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
“十二五”规划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规划面积共15.86平方公里。包括东风街道办事处全境;彩北街道办事处彩西社区、矿材社区、新光社区、彩北社区部分用地;竖井街道办事处宝藏社区、黑金社区、高山社区、竖井社区;彩屯街道办事处部分用地等。
二、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一)规划背景
1、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背景
…、…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以来,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建立补偿机制和援助机制”等政策,为本溪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本溪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三都五城”的战略目标,即钢都、药都、枫叶之都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建设是“钢都”的战略支点,同时也是实现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条件优越,良好的政策背景为其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呼唤相应规划的指引。
2、沈阳经济区构建与发展背景
构建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客观需要,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以沈阳…的沈阳经济区,正在形成城市密集、产业集聚、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的大都市经济圈,有望成为21世纪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省委、省政府拟以新城、新市镇及产业园为支撑建设沈本、沈辽鞍、沈阜、沈铁和沈抚五条城际连接带,并颁布了一系列支撑重点地区发展的政策。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处于沈阳经济区核心区的地域范围内,为沈本连接带上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产业园之一,是本溪市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势头,需相应的规划引导与规范产业园的发展与建设,进而为本溪市的发展赢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3、本溪市实现更高目标的背景
2010年,本溪市提出“三都五城”的战略目标,并将依托本溪和沈阳的区位和产业优势,继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态沈溪新城;依托本钢和北钢两大钢铁企业,全力打造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依托本溪水洞和本溪温泉,全力打造本溪水洞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作为本溪市“钢都”建设的重要支点,成为本溪市拟重点打造的产业园,能够带来政策、资金、项目、知名度等多重机遇。
4、溪市总体规划调整的背景
随着政策背景与宏观环境的变化,本溪市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并将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纳入规划区范围,这将意味着产业园将正式纳入建设“新本溪”的快车道。必将要求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并在产业发展及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等方面与本溪市中心城区很好的衔接,需要编制相应的规划。
5、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自身发展背景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位于本溪市中心城区西侧,地处本溪市工业发展的主方向上,临近本溪两大钢铁集团——本钢、北钢,境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已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在优越的政策及区域环境条件下,需要通过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劣势,进而扬长避短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措施,以便改善投资环境、整理用地、实现与市区产业的对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二)规划必要性
1、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城市综合竞争力包括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科技,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开放等。在2005年我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本溪市排第133名,在辽宁省参与计量的13个城市中,排名第6,次于大连、沈阳、鞍山和抚顺等市。总体来看本溪市综合竞争力不高,从各指标来看,人才、科技、资本等硬竞争力,本溪市远远不及沈阳、大连等市;企业管理制度、开放等软竞争力,本溪市与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更是无法相比。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发展与建设直面本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及问题,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进行,必将有利于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
2、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
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是顺应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转移加速进行的需要,是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内容。而本溪中心城区存在着工业和居住混杂的现象,且企业改造的难度大、包袱重,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发展与建设可凭借自身基础较好、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等优势,跳出传统产业的桎梏,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金和两种资源,通过新技术的引进、管理体制的改变等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整理本溪有限建设用地的需要
本溪市地貌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征,建设用地紧缺是制约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规划的制定,必将引导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对地势起伏较大的用地进行整治,对棚户区改造搬迁后的用地进行整理,对不同功能的用地进行划分和整合等,以便于集约利用土地,为产业园及本溪市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撑。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的道路。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位于本溪市近郊,城乡结合部的特征明显,其发展与建设必将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及与市区的衔接,必将增加周边地区农民的收入,必将提高区域本身自我积累的能力,进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等。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9月8日);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8、《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9、《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
10、《桥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
11、本溪市第十次党代会的相关精神等;
12、《本溪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6月)
13、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筹备组、溪湖区等有关部门对加工区发展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指导思想
1、落实国家及地方大政方针与战略决策。国家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及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同时辽宁省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本溪市更是积极响应,作出了本溪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具体战略部署。借此机遇,本溪市委、市政府和溪湖区等各级领导对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发展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对产业园未来发展提出战略构想。本规划以此为重要指导,将钢材加工产业园作为本溪市对外开放的平台之一,立足自身的优势,抢抓机遇,承接沈阳经济区的辐射,整合本溪市及周边地区资源,激活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2、以建设继“两钢”之后本溪市第三大经济板块为总目标,按照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和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性质、规模、主体功能等重大战略要素,不断增强产业园的影响及辐射带动的能力。
3、以构筑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合理的总体布局结构为目标,按照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东风湖产业园的用地布局,调整用地结构,节约土地资源,处理好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产业园与中心城区及沿河景观与沿路景观等的空间关系,提高规划的弹性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4、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为目标,按照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发展基础先行的原则,高度重视道路交通、能源、水源、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加强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两大部分、产业园与“两钢”、产业园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提升整体竞争力。
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严格规定企业进驻钢铁深加工产业园的准入条件,对企业的运行提出环境保护的要求,高度重视产业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结合产业园的自然条件,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生态化的生产、生活空间。
五、规划原则
(一)高标准原则
1、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总体规划按照省级产业区的要求进行。
2、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环境保护方面,结合自然山、水、林条件保证较高的绿化率;严格控制环境容量,对规模较小、科技含量较低、污染较严重的项目实行严格监控;对现有污染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污染严重的可考虑取缔。
3、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强调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等的完善化与高标准化,为产业园产业规模壮大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二)整体性原则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建设是本溪市实现“三都五城”战略目标和本溪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举措,是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本规划始终将产业园作为本溪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强与母城的联系,坚持与母城发展与建设的协调统一。
(三)集约发展原则
本溪市建设用地相对紧缺,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总体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山体、河流水系等生态资源,将绿化系统深入到产业园的内部,力求既节约用地与成本,又能对本溪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净化、优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土地资源尽量成规模开发,相关产业尽量集中布局,既利于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又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四)可操作性原则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总体规划在目标制定中,既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保证规划的弹性,同时具有可实现性。考虑资金、社会问题等因素的制约,确定产业园实行滚动开发、分期实施的战略,各期之间逐步实现、相互衔接,形成相互联动的过程,便于规划的切实可行。
六、规划期限
根据新一轮《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结合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具体情况,按照计划进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
近期:2010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远景:2031到本世纪中叶。
第二章 产业园现状概况
一、区划及人口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总面积15.86平方公里。隶属溪湖区东风、彩屯、彩北、竖井4个街道办事处。
东风湖产业园有365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905人,城镇化水平达92.7%。
二、地理位置
1、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空间广阔。从辽宁省范围来看,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位于沈阳经济区核心区,地处沈本连接带,东依本溪市中心城区,西北距沈阳市不足65公里,西距辽阳市约48公里,东南距丹东港160公里。
2、从本溪市域范围来看,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位于本溪市中心城区的西部近郊,区位交通条件较好,为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从本溪市区范围来看,东风湖产业园位于溪湖区西北部近郊,与本钢主厂区一河之隔,本钢企业用地已向区内扩张,304国道从区内通过。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具有临城、临河、临厂、临路的特点,既奠定了其发展的经济及社会基础,又创造了其对外开放的良好条件。
三、交通条件
1、公路交通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对外交通联系较发达,内部路网结构初步形成。304国道在东风湖产业园内部经过,本溪市“四纵三横”路网格局的一纵——滨河北路有机地联系了产业园与本溪市中心区,郑家等乡级路纵横交错,即将修建的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穿越其北部,且高速公路彩北出口近在咫尺。
2、轨道交通
东风湖产业园内有铁路专用线伸入。
四、自然概况
1、地势地貌
在本溪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整体地貌格局中,东风湖产业园其用地较不规整,尤其是境内重峦叠嶂、连绵起伏、林木广布,两地势均呈现中间低周边高的态势。
2、河流水系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承袭了本溪地区河流密布的特点。东侧有本溪境内最大的河流——太子河流经,南北有郑家河贯穿。
3、气候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与本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致,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夏季炎热,多东南风;年均气温7.8℃,受地势的影响,早晚温差较大;年均降水量在820mm左右,且分配不均。
4、自然资源
本溪地处山区,有较为丰富的矿产等资源。目前已发现矿产百余种,有煤、铁、铜、铅、锌、石灰石、滑石、石膏、石墨、粘土等。尤其以铁矿石和优质炼焦煤著称全国。本溪是“煤铁之城”,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丰富的矿产资源,悠久的开发历史为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境内地表及地下水丰富,水资源充沛。产业园北有东风水库,西有葠窝水库。
五、产业现状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为本溪城区工业企业分布较多的地区,已形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轻工、建筑、采矿等多个产业门类。2009年本溪市东风湖钢材加工产业园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的模式,其中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分别实现产值91797万元和2630万元(如表2-1),东风湖产业园工业企业的密集度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主要为普通的商业服务业。
东风湖产业园聚集了90户工业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共20户,如本钢天和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本溪冷轧带钢厂、本钢钢管总厂、本溪聚丰钢塑制品包装有限公司、成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特别是机械、化工产业发展的地位突出。但鉴于规模及发展时间等问题,东风湖产业园机械及建材行业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本溪市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如何整合中心城区搬迁企业及产业园现有企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东风湖)产业园发展与建设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