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能源方案】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清洁能源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阅读数:535 文章字数:1978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清洁能

源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美丽乡村办《关于进一步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市直部门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为治理农村燃煤污染、秸秆焚烧,改善环境面貌与空气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清洁能源利用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美丽乡村为重点,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太阳能热水器,在适宜地区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地热、煤改太阳能多种模式试点工作;提倡农户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进行炊事。

二、建设标准

按照美丽乡村精品村、达标村二类清洁能源建设标准划分。

1、精品村标准:80%以上的农户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减少燃煤消耗。

2、达标村标准:60%以上的农户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减少燃煤消耗。

三、工作任务

(一)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

针对农村燃料多样化的特点,推广秸秆压块、洁净型煤、优质低硫散煤通用炉型,供暖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热效率在70%以上的高效清洁燃烧炉具。

(二)煤改天然气

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煤改天然气示范推广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村村通天然气”工程,根据天然气管道铺设情况,在已铺设管道的乡镇农村天然气能源供应的农户,推广煤改气取暖模式,通过户用燃气壁挂炉供居民采暖,推广煤改天然气模式。

(三)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以美丽乡村为重点,选择供水稳定、排水方便、具备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村,推广实施太阳能热水器。根据省市太阳能利用行业协会专家及有关生产企业建议,调整产品定位,改进技术和销售方式,以适应农村地区的市场需求。

(四)推行秸秆能源化利用

通过小型设备压块、成型机械托管、秸秆打捆直燃、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等模式继续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强秸秆收、贮、运和加工体系建设。对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冬季供暖的给予补贴。在秸秆资源丰富、能够集中供暖的村庄,扩大秸秆打捆、秸秆压块高效清洁燃料锅炉的使用规模。

(五)推行其它替代模式

在电力保障、住宅保温条件较好的农户,示范推广碳纤维电采暖、电采暖锅炉、空气源热泵取暖模式;在地热、浅层地下水丰富的村庄,示范推广煤改地热、地源和水源热泵取暖模式;在住宅保温措施到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示范推广煤改太阳能取暖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专项行动列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制订专项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纳入考核体系,着力研究解决工作进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县(市、区)要层层落实责任,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组织不力,工作进度慢的县(市、区),加大督导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美丽乡村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作用,加大重点村推广力度。

(二)努力拓宽资金渠道

要建立健全以农村业主、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市场运作为纽带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采取“先建再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充分利用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基础上,市、县也要将美丽乡村融资平台资金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倾斜,做好项目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动员农户参与,实现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三)抓好典型示范推广

各县(市、区)要依据市美丽乡村片区规划,每个片区选取1-2个重点村,集中示范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煤改气、电采暖、太阳能热水器、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多种技术,打造全市清洁能源利用精品村,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燃煤替代和清洁利用集成模式,为全市提供样板范本。

(四)全力抓好项目管理

加强项目论证工作,建立选项立项全过程公开制度,公开申报条件,公开项目要求,公开建设内容,公开资金投向,通过竞争筛选承担单位,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防截留、挤占、挪用资金。实行项目层层公示,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肃责任追究,对出现问题的单位,视情减少项目资金规模,或停止项目建设,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积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各县(市、区)要制定系统宣传方案,大力宣传,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培训模式,通过企业技术服务、技术院校培训、技术下乡等对农户开展培训。

(六)推进清洁能源利用科技创新

谋划建设一批生物质能利用、多模式代煤取暖高标准试点,突出抓好秸秆收储运体系试点、规模化沼气工程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及商业化运管模式研究。

(七)及时检查验收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可采取阶段性验收或整体验收两种方式进行验收,及时给企业兑现补贴资金。要严格按照财政有关规定,及时拨付资金。年底要对专项行动年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开展绩效评价,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导下年度工作。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