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工会规划】慈溪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阅读数:1132 文章字数:3355


慈溪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2010127日慈溪市总工会十四届

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20092013


为切实加强我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适应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市工运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慈溪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20092013)》。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贯彻慈溪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紧扣“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提升工会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努力把工会干部培养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为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思想、政治和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逐步改善工会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努力造就一支精通业务、锐意进取、创新实干、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每年年初制订本年度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至2013年,全市工会专(兼)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具体培训目标是:2009年完成培训任务的15%,20102013年每年分别完成25%、20%、20%、20%。

二、培训原则

——全员培训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对专(兼)职工会干部全面轮训一遍。

——学以致用原则。紧密联系工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创新等教育培训,增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新任工会主席、工会工作者和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的教育培训,推动基层工会整体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培训手段,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工会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学习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工会基础理论、工会工作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和谐企业创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等,具体培训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工会中心工作确定。主要方式:坚持岗前培训与在岗轮训、学习考察与集中辅导、整体推进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基本任务:

(一)上岗资格培训。全市镇级及以上新上岗的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到岗一年内(含到岗已一年以上还没有参加上岗培训的),必须参加省总工会、宁波市总工会举办的上岗资格培训。其他专职工会干部的上岗培训由市总工会组织培训,培训以个人自学、网上学习、集中辅导,统一考试等方式进行,经考试合格获得 “工会干部岗位培训合格证”。

(二)市总工会主席(副主席)、常委、经审委主任培训。根据省总工会、宁波市总工会的要求,积极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培训。

(三)市总工会机关专职工会干部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任务和本级工会的中心工作,每年通过以会代训、务虚研讨等方式进行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干事的执行力。适时组织机关工会干部拓展训练。

(四)镇(街道)工会主席培训。围绕镇(街道)工会主席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方法,市总工会采取专家辅导、理论研讨、学习考察、以会代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每年组织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五)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培训。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人员少、兼职多、流动快等特点,围绕企业工会的主要职能和企业工会干部应知应会的内容,贴近企业工会的现实问题,由各镇(街道)工会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尤其是每年抓好新建企业工会主席的教育培训。

(六)工会工作者培训。按照上级工会的办班计划,选送培养一批劳动法律、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平等协商与集体谈判、财务经审等方面的工会工作者参加培训,着力解决工会工作者急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七)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干部培训。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特点,由各工会工作委员会和产业工会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

(八)工会干部适应性岗位培训。结合不同时期工会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新时期新阶段工会重点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按照分级培训的要求,开展各种短期适应性岗位培训,使工会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大局所必须的新知识、新技能。

四、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和组织领导

(一)建设工会干部培训阵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建设,依托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宁波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市委党校、工人文化宫、人才培训中心、成人职校等教育培训平台,形成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体系,降低培训成本,改善办班条件,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

(二)建设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与上级工会干部培训机构、相关高校、市委党校、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建设一支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组织一支由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市、镇两级工会中有一定专长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会工作突出的工会干部组成的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市总工会讲师团队伍建设。

(三)建立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市总工会建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慈溪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综合协调,做到“组织、制度、措施、经费”四落实。基层工作部是全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会干部培训的政策、规划制定和指导、检查、督促、协调等工作。各镇(街道)工会、产业工会、各工会工作委员会要重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会主席(工委主任)负责制,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划,创新工作内容和载体,落实工作职责。全市各基层工会组织也要因地制宜、上下联动,积极主动、扎实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四)建立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考核激励制度。把工会干部参加和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作为镇(街道)工会工作考核、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凡没有完成工会干部培训任务的镇级工会,不能参加“模范工会”的评选,工会干部不能参加优秀工会干部评选。同时对在工会教育培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二是建立网上培训学分制度。为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难以脱产集中培训的现状,充分调动工会主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工会干部知识更新和领导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宁波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平台,采取个人自学方式,学时累计积分,成绩以考试合格为标准的学分制办法进行。市总工会对工会干部网上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各镇(街道)工会对所属企业工会干部培训进行登记并报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备案。三是建立办班归口审批制度。严格办班审批制度,市总工会各部室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应在每年年初提出教育培训计划报基层工作部汇总,经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各镇(街道)工会、产业工会、各工会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工会干部培训班报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备案。四是建立总结通报和交流制度。各镇(街道)工会、产业工会、各工会工作委员会每年对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每年年底将教育培训统计表报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备案,作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依据之一。市总工会每年对各镇(街道)工会、产业工会、各工会工作委员会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每两年组织开展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交流。五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各级工会要建立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预决算制度,加大对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并做到逐年增加,保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落实。

(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市委党校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加强与组织人事、市委党校等部门沟通协调,努力将镇(街道)工会主席(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发放工会工作有关资料等多种形式,解决工会干部培训工作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合力共抓工会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切实推动全市工会事业健康发展。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