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统计调研】龙潭区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阅读数:1019 文章字数:2770


龙潭区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是我国走出低谷的关键年,也是全市新一轮“总量翻番”重要年,更是龙潭区逐渐摆脱去年以来经济不景气的阴霾,走向快速发展的复兴年。今年以来,龙潭区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复苏的景象,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对此,龙潭统计分局给予了如下解读。

今年上半年,龙潭区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速明显。农业发展平稳,工业增速大幅攀升,消费品市场活跃,固定资产投资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收入有所好转。

上半年,全区(按属地口径)实现生产总值132.94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35.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完成96.61亿元,同比增长46.6%,第三产业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14.2%。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89.75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6.37亿元,同比增长64%

GDP的快速增长,来源于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高速增长。由于龙潭区是工业区,除高新区和经开区外,龙潭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全市最高,达63.3%2009年年末数据),因此,工业的增速将直接影响全区GDP的增速。由于去年去年上半年全区工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仍然受危机的影响,工业生产下滑幅度很大,去年下半年才逐渐走出低靡,使得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个反差,而相对增长幅度较大,即去年同期基数较小。去年同期工业实现增加值60.1亿元,同比下降11.86%,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4.63亿元,同比下降15.94%。而国省市属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50.2亿元,同比下降101.5%

一、各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

1、第一产业继续持平发展

上半年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6.13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2.06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9%,牧业产值3.9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可比价增长4%

2、第二产业强势,工业增长迅速

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6.61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46.6%,其中,工业增加值89.75亿元,不变价增长50.5%,规模工业增加值76.37亿元,不变价增长64%,具明显带动作用。

建筑业增加值6.86亿元,不变价增长11.9%。其中资质建筑业实现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7.8%。建筑业增长比较稳定。

3、投资总体高速增长,工业项目增势强劲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04个(不包括吉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06.86亿元,其中城镇投资72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3.6亿元)。

工业项目投资强势,完成投资89.7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4%

大项目多于去年,投资进度也明显加快。上半年,3000万元以上项目114个,比去年多44个,投资额72.9亿元,比去年增加46.7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去年多21个,投资额48.8亿元,比去年增加近40亿元。7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比去年多8个,投资额40.1亿元,比去年增加33.6亿元。

4、四是消费品市场小幅下降,趋势稳定

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8.0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22.3亿元,同比增长18.27%,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4.4亿元,同比增长17.1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同比虽小幅下降,但波动不大,与国家统计局715日公布的数据,全国CPI2.6%相应,消费品市场总体较为稳定。

5、财政收入大有好转

1-6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5.6亿元,同比增长42.7%,完成预算52.1%。其中,税收收入31.67亿元,同比增长42.76%。区级收入14.9亿元,完成预算248.9%

二、存在的问题

1、上半年GDP高增速未现高产出

虽然上半年GDP增速较高,但仅完成全年计划的38.4%。主要原因是上半年的基数较小,高增速尚未体现出高产出,这样下半年所面临的压力会很大。

2、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仍是发展的瓶颈

我区中小企业经济比重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9%以上,税收占到65%以上,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区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最大困难是融资、贷款难度大的问题。由于有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内部管理不完善,信用水平低,申请银行贷款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加上银行贷款门槛高,致使企业贷款、融资渠道狭窄、难度大,使一些企业有好的项目,由于受困于资金苦于等米下锅,坐视商机白白错过。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持续发展。

3、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第一产业的投入仍显不足。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6亿元,虽比去年同期的2亿元略有增加,也仅占全区资总量的2.5%。另外,土地审批政策偏紧,影响项目前期工作,一些洽谈中的项目因土地问题无法解决而搁浅。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的预警和监测工作。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出现向好的趋势,但经济运行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工业生产还面临诸多困难,为了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实现,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的预警和监测,统计部门每月坚持出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月报,及时反映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解读各种数据,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继续以吉林化工产业循环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快工业强区的建设步伐。化工示范园区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需要认真筹划好园区的发展规划,确定园区发展总体思路,搞好化工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延长化工产业上下游发展链条,促进化工产业向集群、规模化发展,形成化工园区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三是积极围绕全市工业产业重心北移的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全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围化”、“围钢”、装备制造三个经济增长点,为了抢建世界经济下一轮的发展制高点,也要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工程、社会信息化等新兴产业作为另一个发展的重点,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新的项目,以达到调结构、上层次、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力度。当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贷款难,融资难,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除了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外,还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多向中小企业价格倾斜一部分信贷资金。同时政府要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五是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努力做好各阶段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同时还要继续在“招商”及“引资”上多下些功夫。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别。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