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营市红十字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各位理事、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经过各位理事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调整了市红十字会领导机构,总结了市红十字会二届二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和市红十字会,向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位理事,向全市广大红十字会会员、志愿工作者、专兼职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更换、增补了部分理事、常务理事,改选了会长,增补了副会长,聘请了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华同志兼任市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市委副书记刘曙光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丰璞同志、市政协副主席张惠同志兼任名誉副会长,体现了市几大班子对红十字事业的关心和重视,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红十字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市政府原市长刘国信同志、市政协主席于树健同志、市政协副主席陈胜同志、市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桂同志由于工作变动,不再兼任市红十字会的领导职务。四位市领导为我市红十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市政府的分工,我分管市红十字会,本次会议又当选会长,我个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今后我将与各位理事一道,继续发扬东营市红十字会的优良传统,忠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努力开创我市红十字会事业的新局面。
刚才,会议审议了李玉莲同志代表二届二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工作全面,安排任务明确,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红十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与国际接轨的组织,在自然灾害援助、增强社会互助、救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致力于“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协助政府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救助,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红十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待。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对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高度重视,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和国家对社会建设的重视为红十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当前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把红十字会工作与构建和谐东营的目标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最新需求,积极拓展各项业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作用,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善事、实事,努力实现我市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推进红十字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人道主义救助是红十字会的工作重点,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困、解群众所难,努力打造红十字会的工作品牌。一是继续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这是对各级红十字会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实际考验,一定要行动及时、组织得力、发挥作用,切实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到位。要按照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把经常性的募捐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提高我市红十字会的救灾、救助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能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救援和帮助,为政府分担责任。二是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活动。要高度关注家庭贫困儿童、城乡弱势群体等救助对象,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继续开展好“温暖送万家、博爱在东营”、助学助残等各种救助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塑造红十字会的良好社会形象。三是积极开展救护培训。推进红十字救护培训与健康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在紧急情况下使伤病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四是做好遗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加强宣传发动,动员人们主动捐献遗体和器官,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断壮大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三、充分发挥政府对红十字会的支持、资助、保障和监督作用
红十字会是世界三大非政府组织之一,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迄今为止专门为之立法的两大社会团体之一。正是因为红十字会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十字会的工作。我国红十字会法明确规定:“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红十字会要充分运用这种独特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资助、保障和监督。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为红十字会的兼职副会长、理事,要按照红十字会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关心、支持红十字会的工作,在各方面为红十字会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要将资助红十字事业的经费依法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支持红十字会加强备灾、救灾基础设施和救灾网络建设,帮助红十字会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要帮助红十字会搞好组织建设、网络扩充、人员培训、宣传发动等工作,既为红十字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又要加强监督,促进我市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红十字会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红十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是抓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健全红十字会组织体系,依法理顺管理体制,按规定配备人员编制,切实满足工作需要。我国红十字会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市5个县区中除垦利县外,其他 4个县区的红十字工作仍由其他部门代管。由于管理体制不理顺,工作不能向基层延伸,制约了我市红十字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希望有关县区政府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按照法律和上级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理顺管理体制,为红十字会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抓队伍建设。因为红十字会属于人道主义的慈善机构,它的社会形象与工作效果有直接联系,队伍建设非常重要。要着力建设团结务实、高效清廉、公道正派的红十字会领导班子,发挥红十字会机构的核心和骨干作用。要严把进人关,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要加强对新增人员的培训、提高原有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通过培训、实践、规范管理,转变作风,提高综合素质,为打造红十字会品牌奠定基础。同时,我们的新任兼职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红十字会法》和有关红十会的业务知识,认真履行我们的职责。三是抓制度建设。要认真贯彻实施红十字会法,推进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办会,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四是抓机制建设。要研究制定并逐步建立一套社会化、开放式的红十字会工作运行机制,广泛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探索研究如何吸引社会善款,拓宽筹资渠道,合理使用每项善款,确保捐赠资金运转高效的科学运行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支持红十字会工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出力,提供服务,提高红十字会的救助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是抓信息公开。红十字会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不仅要接受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同时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特别是捐赠者的监督。要建立便于群众监督的渠道和方式,让群众及时了解捐赠款物的分配使用情况,切实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度。
五、扩大宣传,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对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推进红十字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至关重要。要把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作用与开展筹资、救灾、救助、救护活动相结合;要把集中宣传与平时宣传相结合;要把通过媒体的宣传与扩大红十字会网络相结合,把宣传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方式,提高效果,扩大红十字会影响。要通过工作进行宣传,利用宣传促进工作,让全社会都了解、关心、支持红十字会的工作,为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我们也要注重加强对外宣传,要积极宣传哪些默默无闻地为红十会工作的先进典型。
各位理事、同志们,红十字会的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广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东营红十字事业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跃,再创新的辉煌,为构建和谐东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理事、同志们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