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组织调研】盟组织部长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

阅读数:562 文章字数:5237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建是第一保证,有了第一保证,发展、稳定才有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我们党对各类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实施领导的依托,是党开展一切活动和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阿拉善盟在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现状

阿拉善盟现有基层党组织1252个,党委78个,党总支83个,党支部1092个。其中:苏木镇党委24个,嘎查(村)党支部191个,社区党支部98个,国有企业党支部84个,学校党支部44个,非公企业党组织101个。共有党员1713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910名,占34.5%;妇女党员4715名,占27.5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9170名,占53.53%;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党员3661名,占21.37%60岁以上党员3256名,占19.01%

(一)制度保障不断加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8年以来,提出了《全盟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全盟嘎查(村)、社区党员活动场所建设意见》;制定了《全盟各旗党委盟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等各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促进了各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了各部门、各单位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制了《阿拉善盟20102013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主题活动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固本强基”和“创标准、固阵地、树典型”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基层党组织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和“富民强基、创新服务、牵手服务、创业聚力、关爱奉献”等目标,坚持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创建优秀党组织与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结合起来,把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双链双推”、“三创一落实”、“五个一”等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形成了比学赶超、努力争先的良好氛围。涌现出自治区级优秀党组织6个,盟级优秀党组织50个。

(三)党内民主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盟嘎查(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中普遍推行了“公推直选”,公推直选面达88.5%;积极探索了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和中蒙医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全面落实了党代表任期制,进一步深化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创办了“手机党校”,通过“手机党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员民主意识,推动了党内民主发展。

(四)党员活动阵地巩固发展。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加大,出台了《阿拉善盟嘎查(村)、社区党员活动场所建设意见》,采取盟旗财政匹配的方式,投入26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的基层党员活动场所,目前,已完成了所有嘎查村、社区的改扩建任务,并为每个活动场所配备了必要的电教设备,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全盟远程教育站点实现了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和思考,我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和部门将抓党的建设与抓经济建设、业务工作混为一谈,甚至“一手硬、一手软”,存在党建工作 “看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仍然不足。我盟基层党组织主要依靠有限的财政拨款维持运转,各级党委、政府虽然逐年加大投入,提高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和干部工资待遇,但下拨的经费只能满足一般性办公和人头所需经费,远不能满足基层组织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需求。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开展活动,自己垫付电话费、交通费等,时间久了,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挫伤,影响了基层组织作用发挥。

三是基层组织党员结构老龄化严重。35岁以下年轻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较低,有的嘎查村青年人基本转移转产,离开原居住地,大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因忙于生计,流动性较大,加之青年人对党员荣誉感、归属感认同度低,入党积极性不高,年轻党员发展困难,基层党组织建设后继乏人。

四是部分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党组织建设意识不强。部分离退休党员虽已进入社区,但尚未从思想上正真融入社区,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参与社区组织活动主动性不强;一些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意识不强,不愿在财力物力上给予社区支持帮助,参与社区组织建设积极性不高。

五是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不充分。大学生村官下到基层组织,对改善基层组织班子文化、年龄结构,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得到了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被苏木镇或部门截留使用,存在“大学生村官不进村”的现象,使大学生村官服务嘎查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才能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就如何加强阿拉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我认为,当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按照……的总体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盟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阿拉善盟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和《阿拉善盟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方案》,以“创标准、固阵地、树典型”为载体,以落实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两项基本要求为目标,掌握好推进要求、运用好推进方法,把握活动开展的三个节点,坚持分类指导,扎实组织开展好五项专题活动,健全完善五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基层党员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二)抓书记,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在农牧区和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扭住党委书记这个关键,把旗委书记抓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对旗委领导班子和旗委书记考评内容,年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工作一并进行考评,并进行排队,对排位靠后的进行专题谈话。建立旗委书记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制度,旗委书记每年要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并组织进行专项评议。积极推行旗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一周法”,旗委书记每年利用一个工作日向盟委作一次述职、开展党建工作专项调研不少于三个工作日、主持常委会专项研究党建工作不少于三个工作日。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机关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专题汇报制度,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向下延伸,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

(三)抓转变,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在农牧区,难点也在农牧区,要结合自治区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继续开展以固本强基为主要内容的“创标准、固阵地、树典型”活动,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推进苏木镇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到保稳定、保民生、抓基层党建上来。完善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工作,促进资源、信息共享。落实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村官”进村并发挥服务基层作用。建立农牧区社情民意分析解决机制,苏木镇党委、嘎查村支部,每季度要召开1次社情民意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农牧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四)抓社区,推进城镇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镇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阿拉善盟有14个建制镇、4个街道办事处、50个社区,城镇化率达75%,城镇社区总人口16.8万,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利于维护稳定,关乎大局。一方面,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城镇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研究制定推进城镇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强化驻区联建、共驻共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服务驻区单位、凝聚党员和群众的作用,增强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的归属和认同;改善社区“居官”队伍知识和年龄结构,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实现每个盟直和旗(区)所在地的社区都有一名大学生“居官”。另一方面,加大经费保障的力度,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完善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重点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足等问题,满足社区公共服务的需要。强化中心城镇驻地单位在区域化党建中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联建共建机制。

(五)抓扩面,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5家、从业人员28056人,组建党组织70个;有新社会组织130个,组建党组织1个,部分企业和新社会组织还未建立党组织,这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结合实际,突出服务发展,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设置办法,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党建上,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建设,100人以上企业要全部单独组建支部,联合支部中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单独组建党的组织;在新社会组织党建上,重点抓好中介机构、社团、协会等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在组织设置上,采取主办方管理人员与经营者联合组建党组织,或分别建立管理单位党组织和经营人员党组织。

(六)抓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从加强苏木镇党委书记和嘎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着手,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盟嘎查村级班子建设的意见》和《阿拉善盟大学生“村官”选聘管理办法》,健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工作,选好配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和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二是要落实“一定三有”,加大从嘎查(村)、社区干部中考录苏木镇干部的力度;建立基层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推行“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的薪酬制度,切实让基层干部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干头、生活有奔头。三是要加大基层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吸引优秀青年、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四是要加大年轻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力度,贴近实际,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做好基层优秀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增强党组织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培养,着力发展年轻党员,优化基层组织党员年龄结构。

(七)抓制度,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扩大党内民主,关键在于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一是要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建网站、“12371”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的作用,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落实《阿拉善盟关于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和《20102013年阿拉善盟党员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切实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二是要搭建好党员表达意愿、发挥民主的平台。加快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和党代表任期制,合理界定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三者职能,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研究建立党代表提案、视察调研、学习培训、评议质询、党委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党员和群众等制度和办法,不断加大党代表履行职责的督促检查力度。三是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票决制,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问题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改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