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州区城管局坚持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继续加大环卫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市容秩序的整治力度,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凝心聚力、突出重点,倾力打造环境优美的城乡环境
(一)纳入城区新增公共基础设施,保洁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严格按照《清洁环境美化市容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将整治范围及达标创建标准逐一对比。目前,我局在海州主城区率先推出2条主干道,幸福路、秦东门大街作为试点路段,实行专人负责,市场化运作模式。规范保洁标准,要求做到主要节点每日两次洒水,路见本色;绿化带、人行道、道路保洁同步;路边垃圾容器完好洁净,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垃圾无外溢;路边公厕周边10米内环境整洁,公厕内干净整洁,无异味,保洁制度及标志明显,无乱贴乱画;垃圾转运站内卫生整洁,无异味,无蚊蝇,制度上墙有台帐,各工种工作人员标志服整洁,着装规范;新增道路公共设施要求纳入环卫每天保洁范畴,保洁人员实行全方位立体化保洁,具体做到分工明确。
(二)环卫基建工作稳步推进,保障城区环卫功能实现跨越。截止2012年底,环卫处引进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设备已经达到9座,较好地满足了城区日益增长的垃圾量,目前,城区各处中转站日中转垃圾量达270吨,使我区的垃圾中转运输网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今年,第10座新型平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设备已经在海州新城区清河路安装调试,预计很快交付使用。截止到第一季度,公厕改造已经完成3座,分别位于朐阳门东南侧、朝阳西路、新海北路,至此城区水冲式公厕提档升级已经达到30座,其中8座为接近一类标准公厕,其它均为接近三类标准,已经按照市级改造公厕计划,完成了30座通槽式公厕的升级改造,将其全部改造成独立便器式水冲公厕,公厕升级达到24%。环卫机械清扫车新增2辆,垃圾桶更换50只,brt路段的果皮箱更新100只。目前,我区的环卫设备已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向着更自动、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大步前行。
(三)加强日常管理力度,迎合道路需要推进新型作业模式。严格按道路等级进行分类保洁,全面落实环卫“五定”工作规范,不断提高环卫作业水平,继续扩大机械清扫作业面,确保主次干道、窗口地段的环境质量。推进环卫管理从平面管理向立面管理转变,在做好道路、人行道、绿化带等平面保洁的同时,将管理视线向线杆、墙面、护栏等立面上转移,全面清理地面以上的脏乱差环境。不断巩固社区街巷、城郊道路环卫一体化作业成果。在明确幸福路、秦东门大街作为试点路段后,采用专人承包负责制,市场化运作的竞争模式,推出日督查、周评比、月考核的办法进行打分评比,每月根据路面检查标准情况严格打分,具体到每个保洁员及保洁车辆。实行公厕管理责任,按照不同等级公厕的标准分类进行管理,加强设施维护,提高了公厕管理水平。
二、齐心协力,创建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文明靓丽的市容市貌
(一)市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秩序不断改善。一是开展节前市容集中整治,对流动经营、店外经营的摊点进行清理整顿,二是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市容管理,根据气氛和群众需求,对流动摊点进行规范管理,三是节后市容秩序的恢复,及时清理取缔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等现象。节假日期间共清理整治流动摊点300余处,取缔店外经营、店外摆放338次,规范流动摊点139个,切实做到节假日市容管理规范有序。区划调整后,高新区大队(筹)对南城桥、秦东门大街等路段多次开展市容整治活动,取缔流动摊点、占道经营63处(次),暂扣车辆、工具15台(件)。
(二)重拳打击“三乱”小广告,城市“牛皮癣”越来越少。2月份,我们结合“清洁环境、美化市容”活动,对沿街乱张贴、乱涂写等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全体执法队员采用徒步执法,主动放弃双休日,对辖区内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三乱小广告等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共完成上级整治任务22项,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567处,清理过期春联、乱张贴、乱悬挂2400多处,“清洁环境、美化市容”活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三)强力推进户外广告和店招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今年,我局继续根据市局任务安排,对海连西路、海宁西路、新海路和瀛洲路的沿线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对两侧不符合标准的店招、广告牌进行拆除。共拆除违建面积1092平方米;拆除破旧房屋面积208平方米;拆除店招、广告牌156块,面积2305平方米。
(四)多方联动,重拳打击违法建设。在区禁违拆违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加强与城管海州大队、各镇办的联系,多方联动,在主城区、城乡结合部严控违法建设。配合各镇、街、开发区等开展拆违行动30余次,面积达2300平方米。区划调整后,我区通过筹建高新区城管大队,实行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加大对宁海工业先导区、海州开发区,锦屏蔷薇湖等全区待拆迁、待开发地块的重点防控,实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对新发生的违建做到坚决拆除,共拆除违建1800平方,有力的打击了当地的违建势头。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为适应全市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和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快发展形势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集中精力做好南部新城城市管理工作;加快推动思想观念、工作标准、工作方式转变,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举措,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为推进海州南部新城建设打牢基础。
(一)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移城市管理工作重心,整体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按照城区容貌形象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创出亮点,凸显精品,促进农村发展,打造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积极推进城乡环卫无差别管理,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无盲区、无死角。对三乱小广告进行及时覆盖和清除,绿化带保洁及时到位。对整治过的卫生死角按职责范围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巡查,及时清理。打造一个规范有序,自然和谐的市容市貌。二是加快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几年,全市上下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区的环卫基础设施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我们要抓住上级对环卫工作愈加重视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发展壮大我区的环卫事业。要以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科技含量为重点,建设和添置一批环卫基础设施和设备。对在建及即将建设的环卫设施加快时间进度。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环境协调发展。要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模式建立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切实改善村镇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堵疏结合,管建并重,不断巩固市容市貌整治成果。
区划调整后,经市城管局同意,我区成立高新区城管大队,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履行高新区所辖区域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日常管理工作接受高新区领导,集管理、执法于一体。
一是打好日常管理基本功。落实定人、定点、定岗、定时管理措施,对经过整治并取得实际成效的路段加强日常管理,抓好市容卫生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做到天天有明查,周周有暗查,月月有奖罚。二是抓好节点管理。对瀛洲路、南城桥、秦东门大街等重点地段,落实错时管理和交叉管理措施,严查流动摊点、店外开店、占道经营等违章现象。三是抓好重点项目整治,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对占道经营、占道加工和乱设摊点的重点户和流动户要敢于动真碰硬,严管重罚,强行入轨,形成惯性,成为常态。
(三)关口前移,靠前服务,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效能。一是重拳打击违法建设。积极履行违建查处的协调、指导及督查职能,坚持属地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控体系,做到及早介入、及早遏制,加大对全区重点地块巡查督查力度,努力在第一时间对违法建设进行查处,将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严格查处渣土抛撒。与辖区内的建设单位建立城管联系制度,竭力为其提供业务咨询和周边环境重点保障等工作,将城市管理关口前移。三是严格行政审批制度。将参照市局道路管理模式,对道路实施分级管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镇、街、开发区,对广告、店招等行政许可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商户提前告之需要的硬件条件、软件资料以及批后管理等注意事项,深入现场为服务对象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将城管业务安排在前、服务在前,增加城市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努力提升城管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