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华街道办事处十一五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走在前列,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总体要求,在今后五年,黎华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正确、深刻把握好政策,紧紧围绕“发展、提高”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和谐”等五个方面做好文章,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把黎华建设成“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集“文、教、卫、居”为一体的功能城区。
一、加强对经济工作引导,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工业方面: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素质,自主创新,狠抓技改、安全生产及品牌建设,促使街道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年平均递增12%,销售收入8.1亿元,年平均递增12%,工业增加值4.7亿,年平均递增12%,技改投入1.3亿元,年平均递增15%,固定资产总投资5.3亿元,年平均递增10%。在五年规划期内:①力争形成规模5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8家,5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②税收超500万元以上3家;③国家驰名商标2家,省知名商标2家。④新增QS认证、ISO9000质量认证、14000清洁生产认证、SA8000认证等企业10家以上;⑤培养一批安全示范企业与安全达标企业。(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达标率在80%以上);⑥新成立企业研发中心5家,引进企业中,高级人才50名以上。
二、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弘扬先进文化。黎华是集“文、卫、体、居”为一体的功能区,要以文化充实内涵,以文化提升形象,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先进文体为导向,配合建设完成国际文化中心,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及社区、企业文体活动阵地,繁荣丰富社区文化,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培育特色文化,建设一批文化社区,充分利用挖掘黎华丰富的人文资源,建设几个文博单位,提升黎华的文化品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实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塑造诚信、宽容、开放、文明的黎华人民。到2010年,街道100%社区达到市级以上文化示范点,基本实现“社区文明”。
2、进一步加强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办好中心卫生院,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2010年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为卫生人力资源,实行一次性规划布局医疗服务机构。到2010年,黎华街道中心卫生院床位规模达到50张,以开展康复治疗为指导,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格局,高、中、低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1:4.5左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二级乙等医院水平。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目前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站水平。
4、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完善医疗、住房困难、残疾人救助,突发性灾害救助,就学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长效救助机制,把更多弱势群众纳入社会保障安全网,建设帮扶救助所,加大社区劳动保障的社会救助建设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扶持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巩固五保集中供养工作,建立完善的长效供养机制,集中供养要达到100%。
5、强化人口资源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全力推进黎华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深化宣传教育,转变居民婚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十一五”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交换平台。
未来五年黎华各社区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真正做到“一区一品,一区一色”。使居民真正体验到“和谐社区”所带来的居家感觉。
三、加强生态市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市的要求,扎实推进生态街道、生态村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净化生态环境。
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十一期未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大企业截污纳管工作力度,继续抓好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和长效管理,控制新增污染源。积极创建环境优美街道、绿色街道、生态街道。
四、打造“平安黎华”,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平安黎华”、“法治黎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政策体系,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覆盖辖区、“五险合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保险覆盖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打造“平安黎华”
1、争创“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街道争取每年达到“平安街道”,95%社区企业达到平安创建目标,社区的创建率要从今年的60%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到90%,街道也要在十一五期间达到“优秀示范街道”的目标。
2、抓好“五五”普法和继续推广提升“民主社区”建设活动,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减少违法违纪现象的产生,逐年减少边区从员违法、违纪的比例,以“星级民主社区”评比活动为载体,到2010年基本实现社区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
3、加大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完善群防群治体系,控制案件发生。街道、社区逐年加大对基层建设的力度,明确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基层综治组织运作的规范化程序,到2010年90%社区要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综治室,有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有一支群众信任的平安服务除一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基本确立一个完善的群防群治体系,刑事发案增幅每年控制在10%以内。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立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企业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综治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完善信息网络,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归口调处的制度,按照“抓早、抓小、抓了”的要求,要把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各社区、企业内部。积极尝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偿(奖励)机制,提高人民调解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益。到2010年形成一整套,有特色、高效的矛盾纠纷(信访)调处制度。
5、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适时组织相关课题的演练,以便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
总之,在新的五年规划期内要有新思路、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出新业绩,实现发展与提高并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