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档案局(馆)行政办公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我到市档案局(馆)履职后召开的第一次行政办公会议。借此机会,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编制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编制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重庆直辖以来,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007年底,通过国家档案局的综合评估,重庆市档案局成为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二个荣获档案事业综合评估先进的省级档案部门。
档案工作特色更加凸显,在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格局中有着自身特殊的贡献和作用。具体表现有三:一是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丰富、独具特色。馆藏的 “陪都档案”数量多达40余万卷,是研究抗战历史和民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在国内外史学界和档案界享有盛名。目前,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总量已达到89万多卷册,在全国副省级以上档案馆中排名第12位。二是移民档案工作成为重庆市档案工作的重要特色,在全国水库移民档案工作中堪称经典巨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经过市和库区档案部门17年的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一至四期三峡移民档案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达到合格标准,累计形成各类移民档案115万多卷册。三是重庆特殊的战略定位赋予了重庆市档案工作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档案工作助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尤为重大而深远。
档案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果日趋显著。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强势推进,全市871个乡镇、8967个行政村全面建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档面逐步扩大,林改档案、土地承包确权档案、土地流转档案、农村社保档案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重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开通“三农档案”专栏,有13个区县建起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农民“一般不出村”就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民生档案工作进展顺利。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知青下乡返城、污染源普查、婚姻登记等民生领域的档案不断整合和充实。重点工程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市档案局累计参与了400多个市级以上重点工程竣工项目档案验收,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档案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档案馆舍建设取得新进展,部分区县档案馆新馆舍建成投入使用。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步伐加快。2006年以来投入经费2673万元,完成抢救国家重点档案16万多卷。档案馆藏更加丰富。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由1997年的近300万卷增加到2009年的近600万卷,增长了近一倍。市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大量史料汇编和历史研究著作,在史学界和档案界产生了积极反响。原市委书记汪洋和市长王鸿举对我局编印的《重庆档案信息拾萃》都曾作过亲笔批示并给予高度评价。
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我局被纳入重庆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各区县也相应制定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重庆市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在全国总体而言是处于中上,我市部分区县并不比沿海的信息化程度低。这说明在迈向信息化、迈向未来的路上,起点都是一样的,落后地区反而具有后发优势。
档案法制、宣传、科研工作稳步推进。档案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地方档案法规。档案宣传工作颇具成效和影响力。市档案馆与重庆红岩联线先后联合举办《见证红岩—档案、文物、资料解密展》和《永恒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珍档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国内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直辖以来,我市申请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10项,现已结题8项,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3项。
档案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档案工作。今年3月24日,…委员、市委书记…来同志亲临重庆市档案馆馆庆50周年活动现场,实地查看档案馆工作情况,亲切会见参加庆典活动的市档案局馆干部职工和全市档案系统代表,并…。去年2月,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作出修建重庆市档案馆新馆的决定。今年1月,在市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新的市档案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我局已完成该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并通过多方衔接、反复比选,已初步确定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用地。
在看到成绩和变化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离国家档案局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档案馆建设严重滞后。对照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档案馆建设标准》和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要求,我市40个区县档案馆中,仅有江北、大渡口、丰都3个区县档案馆馆舍面积达到要求,另外37个区县档案馆均未达标,都需要进行新建或扩建。档案馆档案保管保护设施也比较落后,有的区县档案馆基本没有什么设施设备。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平衡。总的看,重庆“一圈”之中地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水平较高,“两翼”地区进展迟缓、水平较低,要实现全市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和远程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进度。三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的看不是十分有利。主要表现在少数区县和市级部门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还没完全到位,重视和支持不够,抓档案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不大,特别是关系到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些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此外,正在启动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也给档案部门现有的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对我市档案事业产生震荡和冲击,必将影响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局(馆)党组高度重视,已经向谢市长作了专题汇报,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与市编办取得了联系。
当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跨上了全面提速上档的高速列车。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这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大挑战。可以预言,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档案事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档案事业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处在上下两个五年计划的关节点,认真总结成绩、查找问题、理清思路,精心编制好我市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意义尤为重大。今年时间已经过半,而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今年的硬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做好此项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评估“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分析把握,编制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我市档案工作实际的 “十二五”规划。同时,要向党委、政府汇报,与发改部门搞好衔接和沟通,争取将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编制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对在全国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是要思考和研究档案法制建设问题,如何真正实现“依法治档”,为档案事业营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思考和研究档案资源建设问题,如何整合档案资源,建设好党和国家重要档案保管基地。三是要思考和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如何才能实现馆藏档案的信息化。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分开。四是要思考和研究档案人才建设问题。
另一方面,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对具有重庆特色的特殊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是要抓好档案馆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补助项目的大好机会,做好区县档案馆的建设。二是要抓好民生档案建设。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手段,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要对利用频繁的民生档案优先开展数字化处理,方便人民群众利用。三是要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继续抓好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土地确权颁证档案工作、土地流转档案工作。要抓好农村新领域建档工作。四是要突出重庆特色,完善我市特有的三峡移民档案资源体系。五是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三)精心做好编制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
为了编制好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必须精心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要搞好调查研究。二是统一编制方法。规划的编制工作总的思路应该是“总分结合”、“上下结合”的关系。首先要搞出一个好的规划大纲,再去装情况。在编制规划时要注意提出项目,这是推动我们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思路,要把思路变成项目,要把项目落实到规划之中去,不能把“十二五规划”搞成一个“说理规划”“论证规划”,或者是“愿景”。要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带动档案事业发展。三是要明确编制工作进度。一定要抓紧,时间来不及了,明年六月要交卷,大家的担子特别重。最后就是加强组织领导。由我来任组长,陈治平、李玳明、郑永明、潘樱任副组长,陆大钺为顾问。领导小组下设编制工作办公室,由李玳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局(馆)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编制工作办公室成员,由各处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编写各自分管工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由编制工作办公室汇总形成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并负责组织征求意见及收集修改意见。
二、关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问题
按照市里面的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创模”的实施方案,尽快以正式文件印发下去。对于这项工作,我们一要认真;二要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提高我们档案部门的知名度;三要借这个机会学习人家是怎样推动全局性工作的。市里面这次对我们档案局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对我们档案局社会地位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全社会将会产生很好的影响。既然市委、市政府这么看重我们这个部门,我们就要争口气,要一丝不苟地把这项工作搞好。
三、关于市档案局(馆)自身建设问题
要继续开展“三创建”活动,要以“三创建”为抓手,加强市档案局(馆)自身建设。一是要创建“机关党建先进单位”,请局(馆)机关党委提出规划并牵头抓好;二是要创建“文明单位”;三是要创建“职工之家”。
要抓好局(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局(馆)机关工会和办公室工作。信息处、工会和办公室要学习先进单位的做法,借鉴他们的经验。
要加强党支部建设。各位处长同时又是支部书记,希望你们学会用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手段来推动业务工作。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用…人的浩然正气严格要求、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