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残联总结】南山区残联2015年工作总结

阅读数:1093 文章字数:4580


南山区残联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残联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市残联的工作重点和部署,着眼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努力改善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我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国际化海滨城区做出新贡献。

一、围绕中心抓质效,高效开展年度重点工作

(一)济困助弱保障行动全面落实。按照“重度残疾人补助5000/人、一般残疾人补助3000/人”标准,向全区登记在册的2541名残疾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021.9万元;按照3000/人标准,向全区1386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发放一次性就业保障补贴415.8万元。

(二)街道职康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改革残疾人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体制,大胆引进社会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实现残疾人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是区残联本年度重点改革项目。目前已选取招商街道为试点,经前期收集数据、调研论证,已批复招商街道根据项目运作方案,采取政府购买项目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服务机构公开招标。

(三)创新开展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奖励活动。按照超比例安置残疾职工每人6000元的标准,奖励我区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照安置残疾职工每人3000元的标准,奖励我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职工数前50名的用人单位,支出150万元,进一步激励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意愿,强化社会责任与意识,努力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四)开展福彩金资助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计划。按照每人1.22万不等的标准,为462名残疾少年儿童提供777万资助,使残疾少年儿童及时接受康复服务,切实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康复质量和水平。

(五)e事通”便民服务平台残联事项推广应用。通过建立数据库、梳理办事流程、开展应用培训等工作,在全区八个街道推广应用该平台办理残疾人辅具配适和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申请,省去申请人提交残疾人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复印件等程序,工作人员直接通过平台进行身份资格校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无纸化办公。

(六)增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圆满完成。为满足急剧增长的户籍残疾人的服务需求,经报请区政府批准,经过考前培训、笔试、面试、资格审查、体检、岗前培训等层层筛选,最终面向全区残疾人公开增聘了1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目前全区八个街道残联48个社区残协共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35名。

(七)机关党建再上台阶。一是落实“书记项目”,打造服务型特色支部。开展民生体验日、领导接访日、“爱心助残”慰问、文明出行等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二是承办南山先锋讲坛第四期活动,面向区直机关各支部党员讲述我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例,宣扬了残联人的奉献敬业精神。三是践行“三严三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体验观摩、志愿服务、党内生活会等系列活动,强化了机关干部职工作风建设。

二、聚焦民生抓服务,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一)康复服务。一是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展专业化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运动治疗和理疗等康复服务9823人次,为80名肢体残疾人入户开展每周2次持续50周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服务;举办区级家长培训学校3期,街道培训室5期,有效提高家属护理知识水平。二是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除为104人配送A目录辅具109件外,向市辅具中心成功转介60名残疾人B目录辅具申请;完成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8户。三是区残疾人家属资源中心打造特色,为精神类残疾人及家属开展职业康复训练、生活社交能力训练、康乐活动、家庭知识教育、精神康复知识宣传、心理讲座等个案活动450个,有效促进精神病患者逐步回归社会。四是做好机动轮椅车发放、管理和维护。目前共有34名残疾人通过体检、驾驶理论和实操培训,均获发放机动轮椅车。五是出台《南山区残联关于听力残疾少年儿年童人工耳蜗植入及配套服务补贴的实施方案》,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补贴8.5万、配套服务补贴5000元,为残疾儿童家庭减轻经济压力。六是为341名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补贴服务,维护患者精神状态的稳定性,补贴金额达52.4万元;为11名精神康复者开展入住中途宿舍救助服务,目前资助7万余元;完成全区839名残疾人体检,资助金额达 38.3万元,为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二)就业服务。一是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活动,加大就业安置力度,为99名残疾人办理失业登记,推荐就业200人次;通过灵活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新增就业141人,目前共有69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90.4%。二是认真落实《深圳市扶助残疾人就业办法》,发放残疾人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灵活就业补贴、自主创业启动资金、场地租金、社保补贴共196万元,221人、100家企业受益。三是加强《深圳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办法》实施力度,为132人累计发放居家安养补贴112万元。四是完成294家用人单位就业年审工作,核定残疾员工796人(含军残和非深圳户籍残疾人)。五是进一步加强街道职康中心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每周不定期巡查,清点会员人数、检查会员康复、庇护工场组织与管理情况,按月发放会员考勤补贴;举办剪纸、木刻培训班,特邀专业老师为50位职康会员人讲授剪纸、木刻文化与技巧,拓展职康辅助性就业,丰富会员文化生活;邀请区酒店餐饮商会举办厨艺培训,为全区八个街道职康会员开展培训120人次。此外成功举办区级残疾人艺术作品大赛暨展能节活动,积极参加市残疾人展能节,其中爱特乐团获“技能演示奖”,多幅作品获优秀奖。

(三)教育服务。一是继续执行《南山区扶助残疾人教育及培训暂行办法》,为831人次残疾儿童发放教育扶助金816万元,有效解决我区户籍残疾人学前康复教育、中小学教育经济困难问题,切实减轻家庭压力。二是继续办好元平特校南山分教点,为残疾儿童就近开展个性化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服务,举办“六一”儿童节游园及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信和能力。三是扶持辖区民办特教康复机构,为4家机构发放慰问金3.1万元,了解民办特教机构的诉求并及时反馈至有关部门。四是配合做好学龄残疾儿童就学情况统计,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南山特殊学校建设的筹备工作。

(四)权保服务。一是为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卡230张,换发二代残疾人证352本(目前在册残疾人2677);办理重度残疾人社保参保及转保手续24宗,发放补贴20.3万元。二是做好领导接访日和日常信访工作,共接待来访人员87人次(其中:外来残疾人80人次),发放外来残疾人临时困难救济金近4177元;信访来电咨询12个,处理残疾人来信来函来邮7件,有效避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三是全面完成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119名工作人员历时3个月,深入全区八个街道102个社区,逐一上户为全区2278名户籍残疾人开展调查,扎实完成数据录入、审核、分析等工作,为进一步实现我区残疾人基本状况信息化动态管理,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人为本抓保障,有序实施助残维权爱心工程

(一)开展扶贫解困。一是为户籍残疾人发放元旦、春节、全国助残日及中秋国庆节等节日慰问金584.7万元,发放节日慰问品价值111.8万元;走访辖区残疾人康复及教育机构12家,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6万元;为低保、重残及特困残疾人发放特殊困难救济金228万元。二是残疾人节日慰问金发放翻倍。经报请区政府同意,提高残疾人节日慰问金发放标准,每人每年可领取节日慰问金3700元。

(二)加强权益宣传。一是梳理职权事项,编制便民手册《南山区户籍持证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指引》5000册,印发给每位残疾人、街道残联及社区工作站,将通过服务标准化,流程图解化,强化服务过程的监督及堵塞管理漏洞,保障残疾人及时享受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南山政府在线和残联网站构建助残专题栏目,完善权责清单信息,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等信息查询,便于残疾人全面了解资助政策、服务项目、办事流程等信息,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化、信息化。

四、突出特色抓精品,丰富开展文化助残活动

(一)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成功举办“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助残日活动,200余人以文艺表演、业务及法律咨询、残疾人工作宣传展示、手工品义卖、趣味活动等,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文体活动。一是开展第五届残疾人文化节活动。圆满举办了象棋、桌球、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及合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280余人次参加。二是成功举办残疾人迎新联欢会,疾人与残疾人工作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乐游园,齐迎新年。

(三)开展文艺培训活动。继续聘请市、区书法、美术家协会优质师资力量,采取集体与个训教学并举的课程形式,免费为残疾人开办书法、美术等兴趣班31次,累计吸引残疾人350余人次参加,引起残疾人艺术爱好者强烈反响,有效促进残疾人素养提升,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四)开展电影票、报刊赠送活动。为全区残疾人(含伤残军人)免费发放价值80元的电影储值卡,残疾人可凭储值卡自主选择影院、观影时段及电影前往观看;为全区残疾人赠送《蛇口消息报》2700份、《深圳商报》40份、《中国残疾人》和《三月风》杂志各80份,丰富残疾人及家属精神生活。

(五)完善爱心大厦文体中心设施。一是以创建省级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为契机,配备3名一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购入跑步机、健身器材一批,建立实名制残疾人健身档案,为残疾人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并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促进助残健身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二是装设12平米全彩LED电子显示屏,为开展合唱比赛、文艺汇演、播放公益电影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提供设备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街道残联工作亮点纷呈,各具特色,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提升我区残疾人幸福感做了积极贡献。南头街道残联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携手狮子会、爱心企业等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阳光助残活动,有效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的平台。南山街道残联强化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定期举办“钻石画”、“工笔画”、“木刻画”等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搭建展示舞台,进一步提升残疾人职业素养。西丽街道残联通过举办端午节包粽子、中秋游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残疾人回归社会,收获关爱和欢乐。沙河街道残联着重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互动帮扶、拓展训练等形式传递正能量,感化残疾人及家属学会感恩、乐助。蛇口街道残联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举办养生保健家长培训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招商街道残联改革助残审批服务流程,以招商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集中办理残疾人服务事项,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办事效率。粤海街道残联注重开展残疾人户外文体活动,鼓励残疾人主动走出家门,强健体魄,乐观生活。桃源街道残联大范围、多角度开展“助残日”活动,让残疾人在“助残日”期间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气氛,也让社会各界不断强化扶残助残的意识。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