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局局长2015年述职报告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市文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提升文广工作水平
(一)注重实效,扎实开展“一创四办”相关工作
一是“一创”工作有序开展。拟定《市文广局创模攻坚阶段宣传教育及满意率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创模相关工作,在每季度的创模考核评比中,我局均名列第二类市直部门前列。二是“四办”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2014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工作。圆满完成生态文明##会议2014年年会相关工作:完成了2014中国贵州生态产品博览会“生态文化•动感之旅”工作,参展企业达69个共100个项目,交易额近350万元,达成项目意向性协议400万元;圆满完成2014生态文明##会议三场电视高峰会(“从贵州到瑞士”、“家乡情 …”、“重启改革”)和两场分论坛(“大数据时代的媒介与社会责任”、“东西方智慧与生态文明”)等;完成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迎宾演出活动、主题午餐会活动及“瑞士之夜”“小岛国之夜”等活动的文艺演出工作;圆满完成##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开幕式文艺表演任务。
(二)多措并举,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年度目标落到实处
完成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指标体系--生态文化指标体系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成了2个社区文化中心、4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建设;完成了2个社区文化中心、3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建设,目前,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乡镇(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现60%覆盖;开展非遗项目《四印苗古歌》研究和调查,做好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好筑城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做好中华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指导##广播电视台开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专栏,全方位宣传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情况,扎实做好创模宣传及满意率调查工作;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人均公务车辆同比用油下降4.5%。
(三)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建设资金落实文化惠民工程
2014年我局共争取上级资金385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58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75.5万元,超出目标任务357.5万元。超额完成2014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直播卫星工程建设154893户,超额完成54893户;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0876场,超额完成876场,成功申报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四)解放思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14年,我局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行政审批项目8项,取消2项,促进了文广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文化向管宏观转变,圆满完成了##大剧院的整体托管工作。
二、创新工作思路,抓实文广工作职能目标
(一)抓机遇,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2014年,我局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市已成功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继续推进全市“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2014年我市6个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获得免费开放……专项补助,同时,申报电子阅览室项目社区活动中心9个,活动室33个,乡镇文化站10个,乡镇文化站设备配置项目2个。积极开展国家文化部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参评工作,已建成并开放的8个公共图书馆80%达到了三级以上标准,其中,##市图书馆、乌当区图书馆、白云区图书馆、开阳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息烽县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修文县图书馆为国家三级馆。
(二)抓繁荣,促联动,文化活动更加精彩
2014年,在倡导厉行节约的同时,强调文化惠民,提升文艺创作力和影响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2014年,我们举办了各类低成本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既有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文艺表演、道德模范事迹巡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等全市性的文化活动,又有“花溪之夏艺术节”、“观山灯会庙市活动”、布依“三月三”、苗族“四月八”“六月六”等各区(市、县)特色文化活动;既有“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又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以筑城广场为代表“百姓健康舞”广场文化活动,全市共举行各类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加强创作引导,推动艺术创作生产迈上新台阶,2014年在“文华奖”、“荷花奖”、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等平台上,艺术佳作百花齐放。编排的大型民族歌舞诗《黔林·溪水》在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创作金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编排的舞蹈《苗女银绣》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作品银奖、舞蹈《山·灵》获得表演铜奖、舞蹈《苗山情怨》获得十佳作品奖;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凭借精湛的表演实力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组织了贵州京剧院赴澳大利亚参加“墨尔本中国戏剧节”文化交流演出并获得成功。
(三)抓管理,促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加自觉
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指导##市各级国有单位开展普查工作,调查各级国有单位4020家,其中有文物收藏单位64家,收藏文物70余万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完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督查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工作和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申报。开展了非遗项目《四印苗古歌》研究和调查,整理、翻译出“开天辟地”、“兄妹开亲”、“出嫁歌”、“建房歌”、“丧葬礼仪”等古歌片段,约2000行;已搜集大量音频、视频,音频长达10多个小时,视频长达约50个小时。同时,多形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组织各区(市、县)参加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博览会期间,积极布展和展览,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抓市场,促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更加有序
人力监管与技术防范相结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大文化市场违法违规查处打击力度把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歌舞娱乐场所不重视安全管理、不按规定申报演出、私自接入违禁歌曲等违规行为、游艺娱乐场所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超限设置机型机种等作为监管执法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技术防范方面,完善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全市网吧计算机实名登记系统启用,有效杜绝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
同时,周密部署“扫黄打非”行动,组织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春节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等,查获“5.24”、“6.25”等“扫黄打非”案件,为全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网络淫秽色情视听节目专项治理“净网”行动,对##市的222个视听网站,270657个视听节目行了监测,发现疑似违规节目5974个,确认违规节目12个,并对违法违规的节目、网站报送相关部门处理。
(五)抓项目,促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按照《##市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纲要》,配合有关部门启动了多彩贵州城、乌当水田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明文化产业园、东山##古玩城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文化单位3071家,从业人员达58907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4.4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2%。
抓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积极推选优秀文化产业项目,推选的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被命名为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村、开阳兴玉影艺演出有限公司被命名为贵州省优秀演出团、云岩区贵州严小妮木人有限公司“小妮手工贵州傩神娃娃”被命名为贵州特色文化产品。
完成了##市文广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嗨起打他个鬼子》的拍摄制作,该影片自2014年7月1日上映以来一直位居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交易平台故事片场次订购排行榜榜首,截止2014年年底共计发行75498场。同时应新疆、广西、云南、甘肃等地院线的要求,拟向总局申请将该片译制成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放。
(六)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我局按照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指示精神,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和防范,明确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保障了全年文广系统安全稳定。同时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强化日常监管和特殊时段的安全播出工作,定期对各区(市、县)广播电视监测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系统正常运行,2014年##市未发生任何安全播出事故。
(七)其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认真抓好群团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参与机关活动;认真办好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6件,完成##市“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交办案件23件,“12319”联动平台案件2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认真抓好维稳、综治、安全生产、禁毒、“双拥”、应急突发事件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