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6年度工作总结
截止2016年11月止,全区有食品药品经营单位3680家,其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87家,餐饮食品经营单位929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30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91家,化妆品店935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208家。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巩卫创文迎检工作,践行网格化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践行网格化监管,推进“智慧食药监”工程
一是健全网络,延伸监管触角。为实现食品药品监管无缝衔接,充实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力量,我局积极探索新机制,积极构建区、镇、村(社区)三级监管网络,配齐配强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目前已配齐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154名,实行“网格化”监管,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同时,积极争取将镇、村(社区)协管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区、镇两级经费保障,有序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工作,确保队伍能干事、干成事。
二是积极推进“智慧食药监”信息化工程建设。今年,局业务股室和基层所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理清监管数据,健全监管主体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管理,每户档案内容涵盖监管主体资质条件和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各类监管执法信息,初步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基础数据库。截至目前,我局已根据智慧食药监平台试点工作要求,完成区、镇两级监管网格划分和相关监管对象的数据绑定工作。引进第三方对智慧食药监平台的5000多条数据信息进行排查和补录,尽最大能力解决数据中心数据重复和错误的问题,完善基础数据库的许可、营业执照、人员信息等,实现实时上报和数据查询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省政府民生工程。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要求,在省市局的指导下,我局重点抓了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工作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注册和上报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根据我区农贸市场的分布和发展状况,选取区中心农贸市场、城南亿华农贸市场、沙溪镇农贸市场作为省政府开展1000家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工作试点市场。目前全区包括韶钢市场共6个市场,共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 7500批次,检测品种达90余种,快速检测合格率达99 %;各个市场均在显著位置设置了电子视频公示栏,对检测结果每日及时予以公示;深入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食品经营企业对食用油、米、酒等大宗原材料100%采取源头管理,全程跟踪,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二)以点带面,大力开展“四品一械”示范创建工程
今年来,我局坚持以示范创建抓手,以量化分级管理为突破,以点带面,创新监管,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为按时保质完成创建任务,局班子领导亲自部署,全程参与创建,根据各自辖区不同特点和风险点,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执法”、“分层管理”、“网格化监管”等监管方法,稳步推进创建工程。在创建活动中探索出“阳光厨房”、“平安学校食堂”、“健康餐厅”、“九统一公示”等经验,完成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总数929家,完成量化分级评定率100%,其中A级单位数量38家、B级单位数量家569、C级单位数量322家,提升了监管对象软、硬件设施建设和自我管理水平。2016年开展省级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省食品安全示范街和市规范化药房药库创建工作,目前已成功创建了4家规范药房药库,即曲江区人民医院、白土卫生院、启德医院、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今年10月全市规范化药房药库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三)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严打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一是结合我区实际,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四个重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专项),将曲江城区分为城东、城西、城南三个片区,采取拉网式巡查和重点区域针对性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分管领导分片包联,现场督导,重在落实。扎实开展了“巩卫迎检”行动、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等17项专项检查。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以食品加工小作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中小学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和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高风险业态为重点对象,结合“端午”等重大节日和日常监管,全面清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彻底排查农村小作坊、零售店、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集贸市场等各类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三是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主要有区“两会”、区党代会、高考、樟市镇“黄金海岸·群星荟萃”黄花风铃木观赏活动、大唐花海、“库区人家”曹角湾祈福节、中国舟钓公开赛(广东曲江站)、枫湾花果节、罗坑露营节等。对活动开展地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对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验收台账、食品加工储存、餐用具消毒保洁,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保管、使用及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证明,食品处理区“三防”设施、设施设备运转情况等进行检查和指导,开展食品快筛快检工作,做好风险防范,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四是结合巩卫创文中心工作,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在“巩卫迎检”行动中,围绕“四个重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专项),采取拉网式巡查和重点区域针对性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分管领导分片包联,现场督导,对全区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了多次检查督导整改,编印食品经营须知等宣教资料约2000余份,制作了《食品经营安全公示栏》、《熟食档管理制度》、《农产品检测室制度》及《食用农产品检测流程》等公示牌各1个给食品经营户;对城区中心市场、江畔市场、亿华市场、城西市场家禽屠宰卫生情况、“三防”设施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整顿。全年累计检查“四品一械”持证经营单位8985家次,农贸市场317家次,发出食品药品《现场检查笔录》8060份;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879份、《当场处罚决定书》773份;完成食品抽检697批次,药品抽检113批次(其中:评价性抽检10批次,合格率100%;监督性抽检103批次,靶向命中率14.6%)。收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30条,排查安全隐患6处,协助处理投诉举报12起。
据统计,全区共出动食品药品执法人员7447人次,出动2038车次,处理投诉举报咨询18起(其中:电话12331投诉举报1起,网络投诉6起,电话6起,来人来信5起);查处并结案的食品药品案件43宗(含2015年立案2016年结案的案件),涉案货值约6.67万元,罚没款13万元。
(四)强化素质培训,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一是打牢基础,基层所“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规范。今年我局对4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均按照“十个一”的标准,即有“一处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一辆执法车、一套快检设备、一部投诉举报电话、一部传真、打印、复印机一体机、一部执法记录仪、一台“智慧食药监”移动终端、一台摄像机、一部照相机、每人一台电脑”标准投入,为基层所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基本的保障。同时,按照市局对基层所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局启动了科普站和快检平台功能室建设项目。到目前止,4个基层所科普站和快检平台建设已经完成。11月下旬,大塘、沙溪2个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接受市局检查验收,并得到较高的评价。下步,我局围绕“四个规范”(即“制度管理规范、内务管理规范、日常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规范”),进一步提升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能力建设,做到行政职权、执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力争做到行政执法程序化、标准化、台账化水平。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积极配合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我局还在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今年分期分批选送30多名业务股室、基层所人员到省内省外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如组织局业务股室和监管所干部、镇(村)协管员到上海、青岛、昆明、重庆、广州和韶关周边交流学习等;加强镇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培训,提升协管员素质,如5月份组织基层监管所监管员、各乡镇(街道)监管站的镇、村协管员226人到韶关学院政务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重点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日常检查规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舆情应对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学习。同时,结合网格化监管,局业务股室每周轮流对全局人员开展各种专题业务培训,加强基层执法人员执法技能培训,使他们快速掌握执法技巧、稽查要领、办案程序。有效地提高了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执法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
三是开展监管对象集中培训。今年我局先后举办了7次全区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及换发证工作专题辅导班和食品药品协管员、食品摊贩、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市场农产品检测员、熟食经营业主约谈会,参加人员845人,“四品一械”经营者守法经营行为;举办“四品一械”从业人员培训班15场次,培训人数为930人,提高从业者依法依规的自觉性。利用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对食品药品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讲解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行业规范要求,提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经营主体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五)开展形式多样宣教活动,共筑社会共治格局
我局把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药品安全宣教活动作为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提升法律维权意识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
一是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在城区公园电子显示屏、交通路口、各镇交通路灯灯柱、农贸市场制作大型宣传牌46块,在局内部制作政务公开栏、党廉建设宣传栏、党建工作宣传栏、宣传牌。在区电视台播放《食药法律法规宣传短片》300多期,在食药安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发送温馨提示36条。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二是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五进”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播放公益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五进”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制作宣传展板11块,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集中宣传18次,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9场次,接受咨询11000多人次,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药品安全基本知识》等宣传资料37000多份。
三是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全年对外报送政务信息155篇,市、区各级各类媒体刊登食品药品工作信息344篇,在全区信息报道工作排名中名列前三。
(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监管基础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韶关市曲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局财务、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在机关办公区走道悬挂“三严三实”、廉政格言警句,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将党风廉政教育列入中心组、党组织“三会一课”、干部职工学习计划,制定了《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全年中心组共开展7个专题13次理论学习。推行局班子领导轮流讲课和食药监道德讲堂制度,每次安排1名局领导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讲课。通过上党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教育片、会议宣讲、廉政谈话、日常提醒、节假日要求、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促使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教育干部职工牢记党纪、国法,防微杜渐,引以为戒,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二是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制定下发《曲江区食品药品监管局2016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及时将党的十八大报告、……重要讲话、《廉政准则》、…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区纪委深化正风肃纪工作动态等进行传达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水平。党组中心组先后组织学习了党章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按照…“九个严禁、九个一律”和市委“十二个严禁、十二个一律”的纪律要求,结合换届工作,局党组与班子成员进行了全覆盖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精准掌握干部思想动态,以上率下,打造风清气正、干事敬业的食药监系统。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对照“八项规定”、“十个一律”纪律规定,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和纪律规定,实现依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按照“抓行风,促作风”的思路,对基层所、局机关办公场所工作纪律、电脑使用等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共开展检查6次;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三公”经费使用严格按照省财政下达的预算执行,没有乱支、超支现象;聘请冯厚福等8位同志为我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监督员,深入推进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工作。
(七)加强服务建设,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许可服务水平。制订了《行政许可业务审批工作流程单》,确保食品药品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网上办事大厅及局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了行政审批监督电话,接受公众监督,实现行政许可审批公平、公正、公开。今年,为强化服务,开通了食药监服务“绿色通道”,主动上门为企业送许可申请通知,收集资料,缩短办证时间,监管股室还坚持送证上门,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办事。全年共接受群众咨询6327人次,受理各类食品药品许可申请1530件。
二是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工作。我局始终坚持以促进地方经济工作为己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扶商意识,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区限上餐饮企业支持、配合下,2016年1-11月我区14家限上餐饮企业完成营业额6552.1万元,增长9.7%。
三是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首先是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领帮扶干部深入大塘镇丈古岭村联系对接工作,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职责,立足帮扶村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其次是调整帮扶责任人。结合实际情况,对帮扶责任人进行调整,明确帮扶工作。再是积极深入帮助指导。走访慰问帮扶的丈古岭村的13户困难户,全年帮扶资金4300元。
今年以来,我局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信访维稳、保密、…、档案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宣传未真正实现广覆盖。餐饮及药械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还存在着面不够宽、度不够深、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餐饮及药械安全宣传工作力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较多。群众安全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监管稍有松懈,假冒伪劣就会出现反弹,加之我区食品药品监管对象数量多且规模较小、生产条件较差,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一是小餐饮及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条件差,消毒不够,未严格索证索票,集体食物中毒事故隐患依然存在;二是小作坊基本作业条件简陋,难以管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时有发生等,直接危害公众健康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四是药品游医游贩流动性大、保健品采取集中讲课,夸大药品治疗功能,欺骗消费者现象取证难,监管难度大。
(三)监管执法人员不足,执法监管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基层监管所和村(社区)协管员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严重制约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开展,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廉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线监管执法人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有效规范执法。要把作风纪律挺在前面,特别是在电视问政后,要充分汲取经验教训,抓早抓小,早提醒,早纠正,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二)严格落实省市区部署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全面完成食品药品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检三大工作任务。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专项整治,紧抓案件处理的手段,严控源头、严查隐患,严惩重治,狠抓食品放心工程,以更严、更实的作风,争取监管工作再创亮点。
(三)进一步加强食品追溯系统的使用上报工作和食品抽检工作。全面完成省民生工程(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筛快检和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建设,督促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食用油、酒类等企业要建立食品采购、销售、储存等电子台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并按年度计划完成全年的食品药品抽检工作。
(四)探索长效机制遏制制假售假行为。除了对假劣食品药品通过媒体曝光外,拟对违法单位或个人建立曝光制度,与卫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案件通报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