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统计意见】关于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的意见

阅读数:946 文章字数:4004



关于建立现代服务业

统计的意见


省统计局


为全面准确反映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就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一)调查对象: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单位。

(二)调查方法:利用基本单位名录库,以县(市、区)为总体,以企业为调查单位,搜集确定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企业法人单位名录。由于服务业企业小、散、多,变化较快,实行全面调查难度较大,因此,为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以各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合计占总量的80%来确定入统单位,建立入统单位名录库,对入统单位实施全面调查。

对于既包含现代服务业又包含传统服务业的行业大类,以行业小类进行调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2个小类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中涉及到的12个小类行业,以各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合计占总量的80%确定入统单位,建立入统单位名录库,对入统单位实施全面调查。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小类实施全面调查。零售业中的互联网零售小类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面调查;邮购及电视、电话零售小类实施全面调查。

(三)数据报送与处理方式:省统计局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由企业直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上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省、市、县统计部门通过联网直报平台完成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和数据处理。

(四)调查内容:企业法人单位主要调查内容及指标包括:行业类别、登记注册类型、隶属关系、固定资产、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应付职工薪酬、从业人员等。

(五)调查频率:季度调查。

(六)组织方式:省统计局牵头组织全省各级统计部门和相关部门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加强部门组织协调,搞好企业清查,建好单位名录库,做好联直报平台的建立和维护工作,负责对企业法人单位进行全面调查。相关部门配合统计部门做好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二、建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制度

(一)核算范围和指标:依据我省研究确定的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将服务业中涉及的12个门类、36个大类和268个小类纳入现代服务业核算范围。核算指标为全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和行业增加值。

(二)核算频率:开展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年度核算按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所涉及的行业大类进行核算,季度核算按现代服务业分类所涉及的门类进行核算。

(三)核算方法:与国家统计局GDP核算中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衔接,根据基础数据资料的完备情况,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个别行业用比重法核算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结果与按国家统计局GDP核算中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核算的结果相衔接。

季度核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2个门类增加值,直接从现行GDP核算季报资料中取得;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4个门类行业增加值,依据现行GDP核算季报中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乘以上年年度4个行业增加值占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推算得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2个门类行业增加值,依据现行GDP核算季报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乘以上年年度2个行业增加值占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推算得到;房地产业门类中涉及的3个小类行业增加值,依据现行GDP核算季报中的房地产业增加值乘以上年年度房地产3个行业小类增加值占房地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推算得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个门类增加值,依据现行GDP核算季报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数据乘以2个行业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占行业门类营业收入的比重进行推算,然后加总得到;零售业门类中涉及的2个行业小类增加值,互联网零售行业依据现行GDP核算季报中零售业增加值乘以该行业季度限上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进行推算,邮购及电视、电话零售业依据该行业季度财务资料直接计算得到。

年度核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娱乐业等八个门类中的行业大类,以及房地产门类中的行业小类,直接从现行GDP核算年报中取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个门类中的大类增加值,根据2个行业资料,依据生产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零售业门类中涉及的2个行业小类增加值,互联网零售行业依据现行GDP核算年报中零售业增加值乘以该行业年度限上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进行推算,邮购及电视、电话零售业依据该行业年度财务资料直接计算得到。

季度核算、年度核算方法中的现行GDP核算季报和年报资料,是指依据省统计局、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工商局、省金融办、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证监局、河北保监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等部门年度、季度和月度有关统计、财务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基础资料,采用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的季度、年度地区GDP核算方法,核算出的季度和年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数据。

(四)资料来源: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所需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统计部门开展的统计调查,主要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互联网零售行业、邮购及电视、电话零售业等行业核算所需的季度、年度有关资料。二是相关部门收集整理的资料。主要是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工商局、省金融办、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证监局、河北保监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等部门年度、季度和月度有关统计、财务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基础资料。三是国家统计局统一反馈的资料。

(五)组织模式和核算模式: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由统计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门密切配合。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核算模式实行分级核算,下管一级。省级负责全省数据的核算,对市和省直管县数据进行审核、评估和认定;市负责本行政区域数据的核算,对所辖县(市、区)数据进行审核、评估和认定;县(市、区)负责本行政区域数据的核算。

三、工作安排

(一)开展试点工作。选择两个市对现代服务业统计和核算工作开展试点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统计调查与核算制度。

(二)开展培训。对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进行培训工作;完成省、市、县三级统计部门核算业务培训。

(三)开展企业清查,建立名录库。省统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建立服务业企业清查制度。四季度,由统计、发展改革、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对辖区内所有现代服务业企业单位进行清查,摸清企业底数,建立现代服务业企业单位名录库。

(四)开展统计调查与核算。四季度,对全省现代服务业统计与核算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计部门组织全省统计系统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进行试算。2017年一季度,形成现代服务业调查与核算结果。

(五)加强统计监测与应用开发。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上报现代服务业运行情况,监测现代服务业发展,跟踪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实施效果。定期公布数据,在统计月报、统计提要、经济年鉴及河北省统计信息网上进行公布,适时向全社会发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分管负责同志和责任单位,配备相应的统计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各级统计部门主动向同级政府汇报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支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部门分工。各级统计部门是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牵头单位,组织指导全省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提供和发布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服务业统计部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做好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督促企业完善相关资料,及时申报入统;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好归口管理行业的统计工作。各级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做好服务业企业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按时提供增减变动单位名录和资料。

(三)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市、县(市、区)做好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将培训材料印制成册,发放到全部基层单位,确保对现代服务业入统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达到高质量、全覆盖。

(四)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制定现代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提升数据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数据审核评估。每季度召开一次数据联审会议,审核评估现代服务业调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匹配性。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数据的管理,强化数据审核评估和趋势分析。建立重点企业直接联系制度。每个季度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作为对全省数据变动趋势合理性进行评判的依据。定期开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通报相关部门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改进部门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建立统计台账制度。夯实基层基础统计,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坚持依法统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应统尽统。适时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

(五)强化检查督导和考核通报。省政府将定期组织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和统计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考核、通报本行政区域有关部门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促进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