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总工会2011年
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福田区总工会在区委和市总工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工会组织全覆盖工作为重点,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在全面履行工会职能上有新作为,在促进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扩大覆盖面上有新突破,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举措,为服务大运会和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着眼“十二五”新目标,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1、全力保障和服务大运会。今年是深圳大运年,区总工会开展了“百万职工迎大运,荣耀中心区”系列活动,重点开展了五项工作:一是组织近千名职工开展迎大运、讲文明公开承诺活动。二是开展百万职工学礼仪巡回宣教活动,举办文明礼仪培训14场,培训职工2000多人。三是组织职工开展大运志愿活动,组织“扮靓家园”大型清理行动4次,参加人员近10000人次,区总工会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文明出行劝导活动8次。四是发动职工争做大运志愿者,向辖区企业、职工发放大运会志愿者申请表4000多份。五是关爱大运一线工作人员,慰问城管、公安系统大运一线工作人员8000人,发放慰问金10万元。
2、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开展职工劳动竞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行动”,通过创建“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评选“金牌工人”、“首席员工”和“百万农民工大比武”等形式,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教育和引导企业与职工共同把企业做大作强。2011年,我们发动辖区职工报名参加深圳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并取得良好成绩,各街道总工会、教育、卫生等工委会开展各类职工岗位技术比武活动12场,成功创建省、市级“工人先锋号”3个。
3、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安排200万元职工素质培训资金,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按照《福田区职工素质培训补贴暂行办法》,向8家企业工会发放职工素质培训补贴42万元,并由区总工会经费审查人员对3个基层企业工会职工素质培训补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二是举办免费职工技能培训班,与深圳市现代人才培训学校合作开办职工创业能力提升班1期,有28家企业的50名职工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三是依托工会讲师团开展免费送教上门活动,为企业、职工开办“迎大运学礼仪”、“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等各类讲座22场次,培训职工3000人。四是新建“职工书屋”36家,其中企业“流动书架”5个,2009-2011年共建成“职工书屋”103家,覆盖企业4000多家、职工群众35万人。区总工会对每个“职工书屋”每年给予5000元经费补贴,本年度下拨经费49万元。
4、认真做好福田区劳模评选活动。2011年区委区政府启动了第二届福田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区总工会是主要承办单位。经层层推荐、审议,评选出劳动模范10名、先进集体9个,区委区政府召开劳模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劳模先进,在全区形成了学习劳模精神、岗位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此外,区总工会还推荐24名候选人参与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状)评选,组织在职劳动模范参观西安园博会,退休劳动模范赴万绿湖疗休养。
5、积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春节期间开展“欢乐在鹏城”系列活动,聘请市工人文化宫电影队深入企业和工业园区免费放映电影19场。“五一”期间开展第三届“和谐福田杯”职工拔河比赛活动,共有150家企业的3000多名职工参加,各基层工会也结合辖区特点,开展文体活动81场,营造出福田职工企盼大运、参与大运、奉献大运、共享大运的浓厚氛围。“读书月”期间,区总工会联合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区图书馆开展了“大家讲坛企业行”、职工读书知识竞赛、有奖征文、送书进企业、免除滞纳金等活动,在全区掀起了职工读书学习的热潮。
二、着眼劳动关系新变化,深入推进“两个普遍”
1、继续推进工会组织全覆盖工作。大力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各级工会以全总数据库为依据,按照企业名录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对未建会企业做到“具体数量清、所在区位清、未建原因清、推进目标清”,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建会。以商业街区、工业园区等为重点领域,以劳务派遣企业、私营企业,商贸、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为重点对象,大力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2011年,全区新建工会组织8073家(其中,独立工会委员会954家,基层工会覆盖企事业单位7119家),发展会员154828人,全区14家劳务派遣公司全部建立工会组织。
2、试点工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筑基行动”。按照市总工会统一部署,我区选定有大型工业园区、企业和职工类型多样的沙头街道作为“筑基行动”试点单位,制定“筑基行动”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以工会社工服务点和街道办培训室为依托建立“两个中心”,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四个第一人”工作制度,开展“普遍建立工会”和“普遍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目前,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彪在沙头街道调研时,对我区“筑基行动”试点工作高度肯定。
3、大力推进企业与员工“协商行动”。成立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分工挂点责任制和定期通报制度,下拨6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支持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溪冲工人渡假村、区委党校、省总干校举办3期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班,培训基层工会干部和企业工会主席、副主席390人次,并组织工会干部赴佛山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学习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经验。今年以来,各级工会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积极试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企业依法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新签集体合同企业2654家,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企业21695家。截至目前,我区单独签订集体合同企业完成率为67%,覆盖企业完成率为95.8%,重点企业完成率为100%,世界500强企业完成率为81%。
4 、开展企业与职工共创“和谐行动”。深化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4名工会干部参加省总工会举办的企务公开贯标认证培训班,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分类指导,完善企务公开、职代会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工业区)创建活动,选树“关爱员工、实现双赢”企业先进典型,打造福田和谐劳动关系标杆企业,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广大职工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促进辖区企业发展和劳动关系和谐。
三、着眼民生改善新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1、努力构建工会维权社会化格局。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配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劳动保障、劳动安全、职业病预防等执法检查,参与调处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工会律师团队伍建设,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主动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行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积极号召和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参与职工维权服务工作,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部门配合、各界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服务格局。
2、开展依法维权与切实维稳“平安行动”。切实发挥工会“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帮扶人”作用,积极参与生产安全大检查和劳动争议调处,做好职工信访和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将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开展每月“职工维权法律法规宣传服务日”活动120场,发放宣传资料19万份,参与职工8万人;区劳动信访室工会服务点每周二、四安排律师值班96人次,接待职工来访1500人次;参与调处福田保税区联想公司罢工、泛斯泰电子有限公司停工、三洋华强激光电子有限公司停工、理光工业公司罢工、黛丽丝内衣公司罢工等多起劳资纠纷事件。
3、深入开展帮扶救助困难职工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定期走访联系困难户制度、节假日走访慰问活动和困难职工生活困难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实现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发挥区、工会两个解困济难资金作用,2011年春节、“五一”和国庆期间救助区属困难职工199人,救助金额87.3万元;救助非区属困难职工219人,救助金额71.9万元。大运会期间,慰问生活有困难的大运一线工作人员30人,发放慰问金9万元。积极推广实施《广东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看病难”问题。
4、积极推进对口扶贫“双到”工作。今年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攻坚年,区总工会与区人力资源局立足李田村实际,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启动了水电站、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站、文化室、村道等几项扶贫工程,工程总投资620多万元,已于年底前正式完工,将为村委会改善办公条件,为村民交通出行、看病就业提供更多便利,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和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坚实保障。其中,区总工会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面向企业、基层工会募集扶贫资金近30万元。
5、做好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区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慰问退休职工2199人次,发放慰问金131.94万元;救助困难退休职工42人次,救助金额17万元,并组织退休职工到福田中医院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丰富退休职工生活,“老人节”期间各级工会组织登山、参观、座谈等活动,并结合各街道总工会每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组织老人进行文艺演出,既扩大了宣传效果,又给老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着眼自身建设新要求,扎实开展“争先创优”
1、着力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一是通过开展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建设“职工之家”、“双爱双评”等活动,推动企业工会夯实基础、建章立制、履行职责、发挥作用。2011年我们评选表彰了一大批2009-2010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推荐3个基层工会成功申报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二是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企务公开和职代会建设、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帮扶解困和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和职工维权、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工文化建设、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会经费收缴等内容入手,在全区树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如顺丰、理光等企业工会,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工会工作迈上新水平。
2、大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交流学习、以会代训、送课上门等办法,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2011年,在区委党校举办“大中型企业新任工会主席培训班”2期,培训工会干部200多人;在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工会干部56人。组织106名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会会员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培训班3期。各基层工会也结合辖区实际,举办各类工会干部培训班13期。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根据市总工会统一部署,我们起草了福田区推进社区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招聘方案和管理办法,目前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已下发到各街道党(工)委,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扎实推进工会系统争先创优。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 “创先争优”和创建“百优科室”和“百优科室带头人”活动,把“创先争优”、“双百”创建活动与工会工作相结合,不断推动工会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二是开展工会工作先进评选活动。以2009-2010年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准,经各级工会层层推荐审议,评选出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等9个先进职工之家、南园街道机关工会等19个先进工会、水围股份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等10个先进女职工委员会、深圳市上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双爱双评”活动先进企业、黄桂梅等42名优秀工会工作者、吴春凤等60名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谷云林等14名优秀工会之友,并在“五一”表彰大会上隆重表彰。
4、统筹推动其他各项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安全生产月”期间,举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报告会”13场,参与职工5000多人。全年参与处理安全生产事故23起,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落实。规范工会财务管理,加强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对各街道总工会2011年度工会财务工作进行专项指导检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福田新闻》、《福田信息》和省、市报刊宣传工会工作20多次。积极开展女职工各项工作,坚持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时成立、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条款与集体合同同时签订、女职工教育培训与工会讲师团工作同时安排,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3个、区级8个。超额完成市总下达的工会报刊订阅任务,各级工会订阅《工人日报》《中国工运》《职工教育》等工会报刊2425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实现了整体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亮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各街道总工会、工委会的工作开展的不够平衡,基层工会工作活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工作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展新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紧紧抓住建会、维权、帮扶解困、增强工会工作活力、转变工作作风等项重点工作,抓出成效,努力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福田区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以“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工运所趋”为出发点,以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为主线,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帮扶人”,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建设贡献力量。
1、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一是牢牢把握“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活动,评选“金牌工人”、“首席员工”,协同开展“百万农民工大比武”等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企业发展,助力转型升级。各街道总工会各开展一次企业职工岗位技术大比武活动。二是协助做好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的推荐评选活动,弘扬劳模先进精神,营造崇尚劳动、创先争优的社会氛围。
2、深入推进工会社会化维权工作。一是全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工作指导,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重点抓好企业独立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确保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总结推广基层集体协商经验成果,扩大协商覆盖面。力争实现已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8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90%以上,重点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达100%。二是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打造福田和谐劳动关系标杆企业(园区、工业区)。积极推动企务公开工作,以实现职工体面劳动和合理收入为重点,注重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重大事项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合法权益的源头维护。三是做好维权维稳工作。积极参与生产安全大检查和劳动争议调处,做好职工信访和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拓宽职工诉求渠道,丰富解决职工诉求举措,完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3、持续开展工会组织全覆盖工作。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机制,推动落实党工共建联席会议、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的召开。大力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抓好新增企业工会组建和已覆盖企业的“二次覆盖”工作,通过更广泛的途径、采取更灵活的形式,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推动工会组织全覆盖。2012年我区法人企业建会率要达到93%以上,基层工会委员会净增加214家,新发展会员5万人。二是以“职工之家”建设和“筑基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稳步开展工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筑基行动”,建立“服务职工在基层”的阵地和长效机制。总结沙头街道总工会试点经验,在全区10个街道逐步推开。通过“筑基行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四个第一人”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和谐企业和职工信赖之家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普遍建立工会”和“普遍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完善员工关爱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全面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改革,2012年全区70%的社区配备职业化工会干部。以职业化工会干部为依托,做实做强社区工联会,在行业特点明显、职工利益诉求相近的行业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
4、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一是继续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工会干部培训、企业培训补贴和“职工书屋”建设。加强工会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广泛开展职工“大培训”,为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创新“讲师团”工作模式,针对职工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送教上门”活动。二是以“职工书屋”为阵地,进一步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启动职工教育、“职工书屋”、职工文化和学习型企业等四类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5、扩大工会帮扶困难职工覆盖面。一是做强帮扶工作品牌。认真搞好“夏送凉爽”、“冬送温暖”和“金秋助学”等活动,强化“大病救助、法律援助”等帮扶工作品牌常态化。二是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配合,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为下岗失业职工、困难职工、外来劳务工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扶持。三是突出做好外来劳务工关爱、帮扶、维权、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
6、关心退休职工的生活,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退休职工。结合全区退休工作实际,在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工作质量上要高标准、严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突出服务精神,要热心、耐心、细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二是做好我区退休职工的信息登记工作。在完成2011年度我区退休职工信息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要及时采集更新离退休职工的各项资料,以便更好的为退休职工服务。三是多组织有益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着力抓好机关效能建设。一是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分片联系制度化形成“指导工作在一线、服务基层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成效体现在一线”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学习、执行和监督,切实保证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抓好各级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严把工会干部社会化、职业化审核关,配齐配强职业化工会干部;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形势教育、工作实务培训和能力素质提升;优化完善基层工会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