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林业意见】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

阅读数:1168 文章字数:3721



关于进一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


平安街道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对口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我县“农”字号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区域经济、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2年以来,我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历史机遇,连续实施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代果品示范县和省财政整合资金发展核桃产业等重大项目,发展密植核桃园18万亩,加上原有核桃大树273万株(每亩按10株折算),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5.3万亩。2014年全县核桃产量达1.9万吨,原品产值5.4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核桃产业的收入达1500元以上。同时,培育了三珍、三利、黄金龙、惠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但与全国核桃强县相比,我县核桃产业仍存在总量不足,规模不大;分散经营,管理粗放,缺乏精品,示范带动差;品种繁杂,产量低下,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差;缺乏品牌支撑,监管力度不大,市场经营混乱;管理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服务人员不够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发挥好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组织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市场监管,全面加快核桃产业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扩大基地规模,推进标准生产;建强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完善科技支撑,加强质量监管,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到2020,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达到3.5万吨,原品产值达到10亿元。

()基本原则。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推进适度规模发展,追求种植面积和效益的最大化。二是科技支撑,标准生产。依靠科技降低成本,依靠科技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完善核桃生产标准化工序,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高核桃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核桃产业整体效益。

三、主要发展内容

()继续扩大基地规模。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巩退项目及其它核桃产业发展项目,继续扩大核桃种植面积,同时抓好原有核桃园的补植补造,带动核桃产业基地上规模、上水平。每年要新发展核桃基地2万亩以上,2020年核桃产业基地总量稳定在55万亩以上。

()加强幼龄核桃园管理。对近年来新建的10万亩幼龄核桃园,在进行补植补造的同时,按照每行树2,左右各1米的标准,留足树胁带,严格控制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对栽植过深的要挖出树盘,并及时进行嫁接改良、整形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加快推进品种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达产达效。

()加大低产园改造力度。现有低产园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对园内的实生树、劣质树全部列入嫁接改优范围,力争在2017年前完成嫁接任务,高产品种率达到95%,基本实现品种化、优种化。通过推广林药间作,积极引导农民加强核桃树胁带管理,不再间作高秆作物,并大力普及核桃树整形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低产园管理水平和产量质量的稳步提高。

()建设精品示范园区。一方面依托现代果品示范县等核桃产业项目,按照一年栽树、二年结果、三年亩产100斤、五年亩产500斤的标准,新建一批精品示范园;另一方面在全县范围内筛选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的核桃园区,通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核桃树综合管理,改造一批精品示范园。力争到2020,每个乡镇都要建成23个精品示范园,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引领推动全县核桃产业快速发展。

()完善核桃园配套设施建设。交通不便难以开展果树管理,缺水影响树木生长和结果。因此,改善交通和水利条件,对发展核桃产业势在必行。要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快核桃园区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引导村集体、核桃种植大户及核桃专业合作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园区交通、水利设施,有条件的可配建核桃烘干房,提高园区综合生产能力。2017年全县20个千亩以上核桃园要全部通水通路,2020年全县所有精品示范园要全部具备灌溉条件。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核桃基地,积极扶持贮藏、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要用足用好国家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免税退税、用地等优惠政策,围绕更新改造、延伸链条、开发新上,整合三利、三珍、黄金龙等现有企业,扶持康之恋、宝林饮品等新上企业,加强协调合作,投资建设集核桃深加工、营销、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鼓励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等。要积极开展果品质量监测,搞好无公害果品、有机果品、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提高产品知名度,占领和拓展国内外市场。到2020,力争建设1个超亿元龙头企业,加工核桃原品3万吨以上,加工原产地核桃达到70%以上,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发挥县、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探索发展家庭核桃园、联户生产和集体经营等模式,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要成立涉县核桃协会,抓好核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协会、专业合作社及经纪人队伍的作用,实现行业自律、市场运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县政府成立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政府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及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担任,并明确一名主管副局长主抓,负责全县核桃产业年度发展目标制定、任务分解、督导落实、验收考核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全县核桃产业发展资金的整合、使用和监督管理;县林业局负责制定全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核桃产业基地建设、核桃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核桃精品示范园建设等工作;县发改局负责配合做好核桃产业发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县水利局、交运局、供电公司等部门要在核桃园区通水、通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倾斜扶持;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局负责全县核桃产业流通领域监管及产品、产地认证等相关工作;县供销社负责配合做好核桃产业发展中土地流转工作;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核桃产业龙头企业的整合、扶持培育工作。各乡镇负责核桃基地项目建设、核桃园管理、低产园改造、示范园建设等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强化科技支撑。要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将一批精通果树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由林业部门提供师资技术,各乡镇牵头组织,力争3年内对全县所有核桃种植户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农民技术能手,组建一批以乡镇技术员为骨干、农村乡土技术员为补充的林果生产技术服务队伍,统一开展技术服务,确保核桃生产和管理技术到田间地头。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技术宣传和推广,拓宽技术普及面,不断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要加强与国家、省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聘请首席核桃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核桃种植管理及产品加工技术,提高我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加大扶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资金投向,加大跑办力度,使更多的项目资金用于扶持核桃产业发展。县财政要列支核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核桃树栽后管理。同时,要统筹农牧、林业、科技、扶贫、交运等部门资金,捆绑使用,用于核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凡有种植积极性的,无论是企业、合作社,还是农民个人,林业部门都要尽可能列入项目补助范围,满足优种苗供应,提供技术服务。

()营造发展环境。县林业局要组织开展“万人大观摩”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提高认识,提振信心,自发自觉地投入核桃产业的发展。新闻宣传部门要在做好典型示范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在高速公路、309国道等显著位置设置品牌宣传广告,大力宣传涉县核桃及其产品,提高我县核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在涉县党政信息网、涉县林业网注册和开通“涉县核桃”网页,在国内大中城市筹划举办涉县核桃产品推介会、交易会和研讨会,积极筹办“中国·涉县核桃节”。要严格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类欺诈行为,创造公平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强化督导考核。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要将核桃产业发展年度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并加强日常督导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县政府要将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列为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享受补助、申列产业项目的主要依据,对核桃产业发展不积极、不作为、进度慢,考核结果差的乡镇,要取消其评先评优的资格,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重视程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我县核桃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