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1日)
刚才,各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做了很好的发言,交流了很多关于就业方面好的经验,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省人社厅要把这些好的意见充实到省政府下发的相关就业文件中去。
就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常规性的工作,对于各级政府特别是省政府来讲,压力非常大。从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到建立社会保险体制,省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力度抓就业工作,无论是从人力还是财力等各个方面投入都很多。从今年的情况看,新一轮振兴刚刚开始,特别是在经济还不太景气,甚至是下行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改变的背景之下,抓就业工作就更具有特殊性,也更加重要。…、…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和…总理始终强调,我们决不能把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到民生上。民生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就业,也就是说不能传导到就业上,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前不久,…总理专门到人社部现场办公,专题研究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当前形势,并对下一步就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研究部署。李希书记在两个月时间内两次对就业工作做出………;陈求发…多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副…就业工作。各级政府也都下了很大功夫,确保了一季度就业形势的整体稳定。但是下一步决不能大意,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把措施进一步做细做实,落实到位。今天通过各市的汇报和交流,我们至少形成了三点共识。
第一个共识,就是当前全省的就业总体形势是稳定的。1-4月份,全省新增就业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到4%,年终控制指标是4.5%,远低于这个目标。因此,可以看出,我省就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下行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传导到民生,甚至是就业上。
第二个共识,就是当前就业的稳定形势是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的基础之上取得的。各地区、各部门亮点纷呈,各有各的高招,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比如,我省高校集中的三个城市,沈阳市实施万人创业工程,大连市通过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锦州市采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鞍山市采取“五位一体”创业服务,营口市采取“六个一批”措施促进就业,盘锦市今年也陆续出台了多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第三个共识,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就业稳定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还在延续,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省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还可能更加严峻、更加复杂。全省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清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从刚才大家的发言来看,就业总量矛盾仍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全省还存在着招工难、求职难的现象,大学生、军转干部、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任务非常繁重,而且从今年开始还要化解煤炭、钢铁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另外,行业性、区域性失业风险还在增加,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是0.87,比去年同期下降0.1,这也是不多见的,不是好的苗头。规模裁员、计划规模裁员的企业在增加,在监测的全省70户重点企业中,裁员超过100人的企业就有30个,占被监测企业总数的40%。截至4月末,全省有6个市的登记失业率超过了4%。从省教育厅提供的情况看,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有明显变化,煤矿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下降80%,建筑行业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代表下降20%,石油化工行业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下降。虽然暂时看影响不大,但对明年、后年还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我省就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全省14个市情况也不一样。从人社厅提供的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和求人倍率情况看,1-4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抚顺市减少了1164人,朝阳市减少了299人。从完成的进度看,抚顺市完成-4.2%,本溪市6.9%,锦州市4%%,朝阳市-1.9%,抚顺市4.57%,本溪市4.12%,丹东市4.35%,锦州市4.37%,朝阳市4.21%,葫芦岛市4.5%,实际登记失业率有6个市超过4%。1-4月份的求人倍率低于0.8的有3个市,突出的是本溪市0.75,朝阳市0.61,阜新市0.5。按照一般规律看,当求人倍率低于0.8时,就能基本说明问题了,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就要研究应对办法了。从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就业计划40万人的完成进度、实际登记失业率和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变化4个指标的分析结果看,各市就业情况不平衡,特别是抚顺、本溪、阜新、朝阳4个市,情况很不乐观,本溪求人倍率约0.7,阜新0.5。为此,各市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认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千方百计保就业、保民生。
通过今天对全省就业工作取得三个基本共识看,我们一定要时刻把握好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确保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坚决防止经济下行的压力向民生领域特别是向就业传导,这是个底线、红线,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基本要求。下面,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就业工作,我提八点意见。
一要加强就业情况沟通。人社、发改、经信等部门要密切联系,定期对就业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会商,将情况逐月向各级政府通报。要加强对就业失业和求人倍率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时刻掌握就业状况。要加强对全省企业就业情况的监测,争取由1200户扩大到5000户,重点是煤矿、钢铁、石化、劳动密集型加工、服务外包、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加工企业等等,这些企业都是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覆盖到,牢牢盯住。同时,也要做好对全省就业、失业下岗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现状、工人薪酬变化等各个方面的监测。要建立健全规模性裁员预警制度,凡企业一次性裁员200人以上、国有规模以上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职工总数10%以上的,一定要上报政府,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也希望民营企业在全省经济困难、不景气的时候有所担当,这种担当不仅要体现在税收方面,也要体现在就业方面,为减轻全省就业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稳妥做好化解产能职工的安置工作。…会、省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将对煤炭、钢铁这两个化解产能的行业分步采取措施。这不是一年的工作,有的可能是三四年的工作,重点是煤炭行业,特别是国有煤矿所在的5个城市,个别城市涉及到钢铁,像辽阳、鞍山、朝阳可能涉及到小的钢铁行业。要落实好供给侧改革的五项措施,就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就需要化解产能,但同时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必须把职工的安置工作做好,如果影响就业,那是不行的。
三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这是个非常大的事。这些年辽宁的教育发展进步很快,特别是高等教育,但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问题,如搬迁热、扩招热、专升本热、社会化管理热等等,给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我调研了很多高校,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矛盾甚至非常突出。比如,高校搬迁之后,给高校管理埋下了很多隐患;高校的社会化管理也带来了供热、供水、学生食堂等方面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辽宁这些年招生翻一番,六七年前一年招生十万人,现在达到二十五六万人。在招生的同时,我们还得研究就业,培养人才没有问题,但是人才培养哪儿去了,需要我们反思。辽宁一些好的大学,比如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等,培养的人才最多有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留在省内,剩下百分之七八十流到省外,甚至国外。历史已经形成,是改变不了的,但我们也要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情况下来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全省的就业问题也就基本稳定了。我们不仅要推进高校的供给侧改革,同时也要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近期省政府将正式发文,着力提高各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教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用三年时间建设100所大学的创新创业产业园,请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给予支持。全省116所大学有在校生一百多万人,每年有二十六七万人就业,我们要争取把这些人才都留在辽宁,如果把他们的就业工作做好了,对辽宁省也是很大的贡献。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离岗创业,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一定要给予政策支持。辽宁的人才不是在大学里,就是在大企业的科研院所里。没有创新创业,就没有我们全社会创新创业。我们要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如果辽宁百分之八十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在本省创业,考出去的大学生一多半都能回来创业、工作,那么我省经济是不会下滑的。
四要做好困难群体的援助工作。“4050”人员全省还有30多万人,要落实好他们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要用社保补贴就业的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做好就业扶贫。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同时也需要解决好后续问题,安排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公益性岗位的工资,有生活来源,这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五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我调研了好几个市县区,那里都有科技园、创业园、创新园,都叫孵化器、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大楼都有了,但到底有没有内容,里面有没有项目,有没有人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创业工作落实好,广泛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创业活动,努力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抓好创业培训,面向所有创业意愿和培训要求的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针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在继续推进政府主导型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建及社会资本独资建设创业孵化平台。
六要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在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再就业培训有时候比就业培训更加重要。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要继续推行定岗培训、定向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要重点瞄准化解过剩产能职工、高校毕业生和贫困人员等群体,了解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转岗就业能力培训。要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劳动预备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和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政策,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
七要加大农民工就业创业力度。要组织好劳务输出,促进重点企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工与农民工的有效对接,让农民工尽快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还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如果在农村能够创业的更好,有更多的岗位,有更多的收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就不一定都到大城市打工。因此,要创造更多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八要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是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要落实好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指导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各负其责,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做好就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把这些资金使用好,用在刀刃上,使其真正对促进全社会“双创”工作发挥作用,确保资金使用更有效果,更有成效。
同志们,打好“十三五”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局之战,对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至关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基础之上,在今年抓改革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就业工作进一步抓好,绝不能出现问题,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40万人的目标,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