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残联报告】区残联民生及重点报告

阅读数:1097 文章字数:3653


民生及重点报告


“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按照《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认真贯彻实施,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业务指导下,在区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和全区社会各界及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支持配合下,经过我区全体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两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乡、镇(街道)残联组织成立,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建立和健全了乡镇(街道)残联组织,实现了“三个活跃”。成立了9个乡、镇(街道)残联和125个村(社区)残协,并配备了9个专职理事长和选聘了13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把各级残疾人组织建设成真正“代表、服务、管理”于残疾人的组织,使全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二)康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共筛查出白内障患者1235例,实施复明手术656例,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8%;免费为5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为16名聋儿进行语言训练;为18名残疾人安装假肢;为残疾人赠送轮椅和提供辅助用品用具1358件。并认真组织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美国光明寺慧方法师”、“香港慈善总会”等国际国内慈善组织联系协调,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明显。

(三)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将残疾少年儿童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确保残疾少年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五年来,全区有适龄残疾儿童(含残疾人子女)36人,已全部入学,入学率达100%;二是加大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救助力度,36名残疾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另外还积极实施“彩票公益金助学”、“长江新里程助学”等助学工程,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30人,资助金额达9万元;三是对考上大中专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进行资助,五年共资助残疾人考生和残疾人子女300名,资助金额达30万元。

(四)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一是大力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今年已征收了辖区各农场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明年将征收范围扩大到个体工商户;二是积极安排推荐残疾人就业工作,要求各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现思瑞铜业有限公司就已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20人;三是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建立残疾人求职登记档案,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使145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就业(含个体工商户),并为他们争取了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四是投入培训资金37.8万元,培训各类残疾人259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2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9人。

(五)残疾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我区把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列入政府扶贫计划,同步部署,同等实施。一是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工作,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通过帮扶,使1560名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二是全面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区共有1860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卫生体系范围,全区有469名残疾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2546名残疾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六)残疾人文体工作形式多样

我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促进了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精心组织各类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助残日”、“聋人节”、“国际残疾人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五年来,累计发表各类宣传报道文章136篇,出刊《残联简报》30期;订阅《中国残疾人》和《三月风》等残疾人刊物300本。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残健同台为主题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举办了区残疾人文化活动周活动。三是组织我区残疾人蒋鸿钧参与全国各项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四是积极组织城区100余名残疾人观看(收听)残奥会开幕及比赛实况。五是我区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聋哑人协会等各专门协会积极开展活动,特别是区肢残人协会,每年都单独开展3次以钓鱼、扑克、唱歌等各种娱乐活动,残疾人在协会活动中十分活跃。

(七)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

几年来一直把改善残疾人住房条件当做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一是加强领导,切实抓好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调查、审批、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由专人负责,理事长负总责,确保将残疾人安居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让残疾人住有所居;二是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6年—2012年共争取资金30万元,为120户(人)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二、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残疾人项目,使残疾人同享社会发展成果

2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医疗救助;为6名贫困截肢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为社区900名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训练与服务;培训康复协调员150名;购买39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推选和培训了30名残疾人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并全部正常上岗。

(二)开展了创建全省无障碍区活动

按市残联安排,区2012年要开展创建全省无障碍区活动。区残联积极与政府办、农工部、建设局、老龄委等单位协调。

1、以区政府办名义制发《区创建全省无障碍区活动实施方案》。

2、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文《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的通知》。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设规划时要规划好无障碍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对重度肢残人、盲人家庭和公共建筑实行无障碍建设,并结合“五改五通”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此举深得残疾人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赞誉,也是全省首例明文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残疾人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的县(市、区)。该文件作为典型材料在全省宣传推广。

3、全区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求按建住部无障碍规范化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4、对今年2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进行上门上户实地调查了解,分别确定每户的改造内容,并由当地村委会负责组织实施,改善了这20户残疾人的生活条件。

(三)组织开展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巩固、强化、提高”活动年活动

以区政府残工委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残疾人组织建设“巩固、强化、提高活动年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全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对区本级、乡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协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使全区残疾人组织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专刊摘发区活动年的实施方案,供全省各地学习参考。

(四)整合资源,创新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对残疾人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如何才能起到真实的作用,区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决定今年改变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专门对农村残疾人进行产业创业培训。我们整合区科协的技术资源,分别于今年4月、9月在天玉镇、值夏镇和新圩镇举办了三期种植、养殖、大棚蔬菜等生产技能培训班,共培训139名残疾人,使其或多或少掌握了相应的生产技术。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能懂易学、学用结合。培训效果非常好,得到乡村干部的支持和肯定,更得到残疾人的拥护。改变了原来培训组织难、教学难、效果不佳的现象。

(五)残疾人特别救助工作彰显效益

区建立残疾人特别救助基金,在残疾人得到普惠政策救助下,已经发放特别救助金30余万元,特困残疾人基本享受到它的好处。特别是今年6月份灾害后,在灾后重建和救助过程中,区残联深入灾区,实地了解掌握灾情,对特困残疾灾民及时送去特别救助金。受助的残疾人很自豪地说:生活在区的残疾人就是好,多得到政府的一份关爱。乡村干部和群众也称赞残疾人特别救助是及时雨。章显了区残疾人特别救助的社会效益。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指标少,难以满足贫困残疾人的需求。

2、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在社会上还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残疾人就业机会少、障碍大、就业率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还须加以解决。

三、2012及“十二五”的主要工作目标

1、正式出台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

2、配合区政府做好区新的综合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争取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积极申报和争取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托养服务中心项目,纳入2012年的国家立项。

3、全面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以及托养、文化体育、法律等服务体系,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促进和强化各项社会保障和服务措施的落实。

4、制定并出台《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5、进一步贯彻落实…等5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各社区(村)残协专职委员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聘、使用和管理,真正发挥专职委员的作用。

6、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各项业务工作,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服务。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