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农业规划】新民市寒富苹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8)

阅读数:1220 文章字数:5054



寒富苹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8


一、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概况

新民市属科尔沁沙地南缘侵蚀地带,位于辽宁省中部偏北,沈阳市区60公里处,属辽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全市地形开阔,地势低平,北部略高,海拔在20-60米之间。沈山、高新两大铁路贯穿东西,交通便捷,气候、土壤适宜。辽宁省内最大的河流—辽河从境内通过,其一级支流有秀水河、养息牧河、柳河、绕阳河等十余条,二级支流有浦河、老窑河、老龙湾等三十多条。新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10℃年活动积温3348.3℃,年平均降水量608毫米,无霜期161天,四季分明,水热同期。我市土壤多为沙质碳酸盐草甸土,土层厚度均大于70厘米,地下水位1-4米,PH7.0-8.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新民地区植被处于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植物区系交错地带,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木本植物主要有:小叶杨、小青杨、蒙古柳、家榆等。草木植物主要有:草藤、苦参、萎菱菜、艾蒿、狗尾巴草等,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辽河以西地区,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沿岸各乡、镇。杨树是本地区的乡土树种,栽植历史悠久。自2002年以来新民地区开始栽植寒富苹果,现保存面积接近12万亩。

()发展现状

我市寒富苹果栽植从2002年开始,历时十三年,目前已初具规模,全市29个乡镇、街道均有寒富苹果栽植,果农拥有一定的栽植经验,发展好的乡镇有新农乡,兴隆镇、红旗乡、周坨子乡等。现新农乡寒富苹果栽植总面积已达到3万余亩,生产已形成规模化,产品销往黑龙江、吉林等地,甚至出口俄罗斯。全市现存寒富苹果栽植面积11.7万亩,其中已经结果面积5.6万亩,年产量8.9万吨。

()存在问题

发展寒富苹果是我市农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可行之路,寒富苹果产业已初见端倪。但也存在着一定不足,阻碍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是:

1、科技管理水平低,缺乏技术

虽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的果园,但达到高效益的还只是个例,大部分果园还处在新发展阶段,管理水平还很落后,从种玉米的农民变成会栽苹果的果农路还很漫长。

2、果园基础设施薄弱

大部分果园没有基本的灌溉条件,生产条件满足不了优质果生产建设需要。

3、没有形成规模化

寒富苹果栽植分散,多为三五十亩一处,还远远达不到规模经营的要求,不能形成市场知名度和份额。

二、规划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寒富苹果这个特色产业,围绕沈阜经济示范带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群众自愿栽植、政府大力扶助为原则,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完善服务体系,壮大龙头企业,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努力实现新民市果业突破性发展。

三、规划目标、布局及建设内容

()规划目标

20162018年规划寒富苹果9万亩,共13个乡镇,6个万亩乡镇:新农乡、公主屯镇、周坨子镇、梁山镇、姚堡乡、兴隆镇。以4个中心乡镇…:新农乡、公主屯镇、周坨子镇、梁山镇,建2处高标准示范区,2处精品园区,三年计划建成30个采摘园,60个百亩以上标准化果园,并以两个核心为轴,建立寒富苹果经济产业带,辐射周边乡(镇、街),力争三年新增寒富苹果9万亩,形成全市寒富苹果经济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3000吨以上果品机械制冷库或气调库,延长销售期,缓解产销两旺矛盾,增加果农收入。

()发展布局

本着果农自愿,政策扶持的原则,第一,确定以沈阜线、沈环线、304线至于家段的现代农业示范带为依托,辐射周边乡镇,建设两个核心点,四个寒富苹果中心乡镇,其中一个以新农村乡、公主屯镇为中心,辐射到于家窝堡乡、大柳屯镇、东蛇山子镇、兴隆镇;另一个以周坨子乡、梁山镇为中心,辐射到姚堡乡、卢家屯乡、柳河沟镇、大红旗镇、红旗乡;第二,发展精品园区,生态旅游与苹果采摘相结合,在新农乡、大柳屯镇三农博览园附近分别建立9个精品园区,即苹果采摘园,做为苹果采摘、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的栽植积极性与提高果农的果树管理技术。第三,以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寒地矮化密植苹果种植项目,对品种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我市栽植的品种,在新农村乡、梁山镇、周坨子乡、公主屯镇分别建设2个高标准示范区,发挥试验示范作用,详见附表1

()建设内容

1、新增寒富苹果

20162018年三年规划9万亩,其中2016年全市计划在四个重点乡镇新增3万亩:新农乡8000亩、周坨子镇8000亩、公主屯镇7000亩、梁山镇7000亩。20172018年,每年新增3万亩。

2、新建果园补植

我市从20132015年栽植经济林总面积41250亩,其中寒富苹果面积33848亩。寒富苹果需要补植面积共3324亩,需补植果园179户,2016年需补植大苗12万株。

3、万亩乡镇建设

2018年,全市寒富苹果万亩乡镇的计划达到6个,2016年寒富苹果达到万亩以上的乡镇为新农乡、周坨子镇。截止到2018年计划万亩以上乡镇,梁山镇、公主屯镇、兴隆镇、姚堡乡。

4、标准化果园建设

20162018年,三年建成60个标准化果园。每个果园面积达到100亩以上,果园井、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5、采摘园建设及技术培训、推广

高标准采摘园,以周坨子、梁山、新农、公主屯四个核心乡镇为重点建设区,每个乡镇建设三个以上高标准采摘园,其他九个乡镇建设两个以上高标准采摘园,新城街道现已建成一个高标准采摘园,三年计划建成30个采摘园。同时作为本地区果树技术培训基地,提升果农科学化、专业化程度,每年选拔聘用专职农民技术员,依托苹果专家,市里每年举办四期果农骨干培训班,乡、镇()每年对果农进行一至三次轮训,使果农全面掌握常规栽培管理技术。

6、龙头企业建设

各乡、镇()要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持现有企业,重点培育建设3000吨级以上果品机械制冷库或气调库,配置鲜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和冷链运输体系,逐步使苹果年贮藏能力达到产量的50%,延长销售期,缓解产销两旺矛盾,稳定果品价格,增加果农收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四、配套措施

1、加强果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由于我市气候干旱,风沙大,是沈阳市三大风沙源所在地,如不进行基础设施配套,难以保证寒富苹果栽培质量,应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果园防护林体系、灌溉体系、道路体系、电力体系。

2、加大科技支撑,确保寒富苹果产业稳健发展

为提高栽培技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苹果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合作社示范作用发挥果树专业,带动周边果农的整体果树管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市成立果树科技讲师团,由林业局聘请我市林果专家及实用技术人才,组织科技服务队伍分片指导,系统培训。在整形修剪、套袋、病虫害防治、转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储藏、加工等环节,引导果农科学管理,增产增效,转变果农观念,进而整体提高寒富苹果生产水平。

3、建立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推进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建设,开展社会化服务,形成市、县、乡、村协会组织一体化,网络服务系统化。

4、寒富苹果加工产业链规划

为确保寒富苹果产业健康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健全加工体系,延伸产业链。(1)果汁厂建设。寒富苹果适合制汁,仅加工果汁就能够确保果农基本收益。建设5万吨果汁厂1个。(2)生产包装等辅助产业,开发果袋厂、纸箱厂、网膜厂等配套产业。(3)建立大型储藏库11个,使用面积达到5万立方米,建设普通储藏窖500个。

五、发展所需的优惠政策

要进一步完善寒富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寒富苹果产业的资金投入。

1、加大寒富苹果产业的投入

为了促进寒富苹果产业进一步发展,市财政补助资金分当年生小苗和三年生以上大苗两个标准:对当年生小苗建园的连续补助三年,其中当年每亩补助1000元,第二年每亩补助500元,第三年每亩补助500元:对用三年生以上大苗建园的连续补助2年,其中当年补助每亩1500元、第二年补助每亩500元。省政府千万亩经济林补贴政策,按不同地类与市政府补贴政策可兼得。

2、节水滴灌工程

为了鼓励发展寒富苹果集中连片,达到50亩为一个建设小区,进行节水滴灌工程,每个小区配套资金1万元。

3、加大果树技术培训力度,聘请省、市果树专家给果农大户,技术员进行讲课培训,提高我市整体的果树管护水平。

4、与农业、水利相关部门资金结合,加大寒富苹果万亩以上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路、节水滴灌、修建蓄水池及农田改造等。

六、投资估算

规划三年投资共1.26亿元,分述如下:

1、苗木补助费:每亩补助苗木费2000元,6万亩需补助苗木费1.2亿元。

2、高标准示范区,每个区按50万元计算,8个需400万元。精品园区,每个按20万元计算,8个需160万元。

3、其它不可预见费用:1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实施项目管理制,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与农户签订寒富苹果项目造林合同书,明确补偿标准及双方责任义务。

2、资金到位及时,确定寒富苹果造林任务后,按照与农户签订合同面积进行预拔造林苗木费,确保苗木及时到位。

3、检查监督到位,对于施工质量不合格、资金发放不及时、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违法犯罪的依法进行惩处。

八、沈阳市寒富苹果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拟定政策

一是整合省政府和市政府发展经济林的扶持政策,提高当年新栽寒富苹果的补贴标准。市财政的补助资金分当年生小苗和三年生以上大苗两个标准:对用当年生小苗建园的连续补助三年,其中当年补助1000/亩、第二年500/亩、第三年500/亩;对用三年生大苗建园的连续补助2年,其中当年补助1500/亩、第二年补助500/亩。省政府千万亩经济林补贴政策,按不同地类与市政府补贴政策可兼得。

二是出台2015年以前栽植的果园补植补贴政策。2015年栽植的果园,成活率没有达到85%以上的,承包户根据实际补植量上报补植计划,对补植3年生以上大苗的市财政每株补助20元、对补植当年生小苗的市财政每株补助5元,

三是提高和完善标准化寒富苹果园建设扶持政策。经申报,被评上省级高级精品果园的,市财政在省以奖代补资金的基础上,每个园配套10万元;对面积达到100亩以上,标准达到市级高效精品园建设标准的可申报市级标准园,每年计划择优评选10个,每个市财政补助50万元;鼓励各区县()开展县级标准园建设,对各区县()申报的县级标准园,经市局审核达到标准化要求的,每个补助5万元。

四是把市政府支持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政策改为支持发展果树产业的政策。对发展寒富苹果、榛子、葡萄、杏、梨、树莓、李子、桃、五味子、草莓等果树产业,当年发展规模达到2000亩以上,且全乡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的、给予以奖代补资金120万元,用于井、电、路、储藏等设施补助。对万亩乡镇以外村,当年发展果树经济林200亩以上,且全村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给予以奖代补资金15万元,用于井、电、路、储藏等设施补助。

五是出台扶持农民建设寒富苹果储藏设施补贴政策。有标准地扶持果农投资建设储藏库和储藏窖:对每平方米一次储藏能力达到800斤以上的储藏库,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500元;对每平方米一次储藏能力达到500斤以上的储藏窖,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300元。

六是出台支持科技推广工作的政策。2016年开始,市财政按照林业专项投入预算的总额度的5%增加林果科技推广工作预算,主要用于优良新品种引进与推广、科技示范园建设、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科技培训等项目。

七是出台支持万亩以上重点乡镇专业合作社开展寒富苹果商业化处理扶持政策。对专业合作社,新上一个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的,市财政补助100万元。

八是出台扶持寒富苹果园建设防雹()网的政策。鼓励寒富苹果园建防雹()网,每亩补助500元。

九是继续实施发展休闲采摘政策。每年择优扶持20个休闲采摘园区,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建设的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占地面积100亩以上的单体林果采摘园或占地50亩以上的单体设施采摘园区,每个给予补助20万元;对采摘品种5个以上、采摘期半年以上高标准采摘区。每个给予以奖代补40万元。十是出台预防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确保果农增收的政策。协调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果品理赔业务,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开展商业性保险;保护果农丰产丰收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企业、农户共担的市场风险机制,当产品过剩、出现卖果难的年份,市财政给予深加工龙头企业每年0.1元的补助标准,由企业收购农民的产品搞市场深加工。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