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监察方案】邯郸市民网建设实施方案

阅读数:402 文章字数:4329



邯郸市民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邯郸市民网”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政务工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立足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突出便民、利企、实用、高效,围绕“信息发布、网上办事、表达诉求、多方互动”要求,建设与市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办事系统、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分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横向联通”,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纵向贯通”的“邯郸市民网”,实现市民在网上咨询、办事和建言献策,各部门和各单位在网上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高效服务型政府转变,助推邯郸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整合资源、协同业务、分级管理、分步实施。

(二)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机房、硬件设备、网络资源、软件系统等信息化资源,通过整合调整、升级改造、对接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提高我市信息化资源利用率。

(三)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先期建设信息公开、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政民互动、县区政务6个版块,逐步充实延伸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

(四)强化管理,保障安全。坚持安全可控,落实安全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邯郸市民网”信息安全。

三、建设内容

依托现有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邯郸市民网”。

(一)信息公开

提升后的信息公开版块包括政务信息、生活信息2个子项。

1.政务信息。内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个方面。政务信息要全面、及时公开,保障群众、企业和基层的知情权。

2.生活信息。主要内容有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交通路况、限行限号、水电气热供应、民生政策等实时性资讯。每天发布实时资讯,贴近百姓生活。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气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公用事业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邯郸供电公司等。完成时限:2015531日)

(二)投资审批

提升后的投资审批版块主要为建设工程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包括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2个子项,实现投资项目的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在线查询、在线投诉、在线评议与网上协同办理。投资审批版块的线上服务与联审联验的线下审批相结合,更好地为项目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和投资项目审批验收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2015531日)

(三)行政许可

提升后的行政许可版块分为个人办事、企业办事、部门服务三个子项。

个人办事是指办事主体为个人的投资审批事项之外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理。

企业办事是指办事主体为企业的投资审批事项之外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理。

部门服务是指市本级政府各部门的投资审批事项之外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理。

由市编办牵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实施主体单位配合,审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和流程,并实行动态管理。

市本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在网上办理,网上协同办理率达到100%

行政许可版块在“邯郸市网上审批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市民登录“邯郸市民网”,实现以下功能:

1.办事指南: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申请材料、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完成时限等。

2.在线咨询:咨询个人办事、企业办事、部门服务三个子项中所有事项的办理情况。

3.在线预约:预约“行政许可”版块中某一事项的办理时间,由各实施主体机关工作人员确认后,如约办理。

4.在线办理:网上办理或网上协同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5.在线查询:在线查看办理事项的进度和结果。

6.在线缴费:缴纳“行政许可”版块中要缴纳的费用。在线缴纳包括水、电、气、暖等费用。

7.在线投诉:投诉“行政许可”版块中各实施主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8.在线评议:评议“行政许可”版块中各实施主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评议等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评议结果自动计入监督检查系统,生成绩效考核数据。

(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编办和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主体单位。完成时限:2015615日)

为保证市民使用行政许可版块身份信息的真实有效,提高“邯郸市民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在线预约、在线办理、在线查询、在线缴费、在线投诉、在线评议的服务功能,“邯郸市民网”各级页面均设置用户注册模块、登录模块。市民填写相关注册信息,在“邯郸市民网” 注册,现场身份验证后即开通个人用户或企业用户。未开通个人用户或企业用户的市民可浏览 “邯郸市民网”,使用“邯郸市民网”的在线咨询功能。

(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质监局。完成时限:2015615日)

(四)公共服务

提升后的公共服务版块包括个人办事、企业办事、部门服务3个子项。

个人办事是指办事主体为个人的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

企业办事是指办事主体为企业的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

部门服务是指市本级各部门和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

由市编办牵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实施主体单位配合,审定公共事项目录和流程,并实行动态管理。

市本级公共事项的办理全部上网,网上协同办理率达到100%,逐步提高网上全程办理率。其中,出入境管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住房公积金再次申领、中考录取、驾照换领6类事项要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公共服务版块在“邯郸市网上审批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提供办事指南、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在线办理、在线查询、在线缴费、在线投诉、在线评议等功能。

(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编办和各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完成时限:2015615日)

(五)政民互动

提升后的政民互动版块包括961890群众服务热线、邯郸论坛、在线访谈系统、网上调查、民意征集5个子项。

1.961890群众服务热线。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搭建的24小时全天候受理、办理、督办、回访、考核为一体的961890群众服务热线平台。整合除110119120等紧急号码外的12345市长热线、12333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69环保热线等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的23条热线,逐步开通短信、微信等多种受理功能,进一步畅通群众咨询、投诉、评议渠道。

2.邯郸论坛。包括建言献策、关注民生、社区杂谈等子项,是民众向政府表达个人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反映问题的渠道之一。

3.民意征集。适时在网上开设《民意征集专栏》,地方政府规章提交审议前或重大决策公布前,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4.在线访谈。逐步开设在线访谈专栏,不定期邀请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或工作人员,通过在线录播或直播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邯郸广播电视台等。完成时限:2015531日)

(六)县区政务

县区政务版块包括各县(市、区)和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21个子项。包括信息公开、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乡村政务(居民服务)等栏目。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审定县(市、区)本级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流程,并实行动态管理。

各县(市、区)本级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全部上网,网上协同办理率达到100%,逐步提高网上全程办理率。

县区政务版块提供办事指南、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在线办理、在线查询、在线缴费、在线投诉、在线评议等功能。

(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15615日)

“邯郸市民网”还包括监督检查、信访在线和公共资源交易等版块。监督检查版块在原电子监察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形成一个高效能、量化评价考核等功能齐全的应用平台;信访在线版块待上级在线信访系统建设完成后,由市信访局负责与“邯郸市民网”对接;公共资源交易版块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后,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与“邯郸市民网”对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子玉为组长,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积先,市政府副秘书长魏彦君、丁向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冠军,市外宣局局长、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张全民为副组长,市监察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邯郸市民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由傅积先兼任,市政务服务中心管委会调研员张子跃担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编办副主任游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海芹、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管理处处长王吉学担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筹推进“邯郸市民网”建设工作;负责提出“邯郸市民网”在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升级改造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邯郸市民网”建设过程中的日常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负责协调“邯郸市民网”建成后的使用、维护及提升等工作。办公室要抽调精干人员,加快推进工作开展。市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本方案落实到位、如期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所辖区政务服务网建设并与“邯郸市民网”连接。

(二)广泛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与应用率。“邯郸市民网”建成后,各相关单位要确保本单位的许可和服务业务内部流转在网上进行,推动“邯郸市民网”真正成为我市政务服务的主渠道、公众办事的主窗口。

(三)加强运维管理。建立健全“邯郸市民网”运维管理机制,充实技术人员力量,全天候监测软硬件系统运行状态,确保“邯郸市民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邯郸市民网”运行实行动态管理,注重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更新、调整行政许可和社会公共服务事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四)强化监督检查。“邯郸市民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通报各单位行政许可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按照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邯郸市民网”的监管;市政府督查室负责跟踪督导,各责任单位完成任务情况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市监察局负责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对市民网建设工作开展不力、推诿扯皮的进行问责。

(五)落实保障资金。市财政局负责筹集安排“邯郸市民网”建设资金和经费,要加快资金审核,及时拨付到位,确保“邯郸市民网”正常运行。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