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规划局农村危房
改造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省、市的关心和支持及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6月1日至6月15日,我局XX县计划、财政、民政、质监等部门,对全县19个涉及农村危房改造的乡镇进行督促检查,通过查、看、听、问等方式,了解到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同各乡镇进行了交流座谈。为确保2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根据市建规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0年度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民安居工程项目计划的通知》(汉市建规发[2010]41号)和《关于印发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汉市建规发[2010]88号)文件,共安排我县农村危房改造708户。其中,第一批实施危房改造508户,目前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406户;第二批实施200户,现已将改造任务分解到乡镇。
二、主要做法
1、完善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
根据省市要求,由城建局牵头,会同计划局、财政局制定了《XX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副县长任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财政、民政、乡建、包村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帮助、指导、督查、实施农村危改工作;各(乡)镇与村、村与危改户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任务。因危房改造户确实困难,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乡镇政府积极协调解决。一是与相关部门协调,严把农村危房改造的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例如两河口镇为解决危改户资金瓶颈,从信用联社为危改户落实资金1400余万元;沙河镇紫荆村一户得精神病的五保户因无能力建设,村委会干部出工出劳帮助建设。司上乡通过政府和村委会帮助,为长期居住于山洞的一位村民建起了安居房。二是帮助协调建筑用电、交通、土地等问题,为施工创造条件;三是组织本村运输力量,帮助联系运送砖、水泥、钢材等建材。
2、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
在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坚持各(乡)镇 “因地制宜,厉行节约”的原则,采用“重建和局部维修,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危房改造工作。一是新建建房与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农村期间过程进行有机结合,与配套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倾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二是对分散危改户采取一个村整体推进的模式进行改造建设,房屋采用统一建筑风格、统一色彩,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沼气池”建设;
3、广泛宣传、政策透明、程序规范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各(乡)镇对《XX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村干部、村民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危房改造工作打下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具体操作中,符合条件的困难户书面申请,村委会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村委会将相关材料及评议结果报乡镇政府审核,再次进行全镇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经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透明的政策,规范的工作程序,为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全县无一例因危房改造群众上访发生。
4、严把建筑质量安全关
在建设过程中,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基础、主体和隐蔽工程等进行分阶段验收,对砌体、梁、板、柱砼浇筑工程现场指导。进入施工现场的主要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否则不得使用,同时填写危房改造质量检查表,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对质量不达标的农户不予拨付补助资金。
5、严格资金管理
各(乡)镇按照工程进度实行“一折通”及时发放危改补助资金,并进行了公示,建立举报制度。由于监管措施到位,没有发现举报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并做到了危该资金专款专用。
6、建立档案及信息管理制度
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一户一档”,且有专人负责,各项资料完整、真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坚持公开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条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广泛宣传,严格按照《XX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制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2、进一步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各乡、镇结合本区域地理条件,农民生活习惯,选定具有本地建筑风格的设计图纸,控制建筑面积和投资,以防举债修建宽房大屋。
3、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加强协调、督促、检查,采用试点示范,整村推进办法加快危房改造进度。
4、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