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调研】县水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建议

阅读数:489 文章字数:1729



水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建议


一、基本情况

1、气候干旱,降雨量逐年递减,大旱持续大旱的形势非常严峻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带,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这方土地干旱少雨,水源奇缺的境况,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受地球变暧和荒漠化大气候的影响,降雨量逐年递减,有气象统计资料显示,五六十年代**全年平均降雨量为320-350mm左右,七八十年代为300mm左右,90年代到2000年以来不足260mm左右,未来**越来越旱形势非常严俊。

2、全县水资源现状

全县水资源总量约1.1亿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3500万立方米,地下水2100万立方米,引黄河水近5000万立方米。

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约7300万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500万立方米,地下水1800万立方米,提引黄河水近5000万立方米。全县已利用水资源总量约6500万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400万立方米,地下水1600万立方米,提引黄河水4500万立方米。

3、未来10年(2020年)全县需水量预测

1)人畜饮水量需水量:(20万人、250万羊、牛、猪)600万立方米。

2)农业灌溉需水量:(水浇地28万亩,旱作节水10万亩)6500万立方米。

3)各类工矿企业需水量:500万立方米。

4)生态灌溉需水量900万立方米。

以上各项社会经济发展年总需水量约8500万立方米。

二、突出问题

1、未来10年全县各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年缺水1200万立方米左右。

2、伴随着大旱,持续大旱的延续,中北部地下水补给将严重失衡,水量锐减的现象非常严俊,水质变坏的现象将加剧。

3、县城居民生活水源地(骆驼井地区)还存在污染不达标的问题。

三、分析建议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干旱少雨,水资源奇缺的**县来说更是主要“瓶颈”和制约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对策,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发展观的路子。基本思路是科学合理利用“三水”,做好“南、北、中”三篇水文章,确保全县各项经济建设用水安全。

1、做好南部山区雨洪径流的拦蓄利用文章

大力推广符合南部山区实际的水窖砼集水场工程措施,以农户、村、组为主体,在现有水窖1.4万眼,砼集雨场0.9万处的基础上,再兴建水窖0.6万眼,砼集雨场0.6万处,使水窖总数达到2万眼,砼集雨场总数达到1.5万处,年可拦蓄雨洪径流总量达到600万立方米。使户均有水量达到100立方米,60立方米用于解决家庭中人和畜的饮水问题,40立方米发展节水庭院经果林或节水补灌农业,户均发展节水补灌农田2亩,南部山区6000余户农民将打造一个具有山区特色的万亩节水补灌示范基地。

2、做好中部扬黄工程扩建改造的文章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扬黄二期续建工程建设的机遇,全面改造维修泵站、渠道、给水管网,沿渠道“长滕结瓜”,新建萌城、杜窖沟、石山子等四处水库,最大限度扩大供水能力,使年提引黄河水量达到6500万立方米。

二是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再扩展灌溉面积2万亩左右,使扬黄灌溉面积达到22万亩。

三是实施扬黄干渠百里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使这条天然河道成为高标准的生命源泉,永远造福全县人民。

3、做好北部地下水保护利用的文章

一是针对北部地下水补给条件十分有限的实际,走保护性利用的路子,严格控制乱打井、盲目开采地下水,年最大开采量应控制在1800万立方米以下,确保采补基本平衡,永续长久利用。

二是对现有(710眼机井、600余眼土园井、60余座塘坝小高抽)5万亩水地,实施高效节水改造,推广花马池杨记圈微滴灌技术模式,在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前提下,使北部地下水灌溉面积翻一番达到10万亩。

三是对县城居民生活水源地(骆驼井)划定保护区,实施围栏封育管护,保护区内所有村庄人畜应逐年限期迁出,还原一个生态卫生洁净的水源地,确保县城居民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上“南、中、北”三篇水文章做好后,全县水资源基本达到一个安全保障的境况,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3万亩(南部窖灌1万亩,中部扬黄灌溉22万亩,北部井坝灌溉10万亩),实现农业人口人均2.5万的目标,将有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