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教育讲话】县长在第2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品)

阅读数:1466 文章字数:5122



在第2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举措,开拓创新,全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义务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教育工作督导验收取得了全市优秀等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今年中考成绩在全市处于领先,高考也取得丰硕成果,二本以上达线率23.65%,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特别是600分以上高分段考生达线率居全市第二位,理科高分段考生达线率居全市第一位;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实施了“城区教育三年翻番工程”,新一中、职教特教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二中、四中扩建工程进展较快,无中、三中扩建项目正在积极准备,校舍安全工程按计划加快推进,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加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凝集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对于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县委、县政府是肯定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也是满意的。

前不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施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教育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有新举措、新作为、新形象。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教育事业要按照……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全面推进无为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方向,创新工作,全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强县必强教,强县先强教。加快新时期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主题,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统筹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快推进我县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跨越。

第一,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这一前提教育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通关注、普遍受益的事业,也是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事业。……十分精辟地说:“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牢牢把握。近年来,尽管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县教育历史基础不好,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对教育投入不能只算眼前账,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在教育上花再多钱都值得。要把是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检验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教育发展责任,认真谋划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夯实基础,奋力赶超,全力加快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步伐。

第二,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核心教育质量,是现代教育的立足点,也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教”意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使学生的人格、个性也得到和谐发展;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二要大力发展优质教育。目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城区教育翻番工程”,新建无为一中,扩建无为中学、二中、三中、四中,用三年时间使城区学校招生规模翻一番。年内重点要加快新一中、职教特教中心建设和二中、四中扩建工程进度,尽快启动无中、三中改造扩建工程,努力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在此基础上,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巩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向优质学校、示范学校方向发展,不断扩大我县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规模。三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需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如何让孩子“上好学”,是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无为学子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让更多的无为学子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第三,要努力实现均衡发展这一目标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既要加快优质教育发展,更要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一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目前,我县教育整体发展还不均衡,城乡之间办学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农村教育发展摆到更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完善设施,充实师资,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均衡发展。二要统筹教育资源配置。要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该撤的要逐步撤掉,该并的要逐步去并,该投入的要加大投入,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规划保留的学校上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帮扶制度,示范学校要发挥龙头辐射作用,通过设立分校、送教下乡等方式,传经送宝,雪中送炭,帮助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要继续深化学生招生制度和教师进城制度改革,保证薄弱学校有充足优良的生源和稳定的师资队伍,缩小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三要保障公平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教育资助政策,鼓励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学,建立全方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决不能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关爱制度,建好全县132个“留守儿童之家”,保障他们健康成长。要认真解决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使他们有学上、上好学。

第四,要着力突出改革创新这一关键。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县教育事业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进一步强化创新、创先、创优意识,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要创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人格精神的塑造,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完善教育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深入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企业家捐资助学,依法保护和支持民办教育,切实破除民办教育的瓶颈制约,共同促进教育发展。

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努力塑造人民教师新形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加快教育发展,需要建设一支稳定、优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社会各界的期盼,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应当肯定,我县教师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是值得全县人民信赖的队伍。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忠诚和智慧开创了我县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满园芬芳的桃李,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希望全县广大教师继续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时刻牢记肩负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为我县教育发展再立新功。借此机会,我想对广大教师提三点希望:

一要扬师风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发扬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良好风气。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此,教育系统要成为学习型系统,学校要成为学习型团体,教师要争当学习型典范。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继承传统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探索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管理新方法、新机制,探索适合广大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广大学生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让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要立师德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确立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职业道德。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讲究师德,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潜移默化地产生着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自尊自律,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真正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三要树师表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表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明的化身,是知识的象征,从事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传承的是文明,塑造的是灵魂。广大教师要始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立足岗位、忠于职守,淡泊明志、甘为人梯,不计名利、乐于奉献,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大力弘扬尊师重教新风尚

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县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关注、支持教育,建设一流师资、营造一流环境、创办一流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努力开创我县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以更多的财力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及时协调解决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实在在为教育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办实事、解难事。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主动关心、理解支持、真诚服务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上下齐心、部门联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推动社会尊重教师创造、支持教学创新,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使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光荣的职业。要继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充实师资力量,加快解决我县教师缺编问题。要创造条件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不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要依法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依法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努力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收入水平,逐步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积极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最后,我想把…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送给在座的各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他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