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工商办法】朝阳市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管理办法

阅读数:456 文章字数:2468



朝阳市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政府部门企业信息公示和管理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用………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营造守法诚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根据《辽宁省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政府部门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公示和管理企业信息,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是指依法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统称为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信息,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及时、规范的原则。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信息保密审查机制。公示的企业信息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 市工商局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工作,配合做好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市级政府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做好本部门及相应的县(市)区部门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五条 各级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应当统一通过企业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可同时通过本部门政府网站等进行公示。

第六条 工商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处罚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第七条 工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注销信息;

(二)行政处罚信息;

(三)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第八条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按照企业信息公示目录公示下列内容:

(一)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注销信息,主要内容包括许可文件编号、许可有效期的起始和终止日期、许可内容、许可机关名称、许可证状态等;

(二)涉及企业的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相关信息,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摘要。行政处罚信息摘要的内容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处罚当事人基本情况、违法行为类型、行政处罚内容、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日期;

(三)其他企业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确定需要公示的企业信息具体内容。

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企业信息公示目录及时更新公示内容。

第九条 按照“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部门产生的企业信息,省级主管部门有规定的应当在信息产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其省级主管部门统一汇集。由省级主管部门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传和更新信息,按照规定的流程公示。省级主管部门没有规定的,应当由各级政府部门自身在信息产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传和更新信息,并通过专线、邮件、本部门网站等形式公示,实现线下信息互联互通。

对汇集公示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由产生该企业信息的各级政府部门负责。

第十条 企业存续期间,除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5年外,其他信息永久公示。

政府部门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决定出现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其他原因被变更、撤销或者确认违法等被改变情形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制作标注信息。标注内容包括变更、撤销或者确认违法等决定的作出机关、内容、作出日期等相关信息,并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中以醒目方式公示。

第十一条 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查询使用企业信息,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监管和信用约束等管理手段,完善信用监管机制。

工商部门应当将工商登记基础信息、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信息,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汇集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及时推送到政府有关部门。

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改造升级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及时下载企业信息,有效实施事中事后监管。

第十二条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遵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技术规范,实现本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确保数据正常交换。

暂不具备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条件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的时限和流程,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人工录入应公示和交换的企业信息。

第十三条 各级政府部门产生的企业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按照以下方式更正:

(一)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企业信息不准确,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政府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不准确的,产生该企业信息的政府部门应当及时更正,并重新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准确的企业信息,通过企业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二)因系统数据交换造成的企业信息错误,经核实后,政府相关部门会同市工商局重新通过企业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准确的企业信息。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政府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有疑问的,可向产生该企业信息的政府部门申请查询。收到查询申请的政府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第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部门在企业信息公示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各级政府部门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一级政府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企业公示系统应当向全社会开放查询服务,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在企业公示系统查询政府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

通过企业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八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示企业信息,适用本办法。

各级政府部门公示和管理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市级政府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县(市)区政府部门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并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施行细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工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