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县水利事业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天津市农业现代化规划》及《静海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要求,特制定水利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五”期间水利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
(一)水利建设成就
“十五”期间,共治理一级河道6条,河道总长180.29公里,二级河道2条,河道总长42.32公里,河道行洪入海能力达到4000米3/秒。整修堤防总长275公里,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国有扬水站24座,总装机容量30870千瓦,机泵148台套,总扬水能力352.3立方米/秒,除涝面积98.99万亩;修建大Ⅱ型水库1座,蓄水1.8亿立方米;开挖和疏浚干渠36条,支渠386条,固定排灌点551处,装机813台,装机容量1.5万千瓦;建设深机井1612眼,浅机井2094眼;修建防渗渠道1983公里,发展灌溉面积89.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3.2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3.89万亩;修建大中型闸涵143座,建成农村生活集中供水工程5处,农业集中供水4处,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引水、蓄水、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工程体系,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田排沥标准偏低。排沥河道和农田排水系统淤积、损坏,排涝能力减弱。
二是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大部分河渠水质为Ⅴ类或超Ⅴ类。
三是地下水超采。部分地区已出现地面下沉,水井报废等严重现象。
四是基础设施薄弱,防洪标准低。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管理水平落后,用水效率较低下。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6左右,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改善人民生活、生产条件………,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洪减灾、节水增效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形成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本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总体思路:以科技化、集约化、现代化为目标,通过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农业;以现有防洪排涝体系为基础,以保障防洪安全、改善水环境为前提,通过水库、河道、泵站、防洪围埝等工程综合治理提高防洪减灾标准。到“十一五”末,水利建设总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水利建设的目标
(一)防洪工程: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一级河道堤防安全系数,提高城区、城镇防洪标准,一旦分洪后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除涝工程:搞好排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除涝标准,将不足十年一遇排涝小区,提高到十年一遇排涝标准。
(三)自备水源工程:增加自备水源的调蓄能力,恢复蓄水能力3260万立方米。
(四)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到“十一五”末,节水面积达到8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其中喷滴灌面积达到6万亩,占节水面积的7.4%。
(五)饮水安全及管网改造工程:改善部分地区饮水条件,解决344个村管网更新和改造和40.2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六)水环境保护工程: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使地表水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实施河湖水系沟通,改善和恢复湖泊生态环境。
(七)工程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水利设施能够正常运转。
(八)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局域网,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并入天津市水利局信息网,实现办公自动化。
三、“十一五”期间规划项目及投资
(一)防洪工程
撤退路及围村埝工程。对四个分洪洼淀内围村埝、撤退路建设规划为新修撤退路135条,长度378.49公里;围村埝7个,其中:
东淀:撤退路4条,长度5.93公里,可解决6377人的安全撤离。
文安洼:撤退路15条,长度47.1公里,可解决14579人的安全撤离;结合乡村规划,移乡建镇修建围村埝3个,全长15.5公里,可安置17571人。
贾口洼:撤退路36条,长度108.96公里,可解决65080人的安全撤离;围村埝3个,全长16公里,可安置14700人。
团泊洼:撤退路80条,长度216.5公里,可解决12.77万人的安全撤离。
工程投资为25910.5万元。
河道堤防加固工程。流经我县一级河道6条,河道堤防管理长度为285.883公里,穿堤涵闸84座。工程规划包括堤防维修与维护工程、堤顶硬化工程、沿河建筑物更新改造及维修工程等。其中堤顶整修54.7公里,堤防灌浆61公里,隐患处理(包括獾洞、裂缝和天漏)44公里,险段浆砌石护坡19.94公里,碎石路面维修15.35公里,堤顶砼路面81.74公里,树木更新25万株;沿河穿堤涵闸拆除重建工程8座,涵闸维修工程4座。工程投资17965万元。(实施计划详见附录表一)
非防洪工程措施。完成防洪网络信息系统工程。集通讯预警系统,救生设施管理及调度系统,多媒体演示系统,防汛指挥系统,防汛预案系统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工程。
防洪工程总投资43875.5万元。
(二)水源开发利用工程
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工程。加大审批管理力度,制定控制开采措施。从打井论证到打井审批、水井验收、办理取水许可证到年度审验,每一个用水户都保持有一份连续的取水档案。对整个地区统一管理,并进行横向联系,对比分析。使地下水资源真正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团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充分发挥水库防洪除涝、渔业养殖、旅游开发等重要作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沿堤建筑物及设备维修改造工程。对管铺头机蓄闸、大邱庄闸、管铺头引水闸三座闸的坍塌、架空挡土墙及护砌拆除后重新修建,对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改造维修。
——大坝维护工程。大坝全部灌浆加固,将主坝浪窝、马槽进行回填碾压。将天漏部位进行开挖,清理后重新回填碾压。
——大坝坡面护砌工程。需将尚未护砌的12.23公里坡面全部护砌。
——清理大坝外侧鱼池。清理大坝外侧鱼池,恢复原有隔渗沟。
工程完成后,可恢复原设计蓄水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
工程共需投资2996万元。
北水南调县内配套工程。
——清淤港团河2公里(西钓台附近);
——维修沿线涵闸工程,港团河涵闸维修18座;争光渠涵闸维修6座;黑龙港河及子牙河涵闸维修4座。
——更新改造争光扬水站、八堡扬水站2座。
以上工程投资4039.64万元。
水源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7035.64万元。
(三)干渠清淤及大洼闸涵改造工程
干渠清淤工程。清淤干渠8条,干渠清淤长度169.44公里;需完成清淤土方366万立方米,分别为:
争光渠清淤长度43.1公里;运东排干总长度39.5公里,清淤长度26.5公里;迎丰渠清淤长度31.4公里;六排干清淤长度12.94公里;七排干清淤长度10.1公里;青年渠清淤长度22.4公里;互助渠清淤长度8.5公里;港团河总长度24.9公里,清淤长度14.5公里(团泊水库~争光渠段)。上述工程投资4585.9万元。
渠道清淤疏浚后,可恢复原有排灌功能,在现有基础上可增加蓄水260万立方米。
大洼闸涵改造工程。现有大洼干渠闸涵59座,绝大部分闸涵已不能正常使用。到“十一五”末,新建和维修干渠闸涵12座,分别为:
维修干渠闸涵3座,其中:静文路耳河闸涵2座、六排干首闸1座。其措施为更新启闭机及闸门,维修加固机架桥和闸室、维修进出口挡土墙及护砌坡面。
维修青静黄倒虹吸1座。青静黄倒虹吸始建于1968年,规模为2米3/秒,为钢筋砼涵管结构,它是作为穿越青静黄排水渠的唯一通道,目前涵管漏水严重,需维修和加固。
新建干渠闸8座,分别为:黑龙港河东沟裤裆闸1座、争光渠新建涵闸2座、七排干新建节制闸1座、青年渠新建涵闸2座、运东排干新建涵闸2座。涵闸工程投资921万元。
干渠清淤及大洼闸涵改造工程投资5506.9万元。
(四)灌排工程
扩建扬水站。按全部达到十年一遇规划目标,扩建扬水站9座。其中扩建大庄子扬水站8.5米3/秒、后屯扬水站8米3/秒、大邀铺扬水站4.9米3/秒、郑庄扬水站4米3/秒、茁头扬水站7.8米3/秒、五堡扬水站7米3/秒、老龙湾扬水站6.5米3/秒、东风扬水站3米3/秒、光明扬水站3米3/秒。
扬水站更新改造。良王庄站:更新35千伏变电站及3千伏开关柜、电缆等;团泊洼站:更新机泵、3千伏配电装置及电线电缆等;大邱庄站:更新励磁装置、微机保护、35千伏变电设备、大修水泵;四党口站:更新35千伏变电设施、3千伏配电装置及水泵大修等;西钓台站:更新3千伏配电柜、直流屏、变电站改造等;薛庄子站:因全部机电设备损坏严重,厂房屋顶损坏,采光通风不符合要求故规划拆除重建;
王口站:根据该站设备及土建工程现状规划拆除重建,重建后仍保留原设计流量14米3/秒;纪庄子站:更新主变及35千伏变电站内全部设备;八堡(小)站:规划拆除重建,设计流量4米3/秒;锅底站:规划更新主变及35千伏变电设施。更换8台机泵及管路、相应土建工程等;流庄站:规划更新机泵5台套,更换主变,10千伏配电装置、3千伏配电设备及相应电线、电缆等;改建城关扬水站,由原16米3/秒改建为20米3/秒。
排灌工程总投资13594万元。
(五)节水建设工程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推行节水新技术、新措施,开辟新的水资源利用途径,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一批水利设施完备的节水、高效、高产、低耗的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1万亩。西台路两侧建设大棚蔬菜区,发展滴灌;南运河两侧、铁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夹道区,发展喷灌;京沪高速公路以西地区,发展井灌;运东大三角地区,地上水资源丰富,发展地上水灌溉;马厂减河以南地区,发展混合灌溉,积极推广防渗渠道及暗管节水灌溉技术。新打更新深机井350眼,新打浅机井440眼,机泵更新350台套。建设防渗明渠200公里,铺设塑料暗管1229公里,建设喷灌面积2.4万亩,建设滴灌面积1.9万亩。工程总投资16454万元。
工业节水工程。以完善地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为重点,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年用水指标平均递减达5%,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在“十一五”期间新建工业节水工程8项,工程总投资850万元。
节水建设工程总投资17304万元。
(六)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改造工程
全面实施管网更新和改造,增加降氟降盐设施。建设44处集中供水工程,共改造344个村,解决40.2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工程总投资是32192万元。
(七)城区防洪围埝工程
结合城区外环路工程建设,规划防洪圈西围埝为南运河右堤,南围埝位于十一排支,北围埝位于十五排支,东围埝临生产河。围埝全长28.64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筑堤长度23.1公里,加固堤防长度5.54公里;新建闸、涵、桥18座,新建扬水站2座,总投资11000万元。
(八)“十一五”期间投资安排
根据工程特点,优先考虑投资少见效快的工程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骨干工程,其它工程再逐步实施。
到2010年整个计划全部实施后,共需投资131024.0万元,其中:2006年完成22053.8万元,2007年完成26328.6万元,2008年完成23863.2万元,2009年完成25322.7万元,2010年完成2211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