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民族宗教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民族宗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宗教管理日益和顺的良好局面,为和谐四平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市政府对大家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长期关心支持民族宗教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工作在民族宗教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宪国同志的工作报告,有日常性的安排,也有创新性的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族宗教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同志说过,“宗教工作搞不好,社会不得安定;民族工作搞不好,国家不得安宁。”…同志曾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没有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同志在论述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大关系”中,民族宗教问题就占据两个方面。党的十七大修改的党章也在总纲部分首次写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这一内容。这些……,深刻阐明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从国际上看,近几年因为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当活跃;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民族宗教和人权问题大做文章,干涉我国内政甚至肆意挑衅。在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民族宗教问题上来,影响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的因素更加复杂。尤其是拉萨“3·14” 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更加凸显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地区,有36个少数民族,28万人,近年来,由于文化差异、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同时,我市也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信教群众达22.8万人,近9年人数增长了8.1万人,平均每年增长近1万人,信教群众发展过快,各类宗教活动场所点多面广,宗教非法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依法管理难度很大。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稳定的大局。对此,我们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努力开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二、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努力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
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方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宗教工作“四句话”),紧紧围绕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宗教和谐稳定,这两条工作主线,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一)着眼于“服务大局”,发挥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继续实现“一个巩固、两个领先”,实现四平经济发展新跨越,就是全市的工作大局。发挥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勤劳致富,积极投身全市经济发展。二是要引导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处理好各民族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宗教内部的关系,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宗教。三是要引导宗教界投身慈善事业。近年来,我市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宗教界进一步探索服务社会的方法与途径,在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上迈出新的步伐。四是要鼓励各民族和宗教界积极参与培育文明风尚活动,发挥宗教有益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二)着眼于“加快发展”,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持力度
我市辖有一个自治县、四个民族乡镇,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任务很重。我们要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努力使我市编制的总体规划、各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要加大民族地区投资拉动力度,及时掌握国家和省里的投资方向和重点,精心谋划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民族地区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要坚持一手抓发展壮大,一手抓规范管理,积极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少数民族企业,帮助其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引进科技人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民族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群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着眼于“依法管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
要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要求,从管场所、管人员、管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执法检查,提高依法管理水平。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加强对宗教界爱国人士的教育、培养、选拔工作,确保牢牢掌握宗教领导权和主导权。要加强对境外宗教渗透的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扩大对外开放与抵御渗透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宗教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打击宗教非法活动,不断提高宗教事务管理水平。
(四)着眼于“维护稳定”,妥善处理民族宗教界的矛盾和纠纷
我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杂散聚居地区,也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要把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维稳的中心。要重点加强县区一级民族宗教机构的建设,确保机构、领导、人员、经费四落实,做到“依法管理落实到基层、抵御渗透落实到基层、积极作用发挥到基层、不稳定因素化解到基层”。要坚持“团结、稳定、法制”三个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对于矛盾的处理要周密谨慎,采取的措施要有法可依,力争通过合法渠道处理问题,减少和避免矛盾冲突,切实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营造团结稳定、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全面开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把民族宗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民族宗教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主管领导要经常听取民族宗教工作汇报,经常研究解决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要不断完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加强民委委员单位和宗教工作联席会议组成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统筹安排,共同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要切实关心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成长,加强培养、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民族宗教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实践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增进对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感情,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服务。要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水平。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我市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四平经济发展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