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文化规划】仁化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5年工作计划

阅读数:904 文章字数:4075


仁化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我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九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繁荣我县文化事业,为建设“生态、活力、幸福”新仁化提供文化支撑。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按照《韶关市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举措分工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工作分工安排,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群众报单、政府买单”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破解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二是积极探索推进公共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为重点,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和规范的外部管理体制;三是探索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平台的综合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四有”(有设施、有产品、有载体、有活力)要求,整合资源、实现共享,拓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范围和服务空间,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做到开门办站,巩固好、发展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 践行群众路线,严抓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需,促进贴近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开展组织系统“落实…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提高组工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业务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杜绝“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接待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制度等,加强内部管理与监督,完善内部考核体系。确保局机关运转更加规范、高效,树立文化系统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局机关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作风明察暗访,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及时通报。

(二)加强文化队伍业务培训

一是加强文艺人才培训。聘请专业老师,对文化馆人员进行集训,对业余文艺团体进行授课,积极吸纳业余文艺团体优秀节目参与各类文艺演出,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业余文艺团体进行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县文艺队伍的业务水平;二是认真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业务培训,做好业务指导工作,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的业务能力;三是认真组织,积极参与上级组织开展的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执法人员培训、文艺人才培训等各类业务培训工作。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文化发展基础

(一) 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三馆”综合大楼建设各项工作;二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在旧电影院建成多厅数字电影院;三是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做好锦城文化广场改造工作;四是抓好县委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意见任务的落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物,彰显文化的特色;五是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促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

(二)完善“三馆”服务体系

一是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内涵。进一步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争取北京国家图书馆配送一批书籍,购置一批本地群众喜好的图书,购置一批密集型书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筹备建设我县数字图书馆,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数字图书阅读需求;二是拓展文化馆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内涵。购置一批乐器和演出器材,筹备建设我县文化馆电子阅览室,继续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实物展示内容,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公共服务水平。做好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三是开展博物馆效能提升工程,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四是加强“三馆”免费开放的监督管理,提高“三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

(三)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我县45个行政村电子阅览室建设,完善行政村数字文化服务,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数字文化场所;二是建成岩头村新屋组、老屋组文化室,配备电视、DVD、棋牌台等设备,满足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逐步健全基层公共图书服务。建成仁化县流动图书馆岩头村新屋组分馆、老屋组分馆,各配备图书1500册、书架、读书阅览桌一批;四是做好农家书屋轮换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五是进一步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维修资金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强基层文化陈地建设和维护保养;六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文化站(室)等文化阵地管理制度,抓好免费开放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站(室)的业务指导,提升基层文化站服务水平。结合实际指导基层文化站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四、加大文艺精品创作,活跃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文艺从业人员、业余文艺爱好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多的文艺精品。重点提高“老来乐”、“月姐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可观赏行,将“老来乐”、“月姐歌”打造为我县杰出的文艺精品。举办一期优秀文艺作品征集活动,鼓励文艺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念的文化精品;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法治国和建设美丽乡村主题,继续开展“锦江欢歌”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12场,充分发挥广场文化阵地宣传作用,加强党政方针的宣传;三是加强“三省三县”文化交流,开展一次“三省三县”书画美术摄影展、出版一期《南岭风》杂志;四是做好韶关市百年东街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

五、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一是做好石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工作。及时跟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优化古村环境,保护古村整体风貌;二是做好国保单位石塘双峰寨第三期维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修缮工作;三是加大文物普查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有序推进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各项工作。做好国保、省保“四有”记录档案工作;四是做好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精心制作董塘镇董勤书院、周田灵溪大围村大围申报材料,同时筹备周田张子胄墓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材料,按照申报程序做好申报工作;五是贯彻落实政协委员会提案要求,做好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工作;六是继续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全年开展4次较为全面的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排查文物点安全隐患;七是做好项目、资金申报工作。做好双峰寨安防工程、双峰寨防雷工程…资金的申报工作。完成云龙寺塔和澌溪寺塔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华林寺塔二次资金申报工作、华林寺塔保护规划编制、双水塔保护规划编制和博物馆温湿度监控系统设备购置省级资金申报工作。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一是做好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加强基层走访,了解“丹霞红豆”、“走马灯”、“装故事”的历史沿革、保护价值,收集资料,精心制作申报材料,按要求完成申报工作;二是加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认真做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金申报工作,合理使用上级资金保护利用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做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会的组织工作,借助文博会将我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四是继续加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塘月姐歌”、“石塘堆花米酒”的保护利用工作,加快“石塘堆花米酒”展示厅的建设步伐,助力石塘堆花米酒产业化发展。继续进行“仁化土法造纸”的传承性生产,确保完成第五年生产任务。加强辅导,继续提高石塘月姐歌的可观赏性能;五是做好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的核定工作,并根据传承人对项目的保护工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提高传承人工作积极性。

六、认真抓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

继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挑选优秀文化产品,开展各项农村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农村群众文明道德新风尚,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5场次,送书下乡12场次,送电影下乡活动1350场次,利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资源仁化支中心资源,送视频下乡12场次,丰富我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七、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广电行业的监管与执法

一是继续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特别加强非上班时间段的监管,及时掌握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制止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二是加强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做好网吧专项整治、“扫黄打非”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打击娱乐场所、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娱乐场所涉“黄赌毒”违法违规行为、兜售“六合彩”等非法出版物行为,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健康发展;三是做好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作,确保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四是加强节假日、重要会议及敏感时期的文化市场的监管与执法,确保重要时间点,文化市场安全无事故发生;五是加强文化市场业主的法律知识培训和道德教育,提高业主守法经营意识和道德水平。六是做好10月份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我局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汇报;六是做好广播电视广告监管和安全播出工作。

八、认真编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县文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文化事业发展环境变化,准确把握文化事业发展前进方向,围绕“十三五”规划战略、重大文化项目、发展指标设定等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十三五”时期需要破解的文化发展难点、重点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一是搜集相关材料。及时搜集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文件和工作信息,区域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编制信息,国内外文化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情况等,做好基础材料梳理工作;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十三五”规划战略、重大项目、发展指标设定等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统筹组织开展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三是充分研究论证,确定“十三五”规划体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我县文化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