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学校制度】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阅读数:943 文章字数:3198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

1.电子阅览室应由一定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开放期间管理人员不能离开本教室。学生进入电子阅览室应穿鞋套,按指定机号或位置入座。保持安静,遵守纪律,听从管理人员安排。

2.室内其他设备未经管理员许可,不准擅自启动。严禁自带软盘\光盘等入室。爱护机器和附件,不准私自删除或输入其他程序。

3.禁止携带游戏软件上机玩乐,一经发现予以没收,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严禁访问不健康的网站浏览和发布不良信息,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操作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操作完毕,应按规定程序关机,填写好《电子阅览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将椅子排放整齐,经管理员检查后方能离开。

5.保持室内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的信息技术设备都是学校重要财产和教学的必备设备,应合理使用,妥善管理。各类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进行编号,分类登记。设备说明书等资料要入学校档案室保管,就妥善附件,保证配套使用。

2.信息技术设备应科学分类,根据设备不同类型定橱定位,做到有序摆放并做好登记编号。所有信息技术设备做到专室、专用、专人保管。

3.信息技术设备只能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不得移作他用。严格实行领用制度,借用必须办理借用手续,借用人到期应及时返回,借用后归还时管理人员验收并做好记录。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借出。

4.严禁任何人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接受、散布、录放邪教谣言或淫秽信息。5.学期结束时应将所有信息技术设备归还集中保管。如有丢失、损坏,由批审和借用人员承担责任,因不熟悉设备性能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由管理人员负部分责任或全责。

6.设备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禁止带故障运行。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要随便拆卸,应及时报告,由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7.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设备使场所和库房要注意通风、防尘、防霉、防潮,保持设备完好率。

8.加强对设备存放处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电源,消防、防盗防水状况。

9、定期向校长汇报设备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教学需要,请示补充必要设备。

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职责

1.信息技术设备管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坚持以育人为本,主动做好管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科研活动。

2.学校的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摄像机、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信息设备必须安排专职人员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设备、器材的性能、操作技能和维修保养知识。

3.有关管理人员应协助教研室(年级组)选择、制作各种教学课件资料。负责教学课件的出借和保管,做好教学课件资料的制作与使用的指导工作。

4.信息技术设备管理人员要负责教室、专用教室和办公室信息技术设备、器材的管理,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指导教室管好、用好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定期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和 情况的评比。

5.应及时将电教教材按目录学科印发到教研组或年级组。常规电教教材分配到年级组或任课教师保管和使用,每学期收发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网络环境下使用的课件,教学素材等应放入专用网络服务器,供师生通过校园网调用。

6.做好开展电教课的各种活动记录,以及各种文字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注意加速资料的周转,提高使用效率。

7.及时做好总结,开展调研研究,及时向分管校长反馈信息,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

1.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专用场所,是学校信息技术的重要设施之一,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充分使用,倍加爱护。凡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在室内进行。

2. 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教导处领导下开展工作,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做好计算机使用前各项准备工作,使用期间要协助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用完毕及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整理好机房,关闭总电源。

3. 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所有设备,应按统一要求分类编号、贴上标签,定位放置。教室内所有设备,教学软件应按要求建帐,做到帐物相符。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帐物核对。

4. 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软件,一般不得外借,自带软件需严格管理,谨慎使用。

5. 管理人员要建立“机房管理手册”、“学生使用操作登记册”,正确记载每天的温度和湿度,学生上机情况、日常工作及偶发事件。

6.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江苏省公用信息网账号用户入网责任书”,中得各项规定,并严格执行。用户账号和密码由专人掌握,妥善保管,不得泄密以免造成损失。

7. 使用信息网时,操作人员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在网上传播、散布、复制一下信息:

(1) 妨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泄露国家机密的信息。

(2) 国家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信息

(3) 涉及色情、淫秽的信息。

(4) 赌博信息。

(5) 有损害社会公德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8. 不盲目接受来路不明的…,以防病毒侵入,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平时应做好经常性的查毒和杀毒工作。加强对计算机进行常规性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9. 每天做好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整洁,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早晨开窗换气,离开教室时关闭电源总闸。

10. 师生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室要换鞋或更换鞋套,严禁非有关人员擅自进入机房。外来参观人员尽量不进教室。

11. 要建立计算机的保养、维修等情况的技术档案,定期做好病毒检测和杀毒工作。

12. 计算机(网络)教室必须保持清洁,做到防尘、防静电、防潮、防震、防阳光直射。室内要有防火、防盗、防漏电等措施,严谨粉笔板书。

13. 梅雨季节和多雨天气每天至少开机器2小时,假期定期开机通电驱潮。

14. 因管理不善,致使计算机设备遭受损失者,将视情节追究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15. 计算机(网络)教室未经分管领导同意,不得外借。

多功能教室管理制度

1. 多媒体教室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的重要场所,应明确专人负责管理,维护设备。管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服务和技术保障工作。

2. 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设备应定位放置、统一编号,登记入账,做到帐物相符。

3. 保持多媒体教室内部环境整洁,并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漏电等设施,平时做好各类设备的保养工作。

4. 任课教师在使用本教室前二天填报“使用登记表”,以便及时安排。使用完毕应及时填写“专用教室使用记录”。

5. 各科教师应努力学习,尽快熟练掌握室内各种设备的操作。为避免设备因操作不当二人为损坏,教室的设备和液晶投影仪的开关由管理人员负责控制。教室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6. 多媒体教室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学生到本室上课,要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听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指导。

7. 管理人员每天按时接通电源,检查电路,下班前切断电源,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室内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8. 多媒体教室设备一律不外借,确应工作需要,须经校长书面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按期归还。

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使用守则

1. 进计算机(网络)教室换上拖鞋或鞋套,倍的携带与上课无关的物品。

2. 学生进教室上课,按编号定位入座,保持安静。经教师许可后开启计算机电源。

3. 开机前,应检查计算机设备是否齐全,同时检查《使用情况登记册》,发现问题,立即向老师报告。

4. 上级操作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下课时按程序关机,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册》。严禁外来存储设备带入,以防病毒侵入。

5. 教室应及时巡查学生上机情况,一旦发现计算机损坏,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若是人为事故,要照价赔偿。学生遇到计算机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不得擅自处理。

6. 学生离开计算机房前做好整理工作,摆放整齐课桌,要按照教室的要求,做好机房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室内窗明几净。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