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畜牧规划】馆陶县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阅读数:1041 文章字数:3290


馆陶县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略)

一、“十二五”畜牧业完成情况

2011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1]135号)和市政府《关于强力推进畜牧水产业发展意见》( [2011]17号),紧紧围绕“促进畜牧发展,实现半壁江山”目标,积极谋划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全县畜牧业生产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412月底,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完成6.42万吨、23.77万吨和1.2万吨,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99.88%102%98.64 %

全县生猪出栏26.19万头,蛋鸡存栏1832.24万只,肉鸭存栏61.88万只奶牛存栏0.33万头,肉牛出栏1.84万头,肉羊出栏13.17万只,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99.2%100.23%101%96.35%96.87%98.45 %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抓龙头培育,不断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能力

1)加大畜牧项目建设力度。紧紧围绕蛋鸡、肉鸭、生猪等优势产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畜牧业上档升级,向“集团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在建和谋划投资1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项目14家。重点做好馆陶县振堂蛋鸡养殖有限公司、河北康牧源养殖有限公司50万只蛋鸡场扩建项目。通过项目拉动,促进畜牧产业换代升级。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畜牧主导品种,重点培育一批品牌效应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3)创名牌,扩大企业知名度。十二五期间,馆陶县丰苑养殖有限公司的“丰苑”牌鸡蛋通过省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馆陶县振堂蛋鸡养殖有限公司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证,河北康牧源养殖有限公司的“民旺”“艾格兰”牌鸡蛋正在申请省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

2、抓示范创建,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场规范化管理能力

以良种引进、圈舍改造和粪污、污水处理为切入点,引导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1)切实做好养殖场污染减排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搞好种养结合建设高标准生态牧场。重点推广了采用农牧、肥牧等方式的牧场或农场,如馆陶县贵国奶牛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奶牛与种植大棚蔬菜) 等。十二五期间,馆陶县贵国奶牛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济南伊利公司的生态牧场。

2)巩固提高畜禽养殖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成果。目前,我县有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4家。2015年,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大力开展示范场“四级联创”活动,全县新增市级示范场6家,县级示范场8家。

3、引进优质品种,不断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在蛋鸡良种上,积极与北京峪口、河北华裕、河北华牧等国内大型种鸡集团联系,引进高效、优质蛋鸡品种,大力推广海兰、罗曼、京白939、农大3号等优良品种养殖。

在生猪良种上,积极与全国各大种猪企业联系,引进高效、优质生猪品种,提升我县生猪品质,提高农民收益。

在奶牛良种上,形成了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县级改良中心——乡镇改良站点的三级奶牛良繁体系。

二、十三五发展设想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

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畜产品品质为重点,以增加养殖场户收入…,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延伸畜牧产业链条为突破口,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畜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健全畜禽良繁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促进畜牧产业上档升级,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1.坚持引导服务,优化环境

充分发挥畜牧部门组织推动作用,尊重养殖场户意愿,通过政策引导,示范推广,强化监管,为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2.坚持市场导向,调控生产

尊重畜牧生产发展规律,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用市场办法调控畜牧业生产,减少人为因素,保持市场平稳。

3.坚持科技为先,提升产能

加快畜牧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集成与应用,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产量和产能,提升产业素质,满足市场需要。

4.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确立主导品种、特色产业和发展重点。

5.坚持龙头带动,提质增效

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有利时机,加快龙头企业引进与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养殖场户增收,加工企业增效。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6万吨、25.32万吨和1.2万吨。到2020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6万吨、26.2万吨和1.3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加0.3万吨、0.88万吨、0.1万吨。畜牧养殖方式进一步转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努力实现畜牧业基本现代化,保障安全畜禽产品有效供给。

(三)工作重点

1.抓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优化

稳定生猪、蛋鸡、肉鸭产业,适度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在蛋鸡产业上,要提升馆陶镇、柴堡镇、徐村乡、寿山寺乡等乡镇的蛋鸡养殖产业,大力推广海兰、罗曼、京白939、农大3号等优良品种。重点发展存栏1万只以上的规模场,推广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湿帘降温、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肉鸭产业上,要提升柴堡镇、路桥乡、徐村乡、魏僧寨镇等地的肉鸭产业建设,加强肉鸭饲养与六和肉鸭屠宰企业产业链条的紧密度。在生猪产业上,要提升馆陶镇、魏僧寨镇等地优质瘦肉型猪产业,大力发展杜长大及三元杂交和斯格猪配套系,扩大优种覆盖面。重点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条件的乡镇支持发展万头猪场。支持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和沼气工程,推广猪沼肥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

2.抓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支持建设种畜禽场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种畜禽监管工作加大种畜禽执法力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生猪、肉羊、肉牛改良率,鼓励建立大型种公猪站。

二是推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围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畜牧机械应用现状以及畜牧机械生产企业等情况,继续推广先进的养殖设备,逐步实现畜牧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以此提高养殖企业竞争力,实现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经营效益。到2015年和2020年,全县分别有40%80%的蛋鸡场、15%30%的规模猪场,都使用或部分使用了环境控制设备、自动饲养管理、自动清粪等设备。在蛋鸡养殖上,重点推广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消毒、湿帘降温、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标准化规模养鸡场每只蛋鸡一个饲养周期平均产蛋数达到了280枚以上。在生猪养殖上,推广“自繁自养、批进批出”模式及标准化、无公害肉猪饲养技术, 及生态放养、发酵床养猪技术,有条件的重点推广自动环控技术、智能喂料技术等技术,推广率2015年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活仔猪18头以上。

三是推进循环畜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养殖场沼气池建设、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等,推广采用农牧、肥牧等方式的牧场或农场,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到2020年,全县生态牧场达到8家以上。

3.抓链条经济发展

继续巩固提高现有的1个省级畜牧产业链条和1个市级链条,抓好现有龙头企业改造升级,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市场覆盖广的畜产品龙头企业,加快饲料、兽药或经营组织发展,打造全产业畜牧链条经济。加快养殖基地发展,通过建设独立的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养殖加工联合体,采取多种形式,为龙头企业生产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保障。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信息服务、物资供应、资金供给、质量控制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帮助龙头企业通过入股、签订合同、订单生产、产销联建、提供基础设施与种畜禽、技术服务指导等形式,建立和完善与养殖场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龙头企业和加工基地注重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