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教育汇报】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情况汇报

阅读数:1031 文章字数:7372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情况汇报


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组来湖南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受守盛…委托,我就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情况做个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省按照……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宣传,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启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教育重点工作,教育强省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周强主持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随后,省委学习中心组又开展了集中学习,并邀请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宣讲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010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颁布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年3-5月,省教育厅牵头,赴各市州和高校举办了31场规划纲要宣讲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对象包括各市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负责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市州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职工代表,所辖县市区党政负责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教师代表。期间,召开了全省教育宣传工作会议,组织开展了“教育强省三湘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邀请省内主流媒体参加重点报道各地各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同时,在《湖南日报》开辟专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撰文介绍解读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

二是开展专项督查和经验交流。为督促各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联合组成7个督查组,对全省14个市州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听取了各地党委政府专题汇报,实地察看了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召开座谈会46次,对全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省委办公厅还组织召开了督查情况汇报会,会后下发了督查通报。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又召开建设教育强省经验交流座谈会,集中推介了常德市加强教育强市建设、泸溪县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祁阳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等先进经验。

三是大幅增加教育投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关于建立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投入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主要包括:2012年前,市州、县市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2个百分点,省本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保证省本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投入、新增政策性人员经费和国家规定省级配套项目经费之外,每年年初预算比上年递增20%;各级财政预算执行中超收收入部分,按年初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安排用于教育;按照“分项目、按比例”的要求,足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担经费;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三税”总额的3%2%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地税部门每半年向教育主管部门通报一次入库情况,不得以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顶抵教育事业拨款;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总额的15%-20%用于教育,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教育;明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城市公办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比例;制定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

教育投入政策的不断完善,有效地保障了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教育总投入达到649.2亿元,比2007年增加229.6亿元,增长54.7%;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450.26亿元,比2007年增加189.33亿元,增长72.5%,其中省教育厅部门预算教育经费连续4年增长20%,由2007年的17.8亿元增加到37.17亿元。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越来越明确,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提高。2007-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稳步提高,政府教育投入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201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含教育费附加)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达到69.35%,比2007年的54%提高了15.35个百分点。此外,我省还通过提高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来增加教育投入。2010年,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学、高校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达到3013元、4932元、3288元、3963元、5074元,比2007年分别提高1109元、2273元、1441元、1869元、62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达到928元、1544元、555元、837元、1495元,比2007年分别提高558元、1050元、334元、605元、428元。

四是不断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省共投入153.4亿元,全面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从2008年起全省又投入7.1亿元,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10年,全省612万农村(含县镇)中小学生在免收学杂费的同时,免费获得了国家、地方课程教科书和部分辅助学习资料,其中64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同时,从2007年起,全省每年投入4.28亿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2007-2011年,累计投入各类奖助学金52.2亿元,建立起覆盖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五是大力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2008-2010年,全省共投入44.8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693所。同时,省本级每年安排预算内基建资金5800万元,重点投向省属高校和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确保校舍安全;组织实施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特教工程,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启动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意见》。2007-20118月,我省共争取……预算内资金23.7亿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和必要设备配置,累计支持项目学校1000多所。

六是积极化解教育债务。到2009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47亿元“普九”债务已经全部清偿完毕,目前化解义务教育其他债务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近年来,我省还通过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出台省属高校老校区资产处置政策、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新增贷款、优化高校贷款期限结构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债务压力。根据……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计划两年内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校债务化解和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标准。

七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省里成立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确定了首批51个省级试点项目。此外,我省还有7项改革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各项改革正按照国家要求抓紧组织实施,有些试点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职专任专业教师轮训与考核制度,确定每五年对中职专任专业教师轮训一次;长沙市投入14.8亿元建立了职业教育基地,以1所高职学院为龙头,统筹整合7所中职学校专业,按5个专业群建设了5个中职教学区,并积极推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的职业教育师资管理模式。

八是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我省确定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水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等作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点。

普及学前教育方面,召开了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现场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编制了《湖南省2011-2015年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强幼儿园建设、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保教观、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完善了以县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机制。同时,将200所农村幼儿园建设列入2011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里给予每所项目园奖补资金15万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召开了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和工作责任,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3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6月,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同时,以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校际均衡。今年计划在前三年建成3693所合格学校的基础上再建设合格学校1135所,其中500所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外,我省还加大了区域内教师交流力度,引导与鼓励各县市区做好城镇与农村教师对口支援工作。如长沙市芙蓉区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均衡配置改革试点项目,推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均衡配置。

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方面,重点推进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集团化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目前,我省已有9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108所中职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28所,示范性中职学校71所,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49个,示范性乡镇农校100所;组建职教集团23家,筹建技师学院9所,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涵盖了基础产业和重要经济区域。同时,开展县市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整合职教资源,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行中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

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水平方面,全面开展高校质量工程,加强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建立健全高校对口支援机制。目前,已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99门、国家教学团队4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2个,重点扶持建设2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新增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40个省部级创新平台,面向基地支持了38个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项目,选择湖南师范大学等5所省属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分别与吉首大学等5所边远地区高校建立一对一支援关系,实施以学科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的对口支援。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特岗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实施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今年共录取本专科层次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生3618人;二是继续实施“特岗教师”招聘工作,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特岗教师4397人,比2010年增加799人;三是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教师“省培计划”,确定了18个单位承担省培任务,计划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1090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6100人;四是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1)”——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计划培训骨干教师36280人;五是继续实施“芙蓉学者计划”,面向海内外遴选了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4人,讲座教授10人,评选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0人,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人。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全省90%的高等院校、75%的普通高中建成校园网,中小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建立了300个数字化学…台,全省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总量达到219G,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期刊数据库达18个,依托“职教新干线”和个人学习空间开展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试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我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个别地方优先发展教育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对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少数部门认为发展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事情,相关工作推进较慢,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二是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推进。部分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学校德育工作有待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有待深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滞后,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教师教研制度建设和实施有待加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是教育投入保障难以到位。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对各地2011-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分析评价的通知》(财办〔201137号)要求,落实4%的分解任务,201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财政总支出的16%(不含……财政补助),初步测算,今明两年需新增教育投入335亿元,我省是吃饭财政,落实国家教育投入4%的分解任务难度不小。

四是一些改革难以深入推进。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一些涉及面较宽,特别是涉及人员管理、经费投入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阻力较大,改革推进艰难。

三、下一步打算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既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教育民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完善教育强省投入保障与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改革与创新力度,着力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全面实施“十二五”教育规划和六大专项规划。要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好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等六个专项规划,以此带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比如,学前教育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指导与督促各地制定并落实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要重点抓好合格学校建设,表彰一批基本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的先进县市区,并统筹推进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职业教育要加快构建职业教育骨干体系,有效整合区域职教资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高等教育要在加强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全面启动地方高校债务化解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对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督查,及时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力求取得实效;对省里组织开展的试点项目,要加强统筹管理和指导,重点做好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的综合协调与信息沟通工作,抓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改革和长沙、株洲职教园区建设以及醴陵市县域内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

三是着力推动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德育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德育推进机制,加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的大德育立体网络。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督促学校按规定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从严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总量和考试频率,严禁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改样板校建设,建立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调研指导与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

四是大力保障与改善教育民生。重点加强教育基本建设,抓好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抓好教育招生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多渠道信息公开体系,继续推进高校阳光招生,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透明高效的招生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指导与督促学校定期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卫生、校舍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及相关应急演练,协同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种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不断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

五是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投入4%战略目标分解到湖南的具体投入要求。为将教育规划纲确定的教育投入4%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召集财政、教育、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的要求是按照“分级确定总量、分类核定任务”的步骤将投入目标分解到省本级、市州本级和县市区,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对规划纲要确定的改革试点中存在的一些涉及国家层面的体制机制等政策性问题,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考虑,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以解决。比如高等教育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的问题、职业教育多头管理问题、教师编制与人事管理问题等等,需要国家协调教育与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二是建议国家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当前国家启动的一些重大项目,比如高校债务化解、校安工程建设等,都是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中西部省份财力有限,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建议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教育自主权2009年,我省与教育部签订了《关于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希望国家加大对试验区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地方政府统筹发展教育更大的自主权,如在高校设置调整、学科学位点建设、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资格等政策和项目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