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加快区域发展步伐
——2013年三季度芙蓉区经济
运行情况综述
2013年三季度,芙蓉区经济社会总体运行情况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在顺应……“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经济环境政策下,我区继续深入开展“协税护税”和“两帮两促”等行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得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深度调整,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市场需求疲弱、外需拉动力乏力和全社会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对经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区域经济下行压力极大。
一、经济运行总体指标的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GDP):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6.37亿元,增长11.9%。
工业经济: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99.71亿元,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9.80亿元,增长20.7%。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61.2亿元,增长20.2%。
固定资产投资: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65亿元,同比增长2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65亿元,增长11.3%。商品房销售:9月止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2.17万平方米,增长0.8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3万平方米,增长8.5%。
财政收入:全区财政总收入60.8亿元,增长2.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4亿元,增长2.9%。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市对区绩效考核经济指标得分情况。根据1-9月内五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按功效系数法测算,我区得分总值内五区靠后。
地区生产总值GDP:1-9月实现GDP626.37亿元,增长11.9%,增速与上季度持平,保持了平稳增长,且同比上涨了0.1个百分点。我区GDP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0.1:18.4:8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5.23亿元,增长15.4%;以商贸流通、金融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0.53亿元,增长11.3%。二三产业同步发力,支撑GDP平稳较快增长。我区“二产强区、三产立区”的产业结构,是保持经济运行稳定的关键因素。从五区看,各区县GDP增速均有所回落,我区GDP增幅位列全市内五区第三。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8.1%,增幅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总量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是全市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比其他区县的规模大150至350亿元。
在市对区考核方面,我区三季度绩效考核排名最末,影响总体得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一是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影响日趋凸显,房地产投资呈现负增长状态,商品房销售面积近2个月连续处于零增幅态势。二是小口径营业税的增长受到“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影响而有所降低。今年八月开始,我市全面实行旨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营改增”税收政策,对我区众多服务业企业影响深远,是我区目前税收降低的因素之一。税收的降低对财政收入也造成一定影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增幅也随之降低。因此,本季度财政总收入增长率得分同样为五区最末,且与其他四区有相当差距。三是由于批发业销售额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下挫,第三产业增加值综合绩效考核评分较之前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五区第四,由于第三产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也对我区GDP绩效考核排名造成一定影响。
工业方面:1-9月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任务进度、产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列内5区第一。但从全市看我区工业处于中等水平,无论是发展规模、支柱产业和发展潜力均无明显优势。岳麓区和雨花区依托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工业占比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强。芙蓉区工业还需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植大型企业,才能在全市工业板块站稳位置。
1-9月我区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71%和70.4%,两项指标完成全年任务四分之三的街道有文艺路、韭菜园和定王台三个。完成两项指标中的一个的街道有七个,大多数街道都需要在第四季度加强对工业指标的关注,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1-9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65亿元,同比增长21.71%,投资增幅已经达到高位运行,投资总量实现超预期增长,增幅排名位列全市内五区第二,但投资总量仍为全市最小。其中,非房地产投资168.84亿元,同比增长48.95%,房地产开发投资75.81亿元,同比下降13.52%,房地产投资已连续9个月呈下降趋势,降幅与上月持平。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年度计划的80.74%,超出任务进度17.4亿元。街道完成情况中,九个街道达到了任务的80%以上,只有三个街道没有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四分之三,随着四季度项目推进的有力开展,预计能完成全年303亿元的总体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以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处于较低增长范围。其中,批发业完成零售额70.93亿元,增长22.9%;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74.87亿元,增长10.5%;住宿业完成零售额10.09亿元,增长-8.5%,餐饮业完成零售额42.75亿元,增长4.7%。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各城区最低,虽然总量为全市第一,但随着城市消费中心的多元化,我区的传统商贸优势在逐步削弱,正在被雨花区和开福区所赶超。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区消费增速后劲不足,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层次刺激,从而带动消费的提升。
目前,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68%,仅有一个街道完成全年任务的四分之三。虽然年度新增商贸企业数目达到了全市最高,但是完成任务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三、经济运行情况特点
(一)工业经济: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13.5%)高6.7个百分点,居内五区第一位。从运行态势看,我区今年第一、二季度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12.5%,14.1%,反映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处于持续回升向好趋势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材料工业对我区工业经济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我区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经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稀土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完成产值68.7亿元,同比增长31.9%。二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我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湖南苏宁先锋电子有限公司为2012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上年同期基数低,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24倍多。
(二)投资运行情况: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有如下特点:一是侧重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方向。1-9月完成工业投资39.57亿元,同比增长27.4%,完成技改投资128.19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36.26亿元,同比增长22.4%,完成生产性服务业投资85.25亿元,同比增长131.21%,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84%。二是土地要素保障有所增强。全区具备招商条件的商务楼宇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可供上市的土地资源储备超过2000亩,一大批项目具备了开工条件。
(三)商贸业运行情况:我区商贸经济情况自二月份后呈现稳步回暖趋势。数据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百货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如百联亿万豪购物广场重新定位整体装修后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一直保持较去年之后的较高增长,今年增速高达41.3%。二是新兴营销模式带动多种经营。年度新增商贸企业首次出现在楼宇中经营的零售业企业,电子商务带动了很多零售企业改变"只有门面才能零售"的传统模式,采取网络营销、业务员上门直销等多种销售手段相结合的零售方式,促进了商贸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困难和问题
1、工业企业活力不足。今年1-9月,我区9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产值同比负增长的企业有20家,部分企业受外因内因共同作用,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阻滞。一方面受国内外需求的增速放缓、用工成本上升、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融资难及用工难依然是横亘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道老生常谈的共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受到地域影响,我区工业发展空间有限,企业活力不足,我区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仅有99家,较2012年减少10家,而且有四家规模工业企业注销或停产,对我区整体工业经济增速造成较大影响。
2、投资项目规模有限。虽然我区投资增速较快,但更多是因为我区投资总量较小,对应基数相对较小。相比其他兄弟区县地域广、项目多,我区投资压力仍然较大。随着新一轮改革趋势的显现,特别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银行头寸日益紧张,影响开发商投资信心,固定资产投资受到下行压力。在年初铺排的109个项目中,有投资发生的项目46个,占全部重点项目的42.20%,完成本年投资85.01亿元,仅占占全部重点项目2013年度预估投资总额的51.36%;50个两帮两促项目中,有投资发生的项目20个,占项目总数的40%,完成投资69.84亿元,仅完成年度预估投资的56.32%。另一方面,我区基础建设设施完善,市政基建投资规模趋缓。芙蓉区地处市中心区域,为适应城市功能需要,历来极为重视基础建设,对此项建设的投资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投资规模开始逐年缩小。
3、消费市场持续疲软。一是餐饮企业零售额和零售业零售额增幅回落,住宿企业零售额出现负增长,而随着国家倡导厉行节约和限制三公消费等系列措施的出台,对餐饮行业和烟酒行业波及较大,特别是对公务接待较多的高端住宿餐饮行业的影响较大。今年以来,部分重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中的住宿餐饮企业如紫东阁华天酒店、湖南芙蓉国酒店等甚至出现30%以上的负增长。二是受经营成本影响,限制了大企业的入驻和发展。我区地域狭小、经营场地租金昂贵,部分大型零售企业把办公地点搬离我区,如盛世兴欣格力有限公司搬到宁乡,长沙肯德基搬到雨花区。
五、当前形势研判及建议
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面临较大压力,形势严峻。产业发展方面,我区仍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传统商贸强区,需要维持传统商贸业的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占GDP的82%左右,对全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要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率,就需要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的增速。从工业看,无论是规模和发展情况都无法与工业强区县相提并论,但对GDP的总体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从投资看,土地要素等资源瓶颈依然限制了项目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从消费看,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巨大,商贸企业较为活跃,需要更深层次的刺激政策来维持消费的增长。
下段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全区上下要抓住改革转型的契机,化危为机,迎难而上,从多个方面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总基调,着力重点产业的做大做强,力争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促进新增规模企业的培育和发掘。利用这次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核查的契机,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的配合,挖掘出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第三次经济普查的范围,增加我区经济总量;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做好政府配套服务,出台相关经济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加入规模企业的行列,通过新增、鼓励、改造等多个方面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发展总部工业。我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隆平新区等品牌优势,促进优势产业和高端产业进一步集聚。目前,隆平园区的高层工业厂房项目总量已达金丹大厦、广发隆平等5个,依托创业平台等高层工业厂房项目,着重在打造以项目带动发展的都市型总部工业,形成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土地集约的总部工业基地。在提升工业发展业态升级换代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加快“国际种都”核心功能规划建设等项目进程,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三)激活消费,全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消费增长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要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充分发挥芙蓉区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培育、整合大规模商品交易市场,使芙蓉区成为地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传统商贸强区的芙蓉区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芙蓉区成为竞争力较强、资源配置高效合理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区,推进电子商务成为长沙新的消费。
(四)加大融资力度,推进项目进展。进一步夯实融资平台,加快土地挂牌,尽快完成已经具备上市条件地块的“招拍挂”,加速资金回笼。加强东部片区土地的利用和项目的开展,做好隆平新区的开发和推介,最大限度提升土地附加值和投资吸引力。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快城郊结合部征地拆迁步伐,确保土地资源开发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