汽配城同样也在继续探索,他们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已经将“网络商城建设”和“诚信市场建设”作为推进市场建设的重点。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