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
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自去年8月份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下,我市成功地打赢了这场特殊的战役,较好地完成了专项整治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去年11月底,…和省政府确定的12个100%整治目标任务全部完成,我市确定的33个目标和19个100%量化指标的整治目标也如期实现,并于去年12月18日顺利通过省政府的检查验收。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有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此次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一场特殊的战役来抓,思想认识到位,部署迅速有力,层层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治工作网络体系。期间,各级强化统筹谋划,明确每阶段重点与要求,注重及时总结经验、检查指导,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全过程的领导。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二次专题听取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市政府各分管领导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就相关领域的工作加强指导和督促;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也分别听取了专项整治工作汇报,相关领导还分别带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检查。各地政府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亲自带队检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各级政府对专项整治工作普遍实行“四个纳入”,即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纳入重点工作督查,纳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检查,并在经费、装备等方面加强投入,全市各级财政共解决专项整治经费1000多万元。各级政府部门共抽调工作人员400多人,组成了120多个工作组,有力地加强和充实了基层整治一线力量。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市质监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扎实勤奋、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各相关部门之间不分你我,围绕同一目标,组织得力,协调配合有力,体现了较强的齐抓共管意识,确保了整体行动有序推进,重大行动步调一致。
二是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认真研究制定具有宁波特点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确保…确定的12个100%整治目标的基础上,自我加压,确立了33个量化目标,新增了7个100%目标;各专业整治组也对各自的整治方案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加压。各地政府和各专项整治组分别以各种形式,按照“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的“四定”要求,采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确保基层单位和企业做到“六个清”,即整治目标清,整治范围清,整治标准清,企业责任清,监管底数清,要求规范清。通过专项整治,较好地形成了“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较好地体现了部门分兵把守与合力攻坚相结合、部门垂直监管与地方政府负责整体推进相结合、企业关心本次行动与社会各界关注相结合、加大整治力度与探索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工作局面。
三是重点突出,执法严格。研究确定将国家、省挂牌督办的问题、多年积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产品质量和食品问题、城乡结合部量大面广的“三小”三无行为、各级监督抽查有不合格记录的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食品的黑窝点作为执法和打击的重点,共确定重点区域16个、重点对象234家,重点问题64个。同时精心制订行动方案,设计行动载体,市质监、工商、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贸易、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严格按照“四个不放过”和“四个一律”的要求,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执法行动,查处了一大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保持强大的高压态势。全市共有8家企业违法行为被运用《特别规定》给予了严厉处罚,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效地遏制了各类违法行为的高发之势。据统计,全市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2万多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近13万家,查处违法案件2545起,涉及总货值金额近7000万元,立案查处2110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查处10万元以上大案13起,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企业3568家。2007年仅4个月的专项整治,全市的各项执法数据均超过或接近2006年一年的总和。在实际操作中,还坚持做到了无情打击与有情规范相结合,把促进企业整改和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整治的目的。
四是创新联动,集中攻坚。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针对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等整治重点、难点,各整治组自选工作模式,创新整治方法,并联合联动攻克。质监部门针对无证照小作坊的整治,在加快QS认证的同时,鼓励和支持难以达到QS认证的业主转行销售并列入配送供应网络,对达不到整治要求的小作坊实施关停取缔;工商部门在开展小食杂店整治工作中,除通过采取可控制措施放宽前置审批条件,减少无照经营的产生等措施外,采用“重点户”隔日培训、“困难户”每日帮扶、“堡垒户”每周攻克、“钉子户”坚决取缔的分类整治方法;卫生部门针对无证小餐饮店的整治,通过与相关部门协商,创新管理手段,对某些许可采用适当放宽、签订协议的办法,为部分符合主要卫生规范条件的小餐饮店办理临时证照,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无证小餐饮店,坚决予以取缔。在分口把关、分级突破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联合行动模式,产生了强大的联合监管威力,使一大批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也为加强部门联动,建立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机制积累了经验。
五是措施有力,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一开始,全市推行并实施了“政府督查、部门联查、异地抽查、组织暗查”以及“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自动”的“四查三动”检查方式,多次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并将督查与现场交流相结合、督查与阶段讲评相结合、督查与工作部署相结合,纠建并举,查漏补缺。在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许多好的作法,涌现了很多亮点,许多东西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如贸易部门在猪肉整治方面创造了三本台帐、四项制度,这在全国、全省是领先的;工商部门在全国首推食品质量评价性抽检制度,并按“五统一”的标准对超市开展公开评价行动,也是一个创新;质监部门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成功开发了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在重点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电子监管网;卫生部门对整治区域内的餐饮单位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全市餐饮企业引入推广“五常法”管理模式,使餐饮业主清晰明了地掌握规范管理要求;农业部门按规范推广农产品生产记录,按责任落实到乡镇农技人员,建立了告知书和承诺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实施了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程,建立了全市药品经营单位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测试和向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驻厂监督员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重充分发挥ES、VS和AS电子监管系统作用。其他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坚持创新,在工作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确保了专项整治的顺利推进。各县(市)、区的工作也是特点鲜明,成效显著。余姚市责任网络建设完善,责任明确,机电、榨菜行业、模具城等特色产业整治成效显著,进出口重点企业帮扶有力;慈溪市努力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责任主体的教育和管理;奉化市豆制品、白酒、药品批发企业整治效果明显,食品经营者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好;宁海县小作坊整治形式多样,积极推行食品集中配送模式,整治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四定”落实到位;象山县“村村建立放心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探索和创新干制水产品“2233”监管模式,国家级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顺利;鄞州区“四无放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实施自产蔬菜上市证制度,通过“一中心”、“五统一”两种手段,有效整合了区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海曙区专项整治工作启动早,建立了“无证无照联合行动日”制度,设立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热线,农业种植户全面签订责任状;江东区规范市场有特色,批发市场全面实行了一卡通准入和IC卡管理模式,“美食节”反响好,药品“四无”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江北区实行蔬菜上市标识卡制度,建立诚信和可追溯机制,“五常法”推行走在前列,小作坊整治成效明显;镇海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高教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难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百人以上企业食堂全面推行规范化建设;北仑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探索建立了村级公共安全监督员“多员合一”的工作运行模式,“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全市领先,口岸查验机制健全、措施有力;宁波国家高新区有效实施了食品经销企业食品安全评价激励机制,落实了药品安全驻厂监督员制度,开展药品安全“四无”社区创建工作扎实;宁波保税区对进出口重点企业排查清楚,整治有力;大榭开发区“白板肉”整治力度大,成效明显;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对主要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整治有力。
六是舆论造势,氛围较好。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新闻媒体积极配合,使舆论宣传贯穿于整治行动的全过程。期间,市政府先后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及时向社会通报了专项整治各阶段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在主要媒体开辟了“政府和部门访谈篇”、“专项整治部门行动篇”、“企业整改篇”、“以案说法”和“‘宁波制造’捍卫战”等专版,既加强正面报道,也公开曝光违法典型案例,形成了专项整治的强大声势。同时,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兑现举报奖励,广泛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
七是边整边建,注重长效。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一开始,全市既立足整治任务的完成,又着眼长效机制的建立,切实做到了边整治边规范。一方面,对整治的方法方式进行规范,对规定的整治项目做到了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标准,保证了整治质量;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加以固化,形成常态,逐步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总的来讲,通过此次专项整治,一方面,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有力地规范了全市生产经营秩序;另一方面,摸清了底数,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打下了扎实基础。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绩仅仅是阶段性的,与…和省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在这次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下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有:一是全力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出现反复、反弹;二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三是抓紧研究完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